物流發展困境及對策
時間:2022-07-07 08:47:34
導語:物流發展困境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物流基礎設施。本文從全社會貨運周轉量和貨運量兩方面對物流基礎設施進行考察。2013年全社會貨運周轉量增至1449億噸公里,年均增長速度達121%。2013年公路貨運量和水運貨運量較2000年分別增長11786萬噸和10334萬噸。目前臺州市已形成公、水、鐵、空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但周邊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對臺州物流設施形成了倒逼機制,進而使臺州的物流基礎設施處于相對不足的階段。
2.物流社會效益。物流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產業增加值和產業就業人員上。從產值看,該產業發展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快速發展勢頭,增長速度在2013年底達11.8%。臺州物流業逐漸向現代物流業轉型,但大多數是由傳統的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李學忠,2014),在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務方面未有質的提高。從就業看,2013年底全國倉儲企業從業人員71萬人,同比增長8.4%,呈現較好的社會效益。但掌握物流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十分稀缺,制約了先進科技手段的應用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臺州物流發展困境分析
臺州經濟發展穩健,但物流發展水平不高,且呈現出“各自為政、相互打壓”的怪圈。目前,臺州物流面臨成本、第三方物流、海運、電子商務物流等方面的困境。
1.成本困境。物流企業最為關鍵的終端是運輸,由此各項運輸成本能否下調則是該類企業能否維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臺州物流企業總體上核心競爭力相對不強,主要是通過量的積累提升盈利水平,但各項成本的不斷推高成為了重要的鉗制。油價、高額的過路過橋費以及人力成本的增加,導致物流企業被成本綁架。在稅收方面,各物流企業的營業稅稅率也存在相對的不統一,這勢必會影響著該產業的穩健發展。
2.第三方物流困境。企業為維持強勁的競爭力就應積極實施主業和副業分離。運輸、存儲等物流業務需要大量的空間、物力和人力,且對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基本不會造成影響,由此諸多企業選擇采取第三方物流。但處于粗放發展階段的臺州物流企業,隨著物流量的逐漸增大,企業在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出現了瓶頸,導致難以應對第三方物流。因此,臺州物流企業出現了雙重制約,高收益的第三方物流難以有效切入,且業務量膨脹帶來的消化壓力造成了發展收縮,使物流業進入了價低質次的死循環。
3.海運困境。臺州市是海洋資源大市,海運業對臺州而言也是朝陽產業,尤其是頭門港開發進程的逐漸加快更是將臺州的海運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從海運產業看,造船是臺州很多區域的主導產業之一,但造船產業和海岸線的優勢并沒有在海運業上得到有效體現。如,除在建的頭門港,臺州基本上沒有停靠大型船舶的港口,造成臺州龐大的船隊難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這在無法發揮臺州造船業優勢的同時也使海運業發展步伐緩慢。
4.電子商務物流困境。隨著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子商務運營商的快速發展,電商物流將是物流企業后續需要切入的重要業務。現代化物流是實施電子商務的關鍵所在,而物流基礎設施又是其重要保證。就臺州目前的物流基礎設施而言,電子物流的發展更應引起重視。然而要實現物流配送體系的現代化,就需要高效的運行環境,但臺州的電子商務物流硬件、軟件建設尚不夠健全,極大地制約了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此外,臺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嚴重缺乏成為了重要的制約。
三、導致臺州物流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臺州物流陷入發展相對困境,與物流所需交通網絡不完善、地方政府政策實施不到位、物流產業相對低端發展、專業人才相對缺乏密切關聯。
1.物流所需交通網絡不完善。臺州市近年來交通運輸網絡快速完善,輕軌、沿海大動脈等物流基礎設施的逐漸深入開發,但受制于區位制約,其發展速度還有待加快。相比杭嘉湖地區較為成熟的交通體系和路網結構,臺州正處于主攻路網建設、多種運輸方式綜合發展的穩步提升期。但還存在交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量供給不足、交通對城市相向融合的有效引導不足、多元化交通載體間的順暢銜接不足等缺陷。
2.地方政府政策實施不到位。物流業已成為臺州現代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和全市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臺州市政府也非常重視物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倒逼物流業的轉型,如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但這些政策在落地時存在較為明顯的阻力,這既與地方政府未有效認識政策的拉動效應有關,也與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有關,進而導致臺州的物流業長期處于相對低端發展。
3.物流產業相對低端發展。臺州物流企業總體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低、小、散”格局。以臺州路橋為例,諸多的專業市場催生了物流業的快速持續發展,但該區域物流業的整合程度相對較低,在制約物流業發展的同時也導致路橋的專業市場競爭力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頹勢。因此,物流產業的低端化發展,在鉗制該產業穩步提升的同時也不利于充分發揮物流對經濟發展的前向與后向效應。
4.物流專業人才相對缺乏。臺州地區的高效人才相對較少,目前僅臺州學院等三所本??茖W校,且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較少。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相對不足和區域專業人才培養的嚴重不足,可能是多方原因造成,如企業運營績效較低、物流企業規?;潭认鄬^低,直接制約著該產業的提檔調整。
四、破解臺州物流業發展困境的對策
1.地方政府實施財政補助。物流業作為較新興產業,發展前景處于探索階段。物流作為核心業務未被企業與地方政府進一步重視,導致臺州企業及政府出現財政傾斜現象。以臺州天天物流、五星物流等企業為例,公司投入最大規模的反而是鋼鐵、水泥等建材的經營。因此政府應重視臺州物流業的發展,成立物流基金,監督地方政府實施優惠政策,增強企業積極性,促進臺州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2.規劃物流業整體布局。目前,臺州市物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企業呈現出亂、散的狀態。因此臺州市物流業的整體布局和規劃必須著手落實,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業發展體系并進行大力宣傳,幫助企業認清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和重要性,為物流業的發展做好基礎設施的平臺。此外,臺州市政府在交通便利的區域,可規劃一塊土地建造臺州市物流大廈,形成臺州統一的物流品牌,為臺州市物流業的發展打好硬件基礎。
3.構建低碳綠色物流體系。企業應廣泛采納自動分揀和傳輸設備、EDI等裝備技術,提高物流運作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同時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企業間要強強聯合,構建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物流體系,快速提高產品的一條龍服務,最大滿足消費者的物流需求(姚霞霞、樓莉萍,2012)。
4.建立現代物流人才支撐體系。臺州市目前開設物流管理的高校僅三所,物流人才缺口巨大。且因臺州物流起步晚,人才培養方面能力十分欠缺,學生實踐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加快復合型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對此,可加強企業和高校的合作,通過企業為高校提供實習崗位增強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大直接就業率。同時,企業可通過學校加大對物流業的宣傳,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物流人員的專業水平。
作者:施慧慧 單位:臺州學院
- 上一篇:我國醫藥物流發展論文
- 下一篇:少數民族地區物流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