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酒店運營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07 11:36:04

導語:循環經濟下酒店運營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下酒店運營模式研究

摘要:循環經濟發展是當今酒店運營管理的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可以保障酒店運營經濟收益、環境效益、社會效應三者的高度一致。在循環經濟背景下,構建循環經濟發展酒店運營是新的方法。針對酒店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以循環經濟模式構建酒店運營可行性發展策略。

關鍵詞:循環經濟;酒店運營;模式

自20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酒店業開始迅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酒店占地約5億多平方米,從業人數高達500多萬人。酒店是人們休閑、放松、社交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高能源消耗的代表產業。當今整個產品服務系統仍處于資源、產品、廢物單一循環的經濟發展形式之中,呈現出高消耗、高投資、高污染消極效果,能源與財力的雙重支出,也就意味著資源環境被破壞的程度越大,實行可持續節約資源策略與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酒店運營的首要目標。酒店經濟循環運行基礎是將廢料重新利用和清潔生產物有機融合使用在產品服務系統的中間過程與最后過程,只能小范圍內實現循環經濟運營模式,因此,如何減少能源損耗和優化資源配置,成為社會及酒店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循環經濟發展概念及其現狀

1.循環經濟發展概念

循環經濟(CircularEconomy)/(RecycleEconomy)即物質循環流動經濟的簡稱。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物”單向流動的線條性發展機制,所使能源大多一次就被丟棄,不可重復循環使用。新型的循環經濟提倡順應地球資源的發展方式,與地球和諧共處,將經濟行為整合成“資源、產品、循環利用”的有機運營流程,需要應用生態學規律即生態學研究理論深度探討,而不是重復的、固定的利用機械論相關手段指導人們社會經濟活動。充分利用物質和能源,達到可再生的目的,在合理的經濟循環模式中實現資源的合理化應用[1]。酒店企業結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3R原則為主導思想,即再利用、再循環、減廢量,再利用原則即在過程中提升產品的服務質量,防止過早產生無用垃圾,增加重復使用率;再循環要求物品再應用過后重新轉化為可利用能源,擴大資源使用面積,促進消費者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實現整體條件下的循環再生使用;減廢量即在輸入端口節約能源,從源頭杜絕污染,而不是傳統方式的末端治理,有效的改善傳統工藝帶來的廢料排放量,降低二次垃圾的生產量。簡而言之,循環經濟具有低開發、高效率、低污染的優質特征,根據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規律構建而成的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2.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的興盛促進酒店規模擴大,游客數量驟增為酒店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酒店面對復雜多變、結構多元的市場結構,能源消耗量也在與日俱增。首先,一些酒店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設計過大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過大的飯店設計嚴重違背了能源運作規律,忽略了建筑面積、建筑方位的合理性,建筑物外墻壁顏色不符合能源吸收要求,建筑物材料隔濕、隔熱、保溫效果不明顯。其次,基礎設備不充足,如電表、水表、蒸汽流量表儀器準備不夠,致使員工不懂得參考數據,缺乏主動節能和維護環境的意識。第三,飯店正常運作需要耗費大量的辦公器材、物資儲備、顧客消費用品,但實際在多家飯店出現浪費耗材的現象,很多客人只用了一小部分的肥皂、牙膏、沐浴液等一次性用具便不再循環利用,浪費的同時增加了處理費用。因此,飯店可以應用循環經濟運營模式來預防大面積的能源消耗,多方位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下酒店運營模式發展策略

在循環經濟發展形勢下,酒店相關的企業單位要對產品從原料到成品整個加工過程認真負責,并且嚴格要求自身內部團隊的管理,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發展社會的嚴格要求。一些錯誤的觀點認為

,酒店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會無形中增加企業負擔,擴大酒店運營成本,削弱酒店在社會上的號召力與影響力,進而失去在業界內的競爭機會,但實際則不然[2]。結合上述內容,筆者認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背景下,酒店運營管理的構建體現在三個方面:

1.規范酒店污染來源和處理方式

酒店運行的主體部門包括餐廳、客房、游泳池等娛樂場所,這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和污染部門,如水污染、垃圾污染、食物殘渣污染和電能浪費等方面。酒店用水量和排水量數目過大,但與工廠排放的有害物質或特殊物質臟水有本質上的區別,酒店污水屬于一般有機污水,酒店相關部門不僅可以從根源上防止水源污染,還可制訂循環利用和高校清潔生產方案,對不同部門的污水進行分類消化。洗澡用水與洗衣用水耗水量很大,存在化學洗滌物質和輕度有機污染物,屬于中等程度污染水。針對這類污水酒店可以單獨處理,根據其他酒店污水污染程度和污水數量,采用與其他酒店中等污水共同處理的方式,進而減少一定的處理費用,凈化干凈的水可以被用來綠化樹木、洗車、街道灑水、沖廁所等。為酒店提供能量的一是燃料,二是電能,對于燃料的使用,酒店應結合所處的地域環境情況,盡可能使用人工可再生能源,如利用風力、水力、太陽能、地熱替換煤炭、焦油、氣等不可再生資源。酒店電能消耗量驚人,其中一盞燈內含多個耗電系統,針對電能設施,應運用現代化的變頻系統、節能燈泡等設備減少電能損耗[3]。

2.實現能源事前、事中、事后統一控制

酒店應樹立起事前控制污染源的觀念,從根源上削減和預防能源的污染浪費,在選用建筑材料與酒店地址時,縮減對大自然的傷害程度,建設施工過程中,建設環節結合當地環境因素,因地制宜節約水資源、電力資源、木材資源,參考科學的能源規劃政策,建立新能源與再生資源的綜合使用系統,落實相應的節約能源建設理念,保障開張營業不會影響周邊的居民生活,具有國家環保局審批通過的營業資格,達成綠色清潔環保的績效評估成績,具有與循環經濟發展型社會相適應的企業文化軟實力。酒店中級管理即健全企業內部的規則制度,創建標準化、嚴格化的服務團隊體系,明確每人的崗位職責,在社會上樹立文明、環保、專業的企業品牌形象。酒店應掌握好選材工作,盡可能篩選掉一次性原料物品,從設計生產、材料備選、設備維護等各個環節實現資源和能源的多次利用,實現經濟收益、社會效益、環境優化三者共贏。強化科學信息技術和專業知識理論體系,無形的資產代替有形的價值,保證產品與服務質量背景下縮減能量資源的使用。事后控制即鼓勵顧客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消費后產生的廢物垃圾進行回收使用,應用于外部循環模式之中,如將酒店產生的高質量廢物堆積成有機肥料,作為田地中的有機肥料,節省了廢物處理費,酒店成功的實現循環經濟發展。

3.政府部門加強相關經濟政策的保障

政府部門應從制度層面加強立法指導,深化酒店改革審核方式,制定健全的循環經濟酒店運營規則,使節能型酒店經營政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酒店行業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我國出臺并實施了一些法律法規,如《循環經濟促進法》。但目前存在一定的漏洞,政府只是設立了節約型酒店建設行內標準,但酒店具體的規章制度并不是十分全面,無法站在法律的高度去踐行節約型酒店建設,使得酒店建設循環經濟發展運營模式前進腳步緩慢。因此,政府應從經濟政策方面加強管理,深化法律法規制度,出臺符合時代進步的酒店審查機制,鼓勵酒店以順利開展節約型經濟為主發展目標,政府采取可實行的企業獎勵政策激勵企業保持能源持續循環發展,資金獎勵或者減少稅收,監督和激勵酒店行業建立起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綠色生產、健康發展的營銷意識和經營意識。并注重技能方面的革新。酒店企業在創新方面會花費一定資金,引進先進科學技術與大型設備也需要投入本金,如果酒店缺少運作資金,開展循環經濟發展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積極與政府尋求合作,認真履行政府給予的資金支持義務,對企業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如此,酒店縮減了在經營成本上的開支,獲得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對推動節能型酒店有重大意義。

三、結語

在循環經濟發展背景下,酒店開展全新的營銷模式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對未來的市場建設有著十分鮮明的現實意義。循環經濟與企業追求效益進步并不矛盾,反之,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是實現企業和生態環境共贏的一項優質政策,是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作者:譚金鳳 單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猛.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基于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問題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0(1).

[2]高興,等.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綠色酒店評估體系[J].建筑科學,2007(2).

[3]王廣全.循環經濟視角下的綠色酒店發展策略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