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體制下乳業安全狀況評估及國際比較
時間:2022-06-14 02:51:19
導語:新經濟體制下乳業安全狀況評估及國際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開放型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來乳制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從乳制品產業獲取能力、產業競爭能力、產業控制能力及產業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了一套評價我國乳制品行業安全的指標體系,并且收集了大量數據與國外乳制品行業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乳制品產業獲取能力和產業發展能力情況比較樂觀,但產業控制能力和產業競爭能力較弱,尤其是產業競爭力嚴重不足。
關鍵詞:開放型經濟;乳制品產業安全;狀況評估;國際比較
1問題的提出
我國乳制品行業是一個產業鏈條長,部門關聯度高,利益相關主體依存度也較高的產業經濟系統。在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下國內乳制品需求因人口的增長而不斷擴大,這固然有利于乳制品產業發展,然而由于國民對國產乳品質量的不信任,致使進口乳品瓜分了本應屬于國內產品的市場份額,這引起了我國各界對乳制品產業安全問題的擔憂。國內外學者研究乳制品行業的側重點不一樣。國內學者主要是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戰略、營銷策略、區域競爭戰略等領域。國外學者對乳制品行業的研究主要是乳制品生產、加工、貿易行為的實證研究。國內外的研究活動為本文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礎。在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下比較分析國內外乳制品行業發展,從產業安全的視角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產業安全問題還沒有進行相關的深入研究。
2乳制品產業安全評估框架
“產業安全”是指一國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在國際競爭的發展進程中,具有保持民族產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始終保持著本國資本對本國產業主體的控制。本文用下述指標反映乳制品產業的安全狀況。(1)產業獲取能力。指某國在國內市場獲取相關產品的能力。本文用乳制品產量和自給率來衡量乳制品產業的可獲得能力。(2)產業競爭能力。指某國或某一地區的某個特定產業相對于他國或地區同一產業在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持續獲利等方面所體現的競爭能力。本文用國際市場占有率(MS)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來反映乳制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3)產業控制能力。指在開放條件下,本國資本對某產業的國際控制力。本文用進出口平均單價來衡量乳制品產業的控制能力。(4)產業發展能力。指一個產業進步變化的過程,是事物的不斷更新。其中既包含了量的變化,又包含了質的變化。因為質量的變化在數據上不易體現且涉及很多專業鑒定標準,所以本文僅在量的方面用奶牛單產及居民乳制品消費情況來衡量乳制品產業的發展能力。
我國乳制品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奶業統計年鑒》。各考察國乳制品貿易進出口數據來自UMCOMTRADE數據庫。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來乳制品行業的各項能力情況及指標數值,呈現以下幾個特征。3.1產業可獲得能力。乳制品產量保持高速增長,從2001年的295.41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2651.8萬噸,增長了將近10倍。自給率在2007年以前一直保持增長(雖然增長幅度不大),2007年達到最高點99.09%,但是從2008開始一直往下跌,跌至2014年的93.73%,不過自給率這些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3.2產業競爭能力。市場占有率明顯偏低,2008年達到最高點0.42%,之后陡然遞減,2009年到2014年一直保持在0.1%左右的水平。貿易競爭優勢指數為負,在國際市場中一直處于競爭劣勢,并且這一數值從2008年后一直趨近于-1。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最高為2008年的0.05,一般來說,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小于0.8即表明國際競爭力較弱,而我國在2008年之后一直為0.01,所以可以看出我國國際競爭力非常弱,乳制品貿易結構十分不合理。3.3產業控制能力。進出口單價在2008年之后都有所下降,2009年之后又有所回升。2008年我國乳制品出口單價略高于進口單價,但在研究范圍內的另外幾年里,都是進口單價遠遠高于出口單價。從中可以得出,我國乳制品質量水平很少能達到國際上要求的水準,因而導致在乳制品進出口貿易中,我國存在著嚴重的逆差。3.4產業發展能力。奶牛單產從2001年的1.81噸/頭一直上升至2006年的2.99噸/頭,之后有所下降,保持在2.50噸/頭的單產水平。城鎮居民鮮奶消費量在2008年之前保持穩步增長,2008年以后有所下降,而農村居民對乳制品的消費都一直處于穩步增長當中。另外,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費差距較大。2001年,我國城鎮人均鮮奶消費量是農村居民的10倍多,2002年增長到了13倍,但到了2007年就降到了5倍,截至2012年將為2.6倍,從中可以看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費差距正在慢慢縮小。
4乳制品行業安全國際比較
從數據分析來看,我國乳制品產業獲取能力和產業發展能力較為樂觀,但產業控制能力和產業競爭能力較弱,尤其是產業競爭力嚴重不足。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乳制品產業國際競爭力狀況,筆者收集整理了相關數據,將我國乳制品產業的競爭力狀況與發達國家進行了比較分析。從國際市場占有率來看,我國乳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明顯偏低,遠不及新西蘭、美國等發達國家。新西蘭作為乳制品出口大國,其乳制品出口額占所有產品出口總額的20%以上,并且近幾年乳制品行業產品市場占有份額還在不斷增加。我國市場總體偏小,2008年又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2009年的產品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由原來的0.42%下降到0.10%。雖然我國乳制品行業最近幾年正在慢慢復蘇,但在國際市場上,跟新西蘭、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從貿易競爭優勢指數來看,新西蘭和阿根廷的乳制品的貿易競爭優勢指數比較大,由于這兩個國家的國內乳制品產量都能很好地滿足自己國內的需求,所以進口量相對于出口量明顯偏小。美國乳制品消耗量雖然大,但其乳制品貿易競爭優勢指數也在0.3左右,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然而,我國乳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不足,一直處于競爭劣勢,并且,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競爭劣勢更加明顯。從2008年起我國貿易競爭優勢一直趨近于-1,國內消費者對我國乳制品的質量不信任,導致我國乳制品進口不斷增加,進出口比例更加不協調。從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來看,我國乳制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遠遠小于0.8,說明我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很弱。新西蘭乳業的國際競爭力極強,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顯示性比較優勢雖然沒有新西蘭那么大,但是相對于我國而言,其乳制品還是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對數據的整理計算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西蘭每年的乳制品出口額在總出口額中占比都非常大,乳制品是新西蘭的主要出口產品。
5結論與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第一,乳制品產業安全評估暴露出的問題,我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弱,國際市場占有率偏低,進出口比例不協調,在國際進出口貿易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第二,國際比較揭示的問題。我國乳制品質量水平很少能達到國際上要求的水準,并且,國內消費者對我國乳制品質量問題的擔憂導致國外乳制品的進口增加,乳制品國內需求嚴重不足?;谏鲜鼋Y論,我國乳制品行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我國要守住15%進口關稅的底線,并且繼續堅持配額管理制度,避免國際市場的過度沖擊。同時,在發展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密切關注這些區域對國內乳制品市場的影響。第二,在原料奶生產和乳制品生產過程中,我國應該安排專業的監督檢測人員在各大乳制品生產基地和奶源基地進行不定時檢查,查看原料奶和乳制品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我國的國家標準并進行結果公布。同時,發揮各地區行業協會和群眾監督的力量,保證產品質量。
作者:陸燕林 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趙培瑞.我國液態乳制品安全監管機制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2]王慶輝.我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究[D].河南大學,2014.
[3]章薪薪.食品安全事件對乳制品產業的影響及其溢出效應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5.
[4]孟雪.從乳品安全角度分析中國乳制品進出口貿易[D].東北財經大學,2015.
[5]徐澤敏,楊志武.中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和產業內貿易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22).
[6]戴瓊.中國乳制品產業區域發展影響因素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7]李兆祺.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
[8]孫桂蘭.中澳乳制品貿易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9).
- 上一篇:中國人購買外貨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 下一篇: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