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19 09:11:25
導語: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特征分析,明確了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內在根源,并針對性提出了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物質主義的超越、構建生態消費價值觀和發揮多方教育合力引領當下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路徑
進入新世紀以來,消費主義思潮涌入我國,促使人們不斷追求新的消費品以滿足個體的精神需要,消費已不被當作一種手段,而當成目的本身,該思潮在中國青年大學生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意義重大,而以何種理論引導尤為重要。黨的報告指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1]
一、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特征
筆者對安慶市5所高校近600名學生開展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雖然沒有完全形成消費主義價值觀,但是對消費主義價值觀認同感有增長之勢,現將調查結果歸納如下。(一)片面追求超前性、符號性消費。青年大學生過分看重商品的符號象征意義,消費過程中沒有結合個人實際可支付能力進行消費,人為創造了消費需求,導致“欲購情節”不斷滋生。青年大學生的消費“主要不在于滿足實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僅僅在于享樂,而主要在于向人們炫耀自己的財力、地位和身份。因此,這種消費實則是向人們傳達某種社會優越感,以挑起人們的羨慕、尊敬和嫉妒。”[2]這種行為束縛了青年大學生的自由,異化了消費模式,干擾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形成怪圈:“物品不是用來為人服務的,相反人卻成了物品的奴隸,成了一個生產者和消費者?!盵3](二)將物質占有和享受定位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意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目前已躍居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產品種類豐富、門類繁多、形態各異,琳瑯滿目的展示在青年大學生面前,部分大學生在物質產品面前迷失了自我,以物質產品的占有和享受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物質生活資料的占有多寡作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片面強調感官物質獲得感、夸大物質或物質利益功能和作用,對個人、家庭、社會以及國家發展造成了障礙。(三)攀比盲從性消費現象抬頭。“在消費過程中,群體消費規范和信念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他們可能強制引導消費個體的行為和方式,遇到消費壓力的同時,消費群體有效壓制消費個體?!盵4]部分學生出現過渡注重享受消費現象,如網絡購物、人情往來、游戲道具和服裝首飾等,忽視內涵型消費,如購買書籍、培訓考試、就業創業和技能提升等。消費能力欠缺、消費智慧不高,缺乏穩定的個人消費傾向,盲目跟風購買無需產品,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加重家庭經濟壓力,不利于大學生自身健康價值觀形成。
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內在根源
伴隨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推進,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本擺脫貧窮落后狀態,但問題隨之產生,傳統消費觀受到沖擊,群眾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受到影響,對青年大學生影響尤其突出,故需要正視問題,追本溯源。(一)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問題。1.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有所抬頭。伴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向縱深發展,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涌入,對青年大學生產生巨大沖擊,部分大學生接納并認同西方消費主義價值觀,將經濟利益和物質享受當做人生追求終極目的,以至成為人生價值終極衡量標準,而將道德、情感、理想、信念等重要理念統統拋棄。例如,部分大學生不顧家庭經濟實際承受能力,鋌而走險,通過采用校園貸、惡意透支信用卡額度、挪用學費等方式獲取金錢購買高檔電子產品、服飾服裝,盲目追求時尚品牌以此獲取良好的消費體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沖擊著當代大學生“三觀”的形成和確立。2.重物質享受型消費,輕精神追求型消費。安慶市5所高校調查顯示82.3%大學生將生活費用于飲食消費支出,53.9%大學生將生活費用于旅游、聚會等娛樂性支出,50.4%大學生將生活費用于購買服裝、化妝品等形象塑造支出,只有44.8%大學生將生活費用于購買學習資料和相關書籍等方面支出。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大學生在順利跨入高校后,物質享受型消費欲望大幅提升,購物、娛樂和同學聚會等占據了其相當比例的業余時間,靜心閱讀和安靜思考時間被擠占,心態呈愈發浮躁之勢。3.消費觀念扭曲,背離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倡導量入為出、勤儉節約,但是伴隨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主義思潮涌入,在小部分富裕群體中悄然興起奢靡之風、享樂之風和攀比之風,認為勤儉節約已成為過去式,而大學生是社會信號的弄潮兒,導致他們消費觀念出現扭曲,背離中華傳統美德,時尚消費、攀比消費和奢侈性消費不斷涌現,勤勞致富等傳家寶被束之高閣,例如校園餐廳泔水桶出現大量浪費性糧食現象、請客吃飯刻意多點飯菜以顯得大方、有面子等行為。(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問題的內在根源。消費主義憑借強大的物質吸引力,在全球化進程中迅速席卷全球,伴隨著消費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存在各種問題,原因各異,既有大學生自身因素,又有家庭、學校和社會等諸方面因素,具體如下。1.社會環境因素。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財富急劇積累,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國家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物質產品極大豐富,國家層面由抑制性消費轉變為鼓勵性消費,由此,群眾購物欲望得以釋放,由生存型消費過渡到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鼓勵群眾最大限度追求財富,形成重視享受的大環境,特別是網絡技術快速進步,大眾傳媒迅猛發展,國外消費主義觀念侵入以及國內不良商家為了獲取一己私利展開的肆意宣揚,動搖了青年學生的思想體系,腐蝕了其價值觀念,促使他們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同時也在朋輩群體間傳播滲透。2.學校環境因素。我國當下的高等教育大多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技能大賽名次和就業單位等,忽視對學生開展正確的消費價值觀教育,未及時對消費行為進行適時引導,僅僅是思政課堂和輔導員主題班會偶有涉及,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策略,理論講授居多,側重對優秀傳統消費理念的宣傳和弘揚、實踐性操作較少,教育內容滯后,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為大學生消費行為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成效不明顯。反之,應該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完善相關課程體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大力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會金錢的來之不易、勞動的艱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3.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細胞,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啟蒙教師,父母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消費方式和觀念也不例外。伴隨家庭經濟條件日益改善,父母大多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期望孩子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避免因經濟因素影響學習。同時時刻提醒孩子處理好和老師、同學的關系,建立良好人脈關系以利于個人更好的發展。滋生了青年學生的依賴和惰性心理,沒有合理消費計劃,未正確兼顧家庭實際經濟承受能力,消費觀念不當、消費習慣錯誤,亟待父母及時有效的引導,例如加強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引導,養成量入為出良好習慣等。4.大學生自身因素青年學生大多屬于個性特征鮮明、潮流前衛、表現欲望強烈,雖然對客觀世界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囿于社會閱歷、知識儲備和個人經歷等因素,對消費主義相關問題認識仍顯不足,未對消費主義危害引起足夠重視;大學生心理不夠成熟,攀比和虛榮心時刻存在,特別是為了展示自我形象,通過購買高檔化妝品和服裝打造,產生不菲的經濟負擔。同學間相互影響,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出現盲目無節制消費;大學生初次全方位接觸社會,對充滿誘惑的世界既好奇又新鮮,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蠢蠢欲動,很難在誘惑面前保持理性平和心態,雖然不了解消費主義理念,但是從心底認同消費主義價值觀,遵從個體內心欲望,克服困難開足馬力購買,最后身陷消費困境難以自拔。
三、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價值觀的路徑
消費主義在我國快速蔓延,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實現物質主義超越、構建生態消費價值觀理念和發揮多方教育合力等措施多管齊下,共同解構困境。(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人類文明智慧結晶之大成,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反映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價值訴求,反映社會進步的價值取向,是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教育的行動指南。面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消費主義價值觀念的侵蝕,高校應結合學生成長規律,創新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選擇中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把握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鞏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陣地,在教學中灌輸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結合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創新活動機制,發揮活動影響力長效機制,提升時效性和針對性。積極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契機,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提升廣大學生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消費價值觀氛圍,做到真懂、真信、真認,樹立正確的“三觀”抵御消費主義思潮的侵襲和危害。(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需要實現對物質主義的超越。在傳統社會中,物質利益的滿足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唯一尺度,伴隨社會進步,人類消費欲望急劇膨脹,一度出現以滿足一己私利無節制消耗自然資源的瘋狂舉動,缺乏合理價值理性指導。物欲發達同時帶來了人類欲望的無限制膨脹、自然資源枯竭、生態危機加劇和生存環境惡化。作為當代大學生必須正確處理個體及社會正當需要關系,明確物質消費和增長必須兼顧生態保護,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出發點和基本價值訴求。在消費方式上避免相互攀比、炫耀和模仿,減少對物質的占有和支配,拋棄孤立自私的個人主義觀念,拋棄原有的錯誤消費觀念,重塑消費行為,用科學綠色文明的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消費價值觀。(三)構建生態消費價值觀理念。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6]生態消費價值觀包含三方面內容,其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系。重申人是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自然的健康發展作為人類的最高價值旨歸,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自然,為子孫后代營造良好環境;其二,人與社會和諧關系。將生態消費價值觀滲透到社會系統要素中,將生參考文獻:[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王寧.消費社會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200.[3]陳學民.痛苦中的安樂:馬爾庫塞、弗洛姆論消費主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1.[4]仲琳琳.90后大學生消費道德觀問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30.[5][6]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57.[7]趙一萍.當代大學生消費異化的哲學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7.態環境健康發展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人類對自然的損害程度降到最低點。其三,提倡既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價值觀。嚴禁因滿足人類貪欲無節制的損害自然界行為,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齊頭并進,實現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嚴禁消費主義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發,避免生態環境破壞。引導大學生樹立勤儉節約、適度消費的價值理念,將消費和生態系統相關連,最終實現對消費價值觀的超越。(四)發揮多方教育合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價值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整合家庭力量,實現對子女消費教育和引導,引導孩子養成適度消費、杜絕攀比的行為習慣,形成合理規劃支出,重溫當年先輩們艱苦奮斗的淳樸精神;“消費教育是指有組織、有計劃地向教育對象傳授消費知識和消費技能,培養科學、文明的消費觀念和維權意識,提高消費者自身素質的一種社會教育活動?!盵7]高校應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培育大學生適度消費心理和習慣,通過適時開展專題講座、主題征文、友誼辯論賽和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正確消費價值觀潤物細無聲般沐浴在學生中,抵制腐朽價值觀侵蝕;作為社會大網網結的個體消費價值觀,極易受到社會環境影響,故需要強化社會主流價值觀引領作用,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不良價值觀侵蝕,凈化社會風氣,養成勤儉節約優良習慣;充分發揮朋輩教育及自我教育作用,朋輩群體彼此影響力和感染力較強,思想和行為相互滲透,應深入研究朋輩群體內涵及特征,厘清朋輩群體間消費價值觀影響的途徑和方式,有意識地引導朋輩群體培育積極的消費觀念,最終形成正確的消費價值觀。伴隨國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積極引導大學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摒棄不良的消費主義價值觀,增強個體消費質量,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構筑起對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強大免疫力,合理安排和規劃大學生活,不斷提升自身的認識和修養,養成合理適度消費習慣,最終確立正確認識的消費價值觀。
作者:余世建 單位:浙江警官職業學院
- 上一篇:明州茶網購消費影響因素探析
- 下一篇:消費主義大學生心理生活質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