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與監獄綜合經濟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26 03:39:00
導語:WTO與監獄綜合經濟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入wto是21世紀對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的事件之一。WTO雖然是一個國際性的經濟貿易組織,但是它對于各國的影響是歷史性和無所不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和個體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入世貿組織,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更加寬延。無疑是我國政治經濟生活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對于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從而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宏偉目標,具有長遠的戰略性意義。入世后,作為國家上層建筑重要組成部分的監獄工作,也必將受到沖擊。特別是WTO基本原則和總體精神,對我國監獄企業工作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給監獄管理工作帶來了的發展良機。加入WTO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監獄企業只有抓住機遇,趨利避害,深化改革,扎實工作,才能贏得挑戰,迎來監獄經濟工作的新發展。
2001年11月10日,多哈,正式通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決議,中國成為WTO組織第一百四十三個成員國。2001年12月11日,中國已正式成為WTO成員。入世已成現實,除了欣喜,留給我們的更多則是:機遇與挑戰。如果說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了市場經濟,那么入世則顧名思義的使中國走向了世界市場。這將是觀念與體制的進一步轉變與完善。從這一點來說改革開放做的只是引資與投資,入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開放”。因為在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可抗力,在入世后這種抗力將使之自尋死路。中國經濟由持續了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進入了另一種改革與競爭的層次,既中國經濟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就此拉開了序幕!而“改革開放”相對變成了這種“改革”的依托或墊腳板。(當有一天回顧歷史,我們也許會很慶幸我們有了這二十幾年的“改革”嘗試,哪怕這種嘗試是不完善的、徹底的。)經濟世界的競爭法則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的競爭法則是一脈相成的,那便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我國監獄經濟走向何方?以下我們作以探討和分析
一.監獄經濟的涵義特點
監獄屬于政治范疇,監獄經濟是監獄為改造罪犯之需要,由監獄人民警察依法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罪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所進行的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的經濟活動;監獄,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懲罰與改造罪犯的場所。同時亦擔負了一定的經濟任務,這便是監獄經濟。它的特征主要是:①具有法定性;②由罪犯勞動派生;③勞動力主體是監獄人民警察和罪犯;④必須借助一定的組織形式;⑤是為改造罪犯之需,具有政治屬性;⑥是有效勞動、經濟活動,具有經濟屬性。由監獄經濟的內涵可以看出,它具有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兩個基本屬性。兩者既對立又統一,政治屬性決定經濟屬性。多數人將“監獄企業”視為一般意義上的企業。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币蔀槠髽I應同時具備五個條件:即生產經營上的獨立性;占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并具有自主支配、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力;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有某種形式的組織機構;具有法人地位。事實上,“監獄企業”與企業相比有共性,但又有特殊性:一是勞動力主體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罪犯和具有公務員身份的監獄人民警察;二是生產經營活動的目標是社會效益最大;三是生產經營決策要根據改造罪犯的需要來進行,沒有獨立性;四是收入分配除納稅外全部用于改造罪犯。勞動力主體的特殊性是它區別于企業最本質的東西。長期以來我們忽視了“監獄企業”的特殊性,一味向現代企業制度靠攏;忽視了監獄經濟的政治屬性,盲目地適應市場經濟,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在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監獄經濟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但這個發展多數是在弱化監獄經濟的政治功能,是在強調監獄經濟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僅將其視為單一的經濟問題來實踐的情況下獲得的,由此導致了對監獄經濟發展規律認識上的片面性,并導致了諸多矛盾的出現,既然“監獄企業”不是企業,就不能完全套用企業運行規則,只能結合監獄生產經營的實際,借鑒現代企業制度中可以為“監獄企業”所用的內容,即分清權責、科學管理,而不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監獄經濟的運行不完全適用市場經濟規律,這是因為:第一:監獄是對罪犯實施刑罰與改造的場所,勞動是改造罪犯的手段,因勞動而監獄生產,因監獄生產而又監獄經濟??梢?,監獄經濟是罪犯改造的第三重衍生物。獲得經濟利益不是監獄的直接目的,不是監獄的基本職能。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做好監獄工作不是竭力發展監獄經濟,獲得經濟利益不是監獄工作的必然要求。即是說監獄創收只有現實性,而無必然性。第二: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監獄生產中,人力資源的主體是監獄人民警察和罪犯,而兩者在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不發生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在監獄經濟運行過程中,不能完全套用市場經濟規律。第三:罪犯的勞動是強制性勞動,勞動成果是專政機器強制力的結果,由此可以得出第三個結論:監獄經濟是國家強制力的產物,發展監獄經濟還必須通過國家強制力來實現,而不是通過市場競爭力來實現。第四: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重性。監獄勞動力的特殊性,使監獄產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商品價值量不等量。由此可以得出第四個結論:監獄產品價值不能完全依賴市場進行交換,應運用特定的交換方式。
監獄經濟的運行首先要符合監獄政治屬性的要求,在此前提下運用市場經濟規律。依據上述四個方面,可以做出判斷:發展監獄經濟的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其發展不能完全依賴于市場機制,應通過國家強制力來解決;監獄產品價值的實現,應通過特定的交換方式。這就發生悖弈,即監獄經濟的運行既不能套用市場經濟規律,又不可能再回到計劃經濟,那么就要找一條既兼容競爭又兼容計劃的第三條道路。這一次,這種競爭與改革的力度,將必然的影響到現今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再難由政策的力量予以保護或挽救,相對于今天的監獄經濟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在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中憑借著政策的優勢超然于世外的監獄經濟那落后的體制與形式以及軟硬件正促使監獄經濟走向一條死胡同。事實上,在入世之前的中國,在經濟(企業)界有很多動作相對來說是驚人的。不論是對電信的拆分,還是汽車行業、家電行業的兼并、血拼……這一些列行動幾乎涉及到中國經濟中落后的那一方國企、集體企業的方方面面。唯有的例外是:國有經濟體的一部分的--監獄經濟。入世對中國經濟的挑戰將是巨大的,特別是相對一些較小的集體企業與私營企業,除非能夠做大做強或做出特色,否則能走的路只有一條。同樣的挑戰已擺在了中國各行各業的巨頭們面前。這便是所謂的“狼來了”。而作為中國現有經濟體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監獄經濟在面對WTO時,其面對的困難亦將是不容忽視的,作為中國經濟一部分的監獄經濟面臨同樣的困惑。何去何從?路在腳下?!案母铩保赃m應開放、適應市場,迎接入世的挑戰。監企合一體制受到直接沖擊
此外,隨著入世,監獄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有可能導致某些監獄進一步加劇生產的主導地位,造成經濟利益主導執法行為,再加上監獄還要履行一些不必要的社會職能,從而使監獄機關主要職能削弱,嚴重影響改造質量。從經濟角度看,平等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特征。WTO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它的一系列規則,體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市場競爭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而監企合一體制下,監獄生產享受了部分財政撥款,與同類社會企業相比,其產品成本將大幅下降,對社會企業而言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有可能招來不平等競爭的調查,引起國內外廠商的反對。因此,入世后,監獄職能單一化已成為必然趨勢,監企合一的體制已到非改不可的境地。
二.監獄經濟的工農業現況
今天的監獄經濟主要分為工業與農業兩塊。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二十年后,監獄經濟已經歷了由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個別監獄或許例外)的轉變,但是這種經營模塊的轉變并沒能很好的帶動監獄經濟的發展,而只是依靠政策的力量勉強求存。監獄生產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
入世后,對監獄最直接的影響是監獄生產和監獄企業。加入WTO后,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和國際市場的國內化都將獲得發展,但從短期,甚至中期來看,前者的發展要明顯快于后者,這是由中國與作為WTO中發達成員的產品競爭力差距以及一些發展中成員產品趨同決定的。由于監獄生產單位設備工藝陳舊的多,低技能罪犯勞動力多,管理水平低下的多,歷史包袱和社會政策性負擔多,資產負債率高,致使工效低,產值低,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以這樣的產品參與日益國際化的國內市場競爭,其取勝將變得更加不易,監獄產品的市場實現將更加艱難,監獄生產將更加困難,如果說市場競爭加劇使監獄生產外部環境惡化,那么,所享受的優惠政策面臨取消的可能將會使監獄生產雪上加霜。由于監獄生產的特殊性和固有劣勢,使其市場競爭力日漸低弱,為維持監獄行刑對勞動改造罪犯的需要,國家不得不對監獄生產采取了諸如免重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以及增值稅返還等政策性扶持措施。這從監獄生產的特殊性來看是合理的,但是監獄生產享受的稅收減免政策與世貿組織所確定的國民待遇規則相沖突,與我國對世貿組織承諾統一實施法律相矛盾,與世貿組織的反補貼規劃直接對抗,因此,這些優惠政策面臨被取消的危險。從而使監獄生產在與外界的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位置。更需要說明的是,在WTO貨物貿易協定中,第二十一條第五款明確禁止監獄罪犯生產的產品進入競爭性領域參與市場活動。也就是說,監獄企業產品不準進入市場參與競爭。這種監獄產品的禁止性條款,將是監獄生產致命的威脅。監獄生產體制將面臨挑戰
目前,監獄生產體制中是按照既服務罪犯改造,又參與市場競爭以創收彌補監獄經費不足的雙重目的來構建和運行的。依據前者,監獄企業必須以罪犯為基本的勞動力,依法組織生產,并促進罪犯改造;依據后者,監獄企業應根據市場需要組織生產,參與競爭,盡可能多的創造利潤,以便在滿足其本身進行簡單和擴大再生產的同時,彌補因國家財政保障不足所出現的監獄經費缺口。由于從改造罪犯需要出發和從市場需要出發分屬于不同的法律和經濟范疇,需要考慮的因素各有側重,依循的規律各有不同,當它們同時作用于監獄生產時,必然會發生沖撞和排斥,使監獄生產發生功能性紊亂,職能錯位,兩個目的最終都難以有效實現。這種矛盾在我國加入WTO后將會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外國投資和產品大量流入,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監獄企業只有以利潤最大化為唯一的目標,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所必須的組織體系,決策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傾力拼殺才可能免遭出局,而另一方面,監獄企業特殊的目的性,對監獄機關的附屬性以及在人力,技術裝備等方面劣質性,又制約著監獄生產不可能拋開改造目標,全力參與市場競爭。如果不盡快改革現行體制,監獄生產的形勢會更加嚴峻,勞動改造罪犯的實現將更加艱難。
1.監獄經濟的缺陷與不足
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使我國的法制、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等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說有什么地方是最不受影響的,那么監獄是除西部地區外的第一選擇。這直接導致了監獄經濟與我國市場經濟的嚴重脫節。而這種脫節,必然的使監獄經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難以與市場的杠桿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這是監獄經濟的根本缺陷(當然這其中存在一定的政策因素)。而這種根本的缺陷也使監獄經濟:1).難以為外界所接受2).缺乏自主權(導致加工業盛行);3).缺乏創新能力;4).管理與設施等方面嚴重落后。如果這種缺陷與不足是監獄經濟難以發展的根本所在,那么它的表現形式亦為監獄經濟提供了一定的保護。
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與經濟密切相關的。從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開始世界經濟雖然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及其后的冷戰的困擾,但是其速度與成就卻是世界發展史上所有歷史的總和。這不能不可謂是人類發展史上,物質文明一次質的飛躍。而中國直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才開始追趕這一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再加上相關歷史的以及人文的固有承襲的困擾,必然的導致這種經濟變革的不徹底性。相對于監獄經濟的環境來說,這種困擾則是令人生畏的。那感覺與蒙上了眼睛在巖崖邊上行走沒有本質的區別。
這一刻,但我們不得不揭開蒙在眼前的那一道遮布,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已經拉開了不止二十年。而這二十年指的決不是固有的經濟形態,而只是相對的生活情態?;蛘哒f,工作模式。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那么監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其經營的模式與理念(相對的大多數)只是相對于上個世界的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種“三來一加”初級階段,甚至于不比一些小型的民營、私企;并而淪落為為之打工的角色。樂此不疲!
特別的是,監獄經濟作為國有經濟體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擁有國有經濟體制中大中型企業的一切弊病。甚至一些大型的農場、礦山型監獄,由于歷史的遺留問題在職工的保障一塊上也是有過于國有企業而無不及。
當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我國的經濟現狀時卻不難發現,中國經濟面對WTO所面對的不足:
一、地區的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相對的生產力及競爭力的巨大差距;
二、在軟硬件等各個方面存在的來源于認為的或歷史的沉積的缺陷;
三、非市場經濟的的影響及其作用力依然存在,且在大部分的地區、行業根深柢固。
當然這些不足都是相對于中國的整體經濟而言的,事實上,相對于我國的監獄經濟來說:這種不足將大得多,同樣鑒于監獄經濟附帶的監獄本質的作用性,監獄經濟的變革將是一條充滿困惑的未知之路。除此因素,還必然要提到的是,監獄經濟作為一個經濟體其自身的不合理性及其嚴重的不足。而這種不足相對于任何的一個擁有自主權的經濟體來說,都是致命的。
2.監獄經濟的形式作用(相對“優點”)
但是,也不可否認的,監獄經濟作為一個國有的經濟體中特殊的組成部分,其所擁有的優勢也是任何的企業無法回避的。而在今后的很長一個時期,這種人力、政策的優勢配合監獄自身的政治特色(受統一領導)將是監獄經濟謀求出路的最大契機。但是同樣的危機亦會由之產生。毋庸置疑的,監獄經濟最大的優點在于它的政策保護傘(政策保護、廉價勞動力、減免稅收等等)。有利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加工業的發展,有利于監獄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推動監獄生產體制的改革。這把傘使監獄經濟免受了日曬雨淋之苦,但也使監獄經濟失去了“市場”這一要素。所以監獄經濟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來料加工”?;蛘吒纱嗾f:“幫人打工”。這其中的優缺點明眼人一看即知。對監獄經濟來說一大利好就是,沒有風險。但是正是沒有風險的優點與政策的巨大保護傘造成了監獄經濟的問題所在——在入世的進程中這些問題會逐漸突出并不得不提上日程,以待解決。
3.監獄經濟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的本身就是一個帶有風險性的決策,但是歷史發展的事實證明并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及其偉大成就,并使之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二十年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的變化是巨大的,帶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利好亦是中華民族將近五千年的發展史上的前所未有。
但是二十年對中國經濟體制的影響更是一種翻天覆地的巨變。這種變化恰恰為中國的入世做好了一個最為充分的準備。而相對靜止的監獄經濟將面臨的將是一種幾乎絕對的困境。因為這是歷史進步的車輪,監獄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部分除了順應這一形勢外,在沒有第二種選擇。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動之一便是:體制的轉變,政企分開。也正是這一癥結,構成了監獄經濟的第一難題。分?這么分?可行嗎?于是便有了“收支兩條線”。這是監獄經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監獄經濟與國有經濟體制的一大通?。侯I導層決策不利或決策力不足。此其二。而如果說以上兩個問題是由監獄經濟的根本缺陷造成的,那么監獄經濟中的資源浪費與盲目的重復建設,則完全是由對市場的市場的疏忽/疏遠而造成的。當然這其中已包含的因素是:缺乏長遠的目標,片面強調當前利益;對市場缺乏主動意識等。如若說以上的問題是相對監獄經濟的冰山的海平面下的一大塊,那么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則是一直擺在眼前的問題:
1).高投入低產出。同樣的人力物力投入,加載于任何的一家企業身上導致的后果必然是死亡;
2).多數監獄單位受限于來料單位,等米下鍋,日子難過,企業缺乏最基本的自主權;或完全受制于某一行業的市場需求;
3).經濟結構偏向于粗放、片面,在發展中暴露出難以為續的特色;
4).執行系統水平低下:(1)作業人員水平低下,人員的素質、能力低下;(2)作業控制不力,管理及責任不夠明確(雖然相對實行了“片警”制度);
5)設施、產品線落后,難以與社會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相適應等等
而這一切的一切,在入世后必將猶如冰山般的完全溶解,或者作為獨立的一極另行發展(在監獄經濟體內部自行發展)。不然在世界經濟體制“消費者”第一的作用下,監獄經濟必將瓦解。
三.監獄經濟發展大勢
監獄經濟要發展,要振興,當務之急是盡快推進“兩個轉變”。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后15年實現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關鍵是意義實現兩個具有全局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這“兩個轉變”,根本途徑是科技進步,動力來源于廣大知識分子。長期以來,監獄經注建設和發展中重基建、輕技改,走的是外延擴大再生產的路子,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迫切需要轉變。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在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上實現根本轉變,必須全面提高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含量,注重人才培養,注重技術開發,注重高新技術產業化,抓好科技攻關和基礎性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把監獄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在人才優勢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技術改造是無止境的,只有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企業的生命力才越來越強,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通過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勞動者素質,降低消耗,減少浪費,提高綜合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使同樣的物力、人力消耗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為了入世幾乎折騰了整整一代中國人,以至于中國的入世談判成立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而今天無論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艱辛與困苦,這一刻WTO來了。只是無論有關民族工業的旗幟扛得有多高,背得有多累,而挑戰又是多么的艱巨,這一切都不將是關鍵。想一想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用十幾二十年做大為世界五百強,便不難明白在公平競爭、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法則下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挑戰,更不是未來或外來的挑戰者。在上一個世紀的中國就流傳有:“如果一個小鎮上只有一個律師,那么他只能溫飽;如果有兩個律師,則大家都可以過的很富裕?!睂τ诒O獄經濟這一法則同樣適用。而做為監獄經濟體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抓住并擴大你的顧客群(消費者)。這是市場經濟的原則,也是WTO的原則,亦是發展大勢。伸向明天的路便在腳下延伸開去……
四.監獄經濟未來之路
“監獄經濟的出路”,說是“出路”多少帶點無奈的成分,但卻應該是最為實際的一種說法。在本部分進行前需要說明的是,以下所有觀點的前提是:監獄經濟是相對于罪犯改造而存在的,其本質是改造罪犯的一種手段,即勞動改造。而有關這種出路,在前面有關章節已經有所提及,也就是說具體不外三種,分析如下:(1)走改革開放之路,到市場中去,不斷發展不斷進步;(2)在監獄內部自產自銷,進行內部調節;(3)完全的歸結為一種改造的手段,不謀他求。從后兩者的角度來說,那是在走投無路或者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后的必然選擇,從長遠來說亦不可謂不可。但是相對我國現在的經濟現賺,卻沒有任何的理由如是去做。而如若真要如是去做,那么現有的模式足矣。下面僅就第一種觀點展開相關未來之路。
十年使我國的許多監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恢復監獄工作之后,應當說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監獄經濟憑借其固有優勢(政治優勢)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一步步深入,這一優勢在慢慢地走向沒落。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筆者還是個學生時,喬司監獄的西瓜在杭州地區的知名度絕對不比當時的娃哈哈差;但是今天的娃哈哈已成為全國食品行業的老大,而喬司的西瓜卻已什么都不是。不計其中的可行性,市場的局限性及其他的人文、政策等因素。這中間最大的差別在于,喬司監獄遠離了市場,遠離了消費者。而娃哈哈則把握了市場,贏得了消費者(不計其中的體制轉變等因素)。在此僅以喬司監獄的西瓜為例,談一談農業的發展思路。毋庸置疑,喬司監獄在農業發展上的絕大優勢,但是卻不得不正視喬司監獄在農業發展上的窘境。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擁有兩萬畝土地、緊依杭州的“喬司農場”現如今做得最多的是,為杭州附近的“農民老板”打工的營生?;蛘吒纱嗤庾馔恋厥帐兆?。這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在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杭州的土地上無異于兵馬俑外的又一奇跡。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來說,喬司監獄發展農業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勞動力、土地、地理、市場,甚或改革開放帶來的失業率導致的各種專業人才報考公務員,所帶來的人才優勢。但是事實卻是喬司監獄在向工業轉變的同時,也不斷的失去固有的農業優勢。一如它輕輕松松的退出了在西瓜銷售上的霸主地位,讓位于溫嶺人與平湖人。而這種轉變簡直是一蹶而就,至少對喬司監獄來說如是。這一切的一切只因為喬司監獄在農業發展上缺乏了一種市場意識,更缺乏一種長遠的目標與主動參與意識。而事實上,也正是擁有了這一點,才造就了杭州附近的一大批“農業老板”。到此,其實(喬司)監獄經濟中農業的未來之路已經很明確:到市場中去,自力更生,做大做強。當然如果可行的話,亦可進行一些特色的農產品加工與制作,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種特色必須具有長遠發展的可行性。而這種出路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實施,而是在與交叉其中的政策決定力量。也就是說這需要監獄經濟上有關政策的轉變與支持。依舊以喬司監獄為例,農業科如能整合所有農業分監區的優勢(產品、資源、人才等),合理安排與調節,那么其整合后的力量足以搶占整個的杭州及其周邊市場,效益自不在話下。
而相對監獄經濟的工業這一塊來說,所謀求的未來之路要復雜得多。特別是入世已成定局,全國上下的各行各業都面臨挑戰之際。但惶惶不可終日決不是解決之道,借我國第四任世貿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的話:“我是從貴州的山區走過來的,我知道一座山在面前的時候顯得多大,簡直是不可逾越。但是你走了很遠以后,回過頭來看看那個山就是一個小山包,因為你走過來了?!笔堑?,問題的本身不在于困難有多大,而在于你做了沒有。只要看到了問題并去做了,一切都會變得簡單。那么又該如何去做呢?
今天的監獄經濟中工業這一塊是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的,因為這種成分多少帶點復雜。或者干脆說筆者對之的了解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那是“粗放型”、“偏面性”。而事實也正是這種粗放的,片面的經濟模式,導致了監獄經濟的后續乏力。這世界的發展是驚人的,而這種驚人的變化主要體現的是其飛速的發展,以及由這種發展帶來的物質變化。當國內家電業的巨頭TCL在短短的三數年時間內轉型為IT巨頭時,這種速度及其沖擊力已可見一斑。而監獄經濟的未來之路在其中亦已初見端倪。(1)如TCL般的進行必要的轉型向集約、精細發展,然后逐漸在某一行業做大做強。相對監獄經濟的固有優勢,這并非不可為。(2)又如學海爾,不但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力求做大做強,參與世界經濟競爭。而這其實是對監獄經濟現有基礎的挑戰,特別是對作業系統及其相對設施、技術研發、管理機制(這同時亦是前者必須解決的一點)。但相對監獄經濟的絕對優勢,這種困難并非不可克服。(3)監獄要不斷的技術更新,提高整體的作業系統水平——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靠上大樹,反之亦能在必要時自力更生,以渡難關。(4)走特色之路,監獄的本身就是一塊特色招牌,如能善加利用絕對不會比京城最近出現的“監獄飯店”差那去。這就好比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準能夠“天天向上”。
五結束語
理論上,不可否決的監獄經濟的發展存在其他的各種可行性,同時限于筆者的實際水平,亦不可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同時,任何事情的本身亦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但是入世的步伐是任何力量也不可阻擋的,唯有嘗試著去做才是真正的出路。而以上的任何一種嘗試對監獄經濟的本身已是一種極大的挑戰,雖然有說即將進行“收支的兩條線”管理。但是如若說:“監獄經濟的未來出路,在于如何的戰勝自我?!边@決不是無稽之談!
總之,加入WTO不僅有利益,也有危機,不僅是挑戰,而且也蘊藏著機遇,在新形勢下,提高對加入WTO的正確認識,樹立全新理念;發揮監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科學定位監獄生產,建立新型的監獄生產運行機制。只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握機遇,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監獄工作就一定能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 上一篇:市轄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論文
- 下一篇:城鎮綜合經濟功能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