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22 08:50:07
導語: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皮革業實行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在促進資源利用效率與環境保護的同時,還能讓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與升級。為精準分析中國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從企業層微觀循環、區域層中觀循環和社會層宏觀循環3個角度,分析了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并將循環經濟層次架構分成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通過分析評價皮革企業循環經濟綜合運行成效,為企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皮革;循環經濟;經濟發展;指標分析
科技的不斷進步促使我國皮革業得到快速發展,逐步變成全球制革生產大國。皮革制造過程中,在某些方面仍舊無法擺脫高能耗、污染濃度高、效率低下的傳統發展模式,導致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人類的生產與生活[1]。皮革企業迫切需要探索一條高效率、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發展道路,而循環經濟正是解決上述難題的有效途徑[2]。循環型經濟是清潔生產和廢氣綜合利用相結合的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生態經濟,運用生態學原理,制定人類經濟活動計劃,同時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模式,形成“物源-產品-再生物源”的循環利用過程,從而形成“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環利用模式。本文為研究企業在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發展能否實現低能耗、高利用、低污染等目標,設計皮革業循環經濟優化評價指標、探究皮革業污染成因。指出了循環經濟對皮革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性,并對企業循環經濟發展建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建立循環經濟優化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完成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選取,融合生態效益原則與模糊神經網絡,獲得高精度的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形式。
1中國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建設
針對中國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建設,應當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為企業層微觀循環。該層次循環模式需要讓皮革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提升原料利用率和回收率的技術設備,根據清潔生產技術標準,創建可完成能源在其他眾多環節之間循環運用的工藝手段及過程[3],把產品每項消耗與污染物排放數量約束在先進標準允許范圍中,改善資源輸出模式。經過處理讓其變成能二次被企業使用的循環資源,致使污染預防治理從尾端處理向生產總過程控制的改變,同時加長生產鏈條,從產品延伸至廢棄物回收整治與再生利用。其次為區域層中觀循環。該層面循環趨勢一般根據生態產業鏈理論,將不同皮革企業納入相同工業園區中,在產業橫、縱向上構建企業之間能流、物流的高效集成,讓工藝、技術、資源和廢料擁有相關性的皮革企業間達成合作,從而實現企業在制革時生成的廢水、廢料等,可輸出至其他企業重復利用[4]。通過企業與產業之間能源循環作用及清潔生產,完成園區中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提高皮革工業園區全局規模經濟和節能環保力度,將二次資源的循環再利用變成皮革循環經濟產業架構。最后是社會層次宏觀循環。社會層次上的循環代表整個社會依照循環經濟發展需要,擬定有關法律和各類規則,在整體社會范圍行業間構建生成和消費的物質能量大循環,完成清潔生產及環境凈化,讓資源完成跨產業循環使用,對廢物采取產業化無害防治,完成經濟利益最大化。
2中國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前景
循環經濟是將資源有效利用與循環利用當作重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對傳統模式進行改變。皮革行業完成了對畜牧業副產品———生皮的二次利用,此種形式不但防止生皮浪費和腐爛產生的環境污染,也增加了其附加值,給社會帶來巨大利潤[3]。由此看出,皮革行業從組建之初就擁有循環經濟結構?,F階段我國皮革原料利用率約為30%,沒有實現循環經濟規定的高效利用?,F有制造工藝會有數量眾多的皮膠原無法獲得有效利用就被浪費。制革時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對環境形成的污染十分嚴重。當前皮革業每年在環境中排出的廢水總體數量為0.9億~1.3億t,大約占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0.4%。利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減少耗水總量情況下,提升對原料皮使用效率,使用分隔整合與循環使用原理,處理皮革制作發生的負外部性問題。伴隨知識含量提升,線性經濟可以變換成資源部分的循環經濟和資源全部循環的循環經濟體態,資源利用效率也隨之增強,要提升皮革產品利用效率要加強生產時的技術更新,科學反思經濟活動是否和人類生存及自然生態規律相悖,考慮怎樣改進及規整人類經濟活動[4],提高皮革經濟運轉時的產品節約使用和利用效率問題。
3循環經濟優化評價標準
采用層次分析(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方法對循環經濟優化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該方法是對非定量事件實施定量分析的簡單計算形式[5]。其根本原理是將繁雜系統化解為各個構成元素,再把元素依據支配關聯組成遞階層次架構,利用各層次每個元素的兩兩對比評估相對關鍵性,組建評判矩陣[6],經過一系列運算明確決策方法相對關鍵總排序。通常層次架構模型從上至下分成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立足于系統論角度,構建皮革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應當滿足以下標準:(1)整體性。循環經濟是將經濟發展、生態維護、社會就業融合而成的“三贏”經濟[7]。因此評價指標體系一定要從全局大系統出發,將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各部分當作整體來衡量指標挑選過程。(2)展現3R原則。循環經濟把經濟活動當作物質重復循環封閉式過程,全部原材料與能源在經濟循環內獲得最恰當的運用。將循環經濟貫徹到運作層面上的宗旨即為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所以構建循環經濟體系時要遵循這3個規劃原則[8]。(3)層次性。無論對循環經濟全局,還是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各類子系統,循環經濟的推動都要擁有鮮明層次性[9]。單層次排列是明確下層每個元素對上層某元素影響程度的流程,運用權重表示影響水準[10]。
4皮革企業循環經濟優化評價
在構建循環經濟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前提下,綜合某省皮革企業2015-2019年循環經濟的發展軌跡評價企業循環經濟綜合運行成效。企業真實數據如表1所示。通過計算數據隸屬度,對企業在生態效益原則下進行循環經濟初始數據模糊化,在優化評價體系內,樣本集優劣直接影響網絡訓練水準及最終評價結果精度,將訓練樣本輸入至神經網絡內,經過反復試驗,明確網絡模型參數值,并最終獲取根據最大隸屬度準則獲得的經濟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根據評價結果對其進行描述,評價結果大于0.500為較差,0.400~0.500為中等,0.300~0.400為較好,小于0.300為優秀。由數據可以看出:該企業在2015年時,循環經濟正處于初始階段,因為各項舉措與技術不到位,致使企業循環經濟運作效果較差。伴隨企業持續發展,經濟實力的壯大,循環經濟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每項指標均有所提升。2019年企業全面推廣清潔生產,構成低成本、低能耗的節約型增長模式,逐步明確適合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可靠路徑,總體運行結果優良。
5結論
對皮革業循環經濟發展進行研究,分析了企業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真實情況,為企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實用性強。但對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指標總結得不夠全面,有可能影響最終評價結果正確性,在后續研究中會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陳磊,張杰,龍琦,等.Ce-Mn/Al2O3-H2O2催化氧化皮革廢水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9,39(3):84-90.
[2]鄂濤,馬丹,楊姝宜,等.制革循環經濟標準體系表編制說明[J].中國皮革,2018,47(8):65-67.
[3]劉新波,劉軼芳,劉倩.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區域性評價研究[J].生態經濟,2019,35(5):47-53.
[4]萬程成,周葵,王超,等.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效率評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8,48(19):34-45.
[5]孫迎秋.淺析2017中國實體經濟困局與新機遇[J].養生保健指南,2018(29):275.
[6]高陽,王曉玥,張佰林,等.不同水污染凈化情景下北京社會經濟部門及要素變化:基于ES-CGE模型的分析[J].生態學報,2018,38(5):1668-1678.
[7]馮俊華,張慶妮,王靖.制革企業向新型制造業轉型的制約因素研究[J].中國皮革,2018,47(4):31-34.
[8]胡麗,戴廣成.淺談企業經濟的彈性管理應用策略探述[J].飲食保健,2018,5(12):276.
[9]陳翔,肖序.企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精度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9,35(12):169-172.
[10]李丹,王美強,陳瑩文.考慮外源投入及非期望中間產出的中國區域工業循環經濟效率評價[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1):87-92.
作者:王婷婷 單位: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
- 上一篇:技術轉移及風險投資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術與管理深度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