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企業黨建工作
時間:2022-03-14 09:40:00
導語:改制企業黨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參與難。
表現在:一是企業改制后雖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但在董事會、監事會、黨委會相互之間的關系、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還不規范不健全,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二是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自我定位問題,他們的民主意識的強否,就決定著為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提供條件的基礎。三是黨委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適應,活動的方法、形式老化,沒有創新,參不到“點"子上去。
2.監督難。
企業改制后,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唯一目標。因此就要求在維護本企業自身利益情況下去保證、去監督,有時就很難處理好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各種矛盾。另外,經濟工作是中心,行政領導又處在中心地位。因而企業內部實施監督存在很大難度。
3.活動難。
一是改制后,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意識和員工追求個人物質利益意識的增強,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和個人自身價值的考核和體現將成為改制企業的主流。使得企業黨建工作、政治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動吸引力和員工的參與熱情勢必呈現下降趨勢。二是黨委過多的怕“越位",怕影響生產、干擾經濟工作,因而黨建工作處于配角地位而不能到位。三是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缺乏必要的經費保證。
以上這些難題,改制企業黨組織必須要及時地、認真地分析研究,針對突出的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進一步抓好改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才能搞好改制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
改制企業加強黨建工作的對策
1.正確認識改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任務。
國有企業通過改制,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明確了產權主體,形成了新型的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同時也為更科學、更理直氣壯地實施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提供了依據和規范化的程序。改制企業黨組織在企業中處于政治核心地位。其主要職責和任務是:宣傳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執行中央和各級黨組織的決定,監督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證企業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支持企業依法開展業務活動。抓好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從嚴治黨,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領導工會、共青團、婦女等群團組織。做好輿論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精神文明活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穩定、改革、發展提供政治保證。
首先,正確認識改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一定要提高兩個認識:一是不要把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對立起來。企業是個經濟組織,不管是什么體制,它的最主要的目標都是發展生產,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這種目標與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一致的。二是不要把黨建工作與企業體制變革對立起來。企業經營者不能片面地認為,現在是民營企業了,黨建工作可有可無了,把政工部門看作包袱。黨務工作者也不能錯誤地認為,現在是民營企業了,黨建工作、思想工作做的再好,都是為了給你老板個人發財,從而放棄陣地。要清醒地認識到,加強改制企業黨建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與企業加快發展,促進職工收入增長,全面實現小康的目標是一致的。
其次,正確認識改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注意克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改制企業黨組織,游離于企業經濟工作之外,脫離經濟工作這個中心,搞“單打一"。這樣勢必會使企業黨建工作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使黨建工作陷入孤境。二是一味地放棄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單純地追求經濟利益,忽視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和全員的思想道德建設,丟掉黨的優良作風和企業優秀的文化品質。這樣勢必會影響到企業全員思想境界的滑坡和文化品質的下降,同經濟工作的發展態勢是不相適宜的。因此,改制企業黨組織一定要認真學習,明確任務和地位,堅定信心履行職責,增強搞好改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認真履行參與決策職能,提高參與的能力和水平。
公司法規定,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而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所以改制企業黨組織要真正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必須通過參與企業的重大問題決策、參與企業管理,參與企業監督來實現。黨組織要適應改制后企業的新特點,就參與決策的范圍、方法和途徑等,要作相應的改進和創新。要做到:決策前,黨組織要根據決策要求,充分醞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耐心細致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把群眾的智慧和決策層的意志結合起來,形成黨組織意見和可行性的建議。決策中,要認真聽取行政領導的意見,同時要認真反映黨委收集的建議,通過研究討論,最終形成決議。在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企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不僅是行政領導的根本任務,同時也是企業黨委的重要責任。企業黨委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是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任務,因此,黨委不僅要管好黨內的事,更要關心生產、經營、管理、分配等重大問題決策,并提供精神動力的支持。決策后,為保證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得以貫徹和落實,黨委要做好宣傳工作,要發動全體黨員,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去貫徹落實企業的各項決策,保證企業的各項任務的完成。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反饋,完善決策,減少失誤,以保證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的良性循環。
3.加強改制企業黨組織的能力建設。
在新形勢下,加強改制企業黨組織的能力建設,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改制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引導監督的能力。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改制企業黨組織的保證監督作用是重要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是改制企業黨組織的首要職責。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非公有制企業既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講究社會效益;既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同時也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非公有制企業雖然充分享受經營自主權、財產處置權、收益分配權和用人自主權,但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該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改制企業這種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靠外部的力量也要靠內部力量特別是企業黨組織來引導和監督。黨組織的這種引導監督能力越強,就越能促進企業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就能把企業辦的更好。
(2)團結凝聚的能力。
企業改制后,其黨組織就是職工的政治核心。圍繞經濟工作,團結凝聚職工群眾是增強黨在企業中影響力和凝聚力的客觀要求,是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迫切需要。改制后,企業的情質變了,但企業文化精神的內涵不能變。職工的身份變了,但回報職工、關心職工的宗旨不能變。當前國際上的競爭,有硬國力的較量,更有軟國力的較量,關心幫助職工,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屬于軟國力范疇。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企業在經營物質產品的同時也要注重企業文化產品的經營,也要注重高素質職工隊伍的經營。一是以艱苦奮斗為核心的“創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以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為導向,體現于“團結愛廠、奮力拼搏"的企業精神之中,定位于原始積累的初創,及跨越式發展的二次創業的各個階段。鎮江船廠的遷建工程最能印證這個發展軌跡。在這種文化導入下,員工的白天忙生產,晚上忙搬遷,硬是肩擔人扛搬運170多臺套設備,3000多噸物資,節省了數百萬元資金。二是以提高員工素質為目標的“育人文化"。應該認識到企業既是經營的主體,同時又是育人的學校。我們堅持了幾十年的職代會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個必訪"、政治理論的培訓教育及寓教寓樂的企業文化活動,進一步夯實了員工素質的基礎。三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情感文化"。企業發展靠職工,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最有效載體,其精髓就是關愛職工。你把職工當知心人,職工就會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在搬遷中,工廠提出了“一個三產不關門,一個職工不回家"的搬遷原則。職工只要生病,廠領導都要去看望慰問,長年堅持走訪、慰問特困和離退休人員已成慣例。四是以領導率先垂范行為為特征的“示范文化"。多年來鎮江船廠始終如一地教育干部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堂堂正正地做人。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發、不正之風不沾。廣大干部自覺做到早上班遲下班,經常放棄休息日而加班加點,在房子、車子、票子方面做出了楷模。只要有急難危重的任務,干部總是沖在最前面,只要有工人加班的現場,干部總是走在最后面。這種率先垂范的“示范文化"已逐漸形成。改制后的企業領導班子更要堅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來影響職工,以良好的自身形象來感召職工。身先士卒、一呼百應,職工所表現出的巨大凝聚力和積極性將會回報企業,以實現促進企業的更快發展的良性循環。
(3)協調促進的能力。
改制企業黨組織要以三個代表為指針,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嚴格掌握政策,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引導企業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處理好不同利益之間的關系。引導黨員和職工尊重和維護出資人、經營者的權利,支持他們依法經營和回報社會。同時要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盡力為職工排憂解難,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企業的發展。
4.改進工作方法,探索改制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
(1)創新黨組織的工作方法,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
一是一定要圍繞企業的經濟工作開展黨的工作。要依法推薦黨委成員進入決策層和管理層,這樣才便于貫徹黨的意圖,發揮保證監督作用。二是一定要深入基層。有為才能有位,黨務工作者要改變作風,深入實際,要兼職或直接抓行政工作,做出作為,才能有地位,發揮黨的影響。三是一定要注意改進工作方法。要正確處理好開展黨的活動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黨組織履行職責、發揮作用要做到:參與而不干預,到位而不越位;滲透而不包攬,結合而不游離。
(2)創新黨組織的活動方式,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
黨組織開展活動一定要以促進改制企業健康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力求做到:為單位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法人所支持。在活動的內容上,一定要圍繞經濟工作開展,圍繞著企業文化開展,圍繞著培育員工素質開展,做到“實際、實用、實效"。在活動的形式上,要堅持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堅持靈活多樣,圍繞業務工作找準活動的載體。努力形成“活動時間業余化、活動內容多樣化、活動形式靈活化、組織生活正?;?的黨建活動機制。做到黨的活動與經濟工作兩不誤、兩促進,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的實際效果,真正發揮改制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力地促進改制企業健康順利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