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觀現狀及原因初探
時間:2022-06-24 04:09:25
導語:大學生消費觀現狀及原因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消費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觀不僅體現著大學生的價值觀,消費觀也映射著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趨勢下西方消費主義文化的擴散,在消費觀形成過程中會產生獨特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心理。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心理;自我意識;從眾消費
作為大學生課余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課余娛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體現并影響著大學生的三觀。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消費觀教育是大學生教育中的關鍵環節。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獲得了大量的自由的同時,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和不夠成熟的價值判斷等原因導致大學生在這個個體化的關鍵時期很容易產生各方面的問題,比如畸形的消費心理。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消費需求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富有青春活力和激情,喜歡追求潮流和時尚,對于通過自身消費的東西展現自身的獨特性有著非常大的熱情。大學生對于美有著熱烈的追求,并熱衷于追逐更加容易吸引目光的外在美。因此他們往往有著很強的消費需求。而大學生更加開放思想和渴望展示自身的獨特性使他們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自尊感極強,通過消費提升自信。大學生消費心理經常會受到周圍消費群體的影響,一個大學的學生通常來自于全國各地,出身于各種各樣的家庭。而家庭環境好的同學的追求品牌化的消費可以滿足大學生追求個性的要求,往往會得到周遭同學的贊揚。所以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高檔名牌商品能夠展現自尊、提升自信。因此大學生購物滿足的心理需要除了實用性外還希望通過選擇產品來獲得相應的社會形象和象征意義。理性消費占主導,缺乏理財意識。大學生的生活費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消費支出有很強的依賴性,所以通常大學生最主要的消費仍是基本生活消費。大多數還是理性消費但是理財意識淡薄,開支比較隨意。
二、從從眾角度下看待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學生心理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經驗,他們在消費決策過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種從眾的消費價值取向使其獲得了“群體成員感”。消費從眾行為一般表現為大學生周圍的同學同伴消費偏好、價值取向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他們的消費行為。大學生在適應校園生活的過程中,為了融入集體,會更加注重其他人對自身的看法。一部分缺乏自我判斷意識的學生需要通過與同輩群體的消費認同來獲得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盲目追隨校園消費大潮,片面追求物質消費而缺乏理想目標。市場化的刺激導致的社會上對于利益的追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觀,大學生處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時期,受到社會上對于高消費的崇尚的影響,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帶著對未來的期待和忐忑,渴望通過消費來裝扮自己來使別人認可自己,這是盲目且帶有象征意義的消費。而各行業在利益的驅動下希望搶占大學生的客戶群使得大學生接受了大量包括自媒體在內的各式媒體對于提前消費、高消費的宣傳。由于大學生群體中互聯網購物和移動支付是主要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消費中只看到數字,沒有現實的貨幣交易,這一過程使消費者基于交換而產生的感覺減弱,從而放大獲得商品而得到的滿足感。使得本身就在消費過程中缺乏理財意識的大學生更加缺少支出的概念。此外,大學生自身的心理成熟程度、家庭的教養方式、父母消費的習慣以及學校的教育宣傳也是影響大學生消費觀的重要因素。
三、在實踐過程中如何積極的影響大學生的消費觀
設立獨立個體,加強心理教育。在當前大學生購買商品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商品本身的實用價值,而把商品作為一種體現經濟能力、個人品味的符號,忽視了商品本身的價值。應當教育學生在消費主義潮流中保持自我,理性選擇。加強自我教育易于內化為學生思想,通過樹立大學生對于消費的正確認識,提升對于正確價值選擇的甄別能力,自覺地理性認知自我消費行為。教育大學生樹立個體的主體地位,提高個體的價值追求,使消費更有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使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也可以加強大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調控能力,形成更加成熟理性的自我評價。重視家庭消費價值觀和消費行為的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家庭是生活習慣養成的起點,所以也是大學生消費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由于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很多大學生在入學前已經形成了自身的原始的消費觀。但是個體的消費觀會隨著環境以及教育的引導而進行改變。在進行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加強家風建設,通過家庭中長輩對于晚輩的言傳身教來進行消費觀的引導,使大學生形成勤儉節約、適度消費的健康消費理念。
注重理財知識教育,消費教育與課堂教育相結合相對于很多人擔心的大學生產生的高消費的攀比心態來說,很多大學生只是沒有養成合理規劃的習慣。而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大學校園,所以應當重視校園教育在消費觀引導過程中的主要地位。首先,應當在教育課程當中增加消費教育課程,提升大學生消費理財意識,普及健康消費知識,使大學生能夠制定消費預算,設定理財目標。其次要有目標的針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加多樣的課外形式,比如社團活動、知識競賽、理財培訓等方式來引導大學生消費行為,建立更加健康的消費心理。最后,應當時刻注意學生當中容易產生的不健康消費行為,針對產生過度消費、攀比消費、炫耀消費行為的學生及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樹立勤儉節約積極向上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鄭均雷.當代大學生消費特征與教育引導——基于南京審計大學的個案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9,(01):84-88
[2]趙曉磊.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消費觀教育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05):69-70.
[3]齊艷萍,李艷文,鮑艷茹.高校大學生“校園貸”消費行為調查及教育引導機制探究[J].社科縱橫,2019,34(01):127-130
作者:楊曦 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數字金融時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
- 下一篇: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