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進出口融資業務的創新選擇
時間:2022-12-23 10:41:28
導語:外貿企業進出口融資業務的創新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由于受到發展方式、環境保護、產業結構、國際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已經告別高速增長的時期,進入了中高速增長階段。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將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標志。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將取代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的模式,經濟發展動力轉向新的增長點。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對外貿易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在逐年下降,如何克服外貿增長的困境,創新解決外貿業務中出現的瓶頸問題,對提升外貿質量、打造出口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重視和扶持民營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對推動我國外貿轉型發展意義尤其重要。自2001年取消非公經濟進入外貿領域的限制以來,我國從事對外貿易的民營企業數量以驚人的速度迅猛增長,民營企業成為我國對外貿易中一支不可忽視的主力軍。2005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僅為2233.1億美元,占當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的15.7%;2013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達1.39萬億,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33.3%。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占我國出口的比重從2005年19.5%上升到2013年41.4%,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然而,在民營中小外貿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規模較小,加之國際貿易面廣線長,資金在途時間長、受匯率波動影響嚴重等因素影響,融資問題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之一。
一、國際貿易結算業務操作中的融資選擇
國際貿易業務面廣線長,進出口企業為解決資金使用不平衡的問題,往往采用融資手段,以平衡資金使用,減少資金占用時間,緩解資金的壓力。1.信用證項下融資。信用證業務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了均衡的資金使用負擔,也提供了豐富的融資機會和基礎。開證銀行提供無質押的信用證業務,本身就是一種對企業的融資形式,在使用遠期票據結算的情況下,開證銀行或付款銀行可以通過物權憑證(如海運提單等),對民營中小出口企業打包放款,扶持民營外貿企業的發展?;ヂ摼W環境下的銀行業務為以上傳統的融資業務賦予了新的功能,特別是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銀行有了風險控制的可能性,對銀行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和進入銀行4.0,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托收項下融資。托收有即期付款和遠期付款兩種,無論是哪一種,民營中小外貿企業都可以向銀行融資。憑信托收據獲得銀行融資是普遍的做法,從銀行角度來講,將中小外貿企業托收業務項下的融資業務納入銀行服務,與信用證一樣,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風控機制,不僅體現在手段上的創新,更多體現在理論與模式上的創新,是進入銀行4.0的客觀要求。3.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手段。出口信用保險除了提供信用保險職能之外,在銀企之間,因業務發展的要求,銀行可以將融資業務拓展到保險業務之中,為其提供融資業務,既解決了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同時也擴大了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4.保付業務項下的融資手段。作為提供專業服務的保付公司,通過進出口雙方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所產生的應收帳款的轉讓,為出口企業提供貿易融資。
二、打造銀行
4.0,多渠道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提供產業互聯網金融服務,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面對經濟新常態下的機遇與挑戰,推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多層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產品,已經是大勢所趨。伴隨工業4.0而出現的銀行4.0,是一種全新的銀行理念,對投融資模式創新,均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一)發揮不同性質銀行主體的自身優勢,提供多層次、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銀行產品服務,滿足不同民營企業的需求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及“互聯網+”的發展,傳統銀行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這就客觀要求銀行推陳出新,以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第一,國有商業銀行不僅要支持大型企業的發展,也要發揮對民營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通過民營中小外貿企業金融市場開拓、貸款業務流程再造、激勵及約束制度建設,利率政策、差別化風控管理等手段給予中小企業支持,積極推出符合互聯網發展的特色金融服務產品。第二,積極鼓勵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創新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建立負面清單制度。第三,規范發展地方性民營銀行。第四,互聯網銀行是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盡管一直處于探索發展過程中,但其融資創新活動日新月異,極具發展前途。(二)創新推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多層次的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產品,不斷適應互聯網發展對銀行業的客觀要求針對國際貿易的具體特點,商業銀行可以積極推出個性化的產品,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要。例如,出口退稅是國家扶持對外貿易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國內已經有一些銀行與稅務、貿易管理部門合作,由企業提出申請,經稅務部門出具證明,銀行審核后,企業可按出口退稅的一定百分比獲得貸款。質押往往是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或信用證的必要條件,也成為企業資金緊張的重要原因。針對民營中小外貿企業抵押貸款日趨飽和的客觀情況,銀行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創新風控技術對信用良好的民營中小外貿企業提供非抵押貸款。
三、基于“互聯網+”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創新
基于電子商務近20年的成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到來,傳統貿易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國際貿易方式也深受影響。互聯網金融涌現出移動支付、余額寶、P2P、微粒貸等各種各樣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阿里巴巴旗下的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這家公司早期提供“外貿資訊”業務,如今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完全基于互聯網的,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融資、通關、物流、退稅、外匯等所有外貿交易環節所需的一攬子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這一基于互聯網的業務模式改變傳統外貿經營分散的特點,為廣大中小民營外貿企業減輕了經營壓力,降低了外貿交易成本,特別對解決貿易融資難的問題,是一個有益的創新嘗試。
作者:吉慶彬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上一篇: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目標
- 下一篇: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