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下特色小鎮開發路徑研究
時間:2022-07-15 10:04:03
導語:鄉村振興下特色小鎮開發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建設是國家經濟建設中無法回避的話題,在國內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本文進一步研究為什么要建設農村,建設什么樣的農村以及如何去建設農村,并對特色小鎮開發過程中的投資模式進行研究。開發特色小鎮應努力挖掘城市背后的傳統文化,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在文化旅游趨勢下,政府應引導旅游小鎮的生態文明建設,鼓勵文化傳承與創新,加強市場監管,對小鎮產業進行科學管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著國計民生,黨在報告中將解決“三農”問題確認為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實現現代化作為政府的下一個奮斗目標,建設有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軟實力。根據國內外諸多學者對農村小城鎮的研究,在國家層面上考慮特色小鎮是經濟選擇的產物,而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是挖掘農村背后的文化元素。以黃山賣花漁村為例從微觀單個經濟體上思考開發的必要性,采用了文獻法、社會調查法和定性分析法先從四個方面對開發可行性進行分析,再給出其開發的參考方案,因賣花漁村地處偏僻,旅游吸引物豐富,共通性強,故其開發方案亦能作為國內大多數鄉村小鎮旅游資源開發的參考意見。
1開發的可行性
1.1當地原生居民是否支持。我們在網上注意到一組數據:2017年,賣花漁村通過銷售徽州盆景實現人均年收入2萬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萬元的人均年收入超過小康水平標準,當地居民基本實現了生理和安全需求。根據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才能產生高層次的需求。因此,賣花漁村的村民需要一種社會歸屬感來滿足他們更高層次的需要,為了滿足公眾的社會文化需求在當地建設特色小鎮是可行的。1.2當地政府是否提倡。我們從黃山市人民政府官網上查到“賣花漁村綻放‘美麗經濟’”的新聞,從政府的態度和行為分析,黃山市政府鼓勵這一“美麗經濟”。打造特色小鎮,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更能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符合黃山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1.3當地資源是否適合開發。一般來說,鄉村旅游資源開發應考慮旅游市場和潛在市場的需求,調查其區位條件、經濟效益、社會文化和自然資源。黃山賣花漁村位于黃山境內,東距歙縣城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河谷腹地。它是中國著名的盆景小鎮,山村的風景保留了古樸寧靜的特點,是一個讓人驚艷的梅花仙境,給人以繪畫的感覺,有豐富的旅游吸引物。1.4開發特色小鎮的利弊思考。在分析利弊之前,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開發勢必造成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的改變。開發特色小鎮會對社會形成示范效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大多數支持和少數反對中抓取平衡點,勇敢實踐。開發特色小鎮能夠把傳統文化推向市場形成產業化,有利于式微的傳統文化的搶救。但盲目的開發勢必造成傳統文化的誤讀和膚淺化,利潤和文化的矛盾將日益明顯。同時開發旅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當地的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旅游旺季時大量游客涌入甚至會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
2如何開發特色小鎮
2.1旅游資源開發評價。賣花漁村地處山谷,旅游資源要從旅游資源、地理條件、人口要素、文化、生態保護、發展政策、客源等方面進行權重比較。我們根據GB/T18972-2017號標準對賣花漁村旅游資源進行評分。資源要素價值(85分)分別包括:觀賞休憩使用價值(30分)、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25分)、珍惜奇特程度(15分)規模、豐度與幾率(10分)、完整性(5分);資源影響力(15分)分別包括:知名度和影響力(10分)、適游期或使用范圍(5分);附加值包括: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可以是減值)。根據評價得出賣花漁村屬于3~4級優良旅游資源,如表1所示。賣花漁村每年2—3月漫山遍野的桃花是最佳觀賞時節,美麗的自然風光讓游客流連忘返。村子里還保留了眾多徽派元素,包括:民居、牌坊、祠堂、書院、古亭和園林等,村民種植的花木盆景種類繁多,有梅花、刺柏、羅漢松、榔榆、雀梅、復色梅、紫薇、杜鵑、天竺葵、桂花、六月雪、黃山松、翠柏、刺柏、羅漢松等。在新安畫派的影響下,該村花木盆景的造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尤其是梅花樁景觀,與徽州的文房四寶齊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商用價值。2.2需求市場細分。根據顧客的人群采用系列變數法對需求市場進行劃分:(1)年齡結構。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特點,他們的收入、休閑時間和旅游需求也不同,年輕人休閑時間多、收入低,旅游需求旺盛;已婚人士收入高,但其旅游需求有三個層次:即孩子出生前旅游需求旺盛,孩子出生后負擔加重,由于家庭原因,旅游需求減弱,孩子長大后,負擔變小,旅游需求再次回歸;退休人員有較多的可支配收入,閑暇時間長,旅游愿望強烈。有學者認為人生最適合旅游的三個階段便是青年時代、新婚和退休后。針對不同年齡段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青年人的旅游方式是周邊短途和長途的窮游,在小鎮規劃時要針對青年人設計趣味性、觀賞性和經濟性的旅游產品;已婚人群追求優質的旅游服務和產品,但因家庭情況的不同,還需要再細分如:針對新婚人群設計的情感交流產品;針對親子家庭設計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旅游吸引物;針對退休人員設計的康養保健產品。(2)性別結構。在青年時代男女性出游愿望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在工作中,男性比女性對商務出行更加依賴。據此可以將市場繼續劃分出專為男性打造的商務旅游市場,比如為商務人士提供高檔次的餐飲、住宿、會議和服務。分析市場需求背后的原因,合并細分市場后再作出進一步細化,估計每一細分市場的規模。2.3體驗營銷。體驗營銷十分強調游客的感受,能夠提高“忠實顧客”的轉化率,賣花漁村地理偏僻,因此需要擺脫單一營銷模式?,F代旅游產品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的地的營銷手段。以國內華強方特為例,優秀的營銷策劃是景區客源的重要保證。應用大數據,對游客關注的熱點進行實時追蹤,分析游客的地域分布,監測淡旺季游客數量,開展有針對性地互動營銷并預測市場趨勢,吸引專業人士前來學習,業余愛好者參觀模仿。打造旅游IP賦予品牌以文化性、特殊性、民俗性和生態性。開發旅游互動項目,增強游客的體驗感,發揮口碑效應。2.4完善鄉村旅游設施。鄉村旅游設施是鄉村文化的載體,完善鄉村旅游設施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整體旅游品質的提升。完善旅游設施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1)完善基礎設施:在村莊外部開辟進入交通,村莊內部鋪設日常通行道路、服務站、路標指引等,同時還需保障村子供水、供電、通信、救助等的及時性和穩定性。(2)投資建設接待服務設施:為游客提供餐飲、購物、娛樂、休閑、住宿、咨詢等服務,重視村莊的環衛設施建設,保持公共衛生間的干凈整潔。(3)構建輔助設施:規劃和修建停車場,緩解交通擁堵問題。2.5產品創新。隨著國內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一些承載文化的手工制品越來越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市場化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產業化,在產業化的當下,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明顯,比如:“走哪都覺得是一樣的表演”“感覺所有的景點都在賣檀木梳子”“所有的游樂園都是一樣的套路”。這些同質化的旅游產品其實是缺乏思考創新精神的表現,沒有找到自己景區的旅游興奮點。賣花漁村的盆景在形態上創新出了多變的造型,常見的有游龍式、三臺式、扭旋式、疙瘩式、懸崖式、迎客式、劈干式、枯干式、野款式等,這些多變的造型都擁有深厚的文化蘊涵,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的市場需求。不足的是這些創新也僅僅是在常見認知領域的市場細分,或許他們可以嘗試盆景的品種創新,比如推出白茶盆景、水果盆景、中藥盆景等新品來滿足市場挑剔的口味。
3投資模式
3.1政府投資代建。政府投資的項目與一般項目有著明顯的差異,一般情況,政府投資大多是非盈利的公益項目,資金投入大,面臨風險多并且管理嚴格。政府代建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構想模式:(1)政府指定代建公司模式:政府動用自身的合作資源,指定出專業資質高的公司負責項目的建設、管理和運營。這種模式有種大權特許的感覺,能夠很好地激發公司的積極性,但同時具有壟斷性質,如果政府管理中有漏洞容易被企業鉆取。(2)政府管理機構模式:政府本身擁有或準備成立專門的機構完成項目的代建任務。這種模式下政府能清晰地把控項目的具體情況,建設成本也會相對較低,但是需要考慮到的是政府能否完全承擔建設的費用。(3)政府招標模式:由政府設立準入標準在公開市場進行競爭招標。這種模式相對(1)、(2)可以吸引社會上更好的技術公司,但是對政府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要求,政府的專業能力直接決定了其談判的水平。3.2民間資本的運用。對于風險投資本身是市場行為,政府主導的投資會挫傷市場的積極性,且政府沒有巨額的資金用來參與資本的投資,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引入民間資本,保證民間資本的融資順利進行,一般的融資方式有四種:(1)PPP融資模式:這一模式鼓勵私營企業與市政當局合作,讓非公有制和私營部門的資源參與公共產品和服務,以便從單獨行動中取得比預期更好的結果。(2)BOT融資模式: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特許權”,與政府制定代建公司模式相同。(3)ABS融資模式:以項目資產為基礎,以預期收益為保證,向資本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4)TOT融資模式:其做法是在政府主導下把已經建設好的項目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權或產權,有償轉讓給投資人。投資人在該段時間內有權對項目進行運營管理,獲取收益,合同期滿投資人將項目交還政府。
4結語
特色小鎮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視野,小鎮建設需要統一規劃,在政府主導下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在小鎮開發的同時還應注意傳統文化的保護,產業化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搶救傳統文化,但也會對傳統文化造成誤讀和膚淺化。從長遠來看,建設特色小鎮還需要保留小鎮本身附帶的鄉土氣息。利用現代化管理和信息系統來進行小鎮的日常運營,把創新作為市場的活化劑,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策略,制定產品方案。同時應該加強政府職能,完善鄉村設施建設,在政府引導下,村民參與其中攜起手來將特色小鎮建成宜居和諧的生態小鎮。研究中由于缺乏賣花漁村的投資影響因子,究竟哪一種投融資模式對其發展更好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作者:周鄭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 上一篇:人保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
- 下一篇:電視媒體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