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研究

時間:2022-10-30 09:01:44

導語: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相關理論,構建了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新型模式。并從建設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打造信息系統平臺、優化快件集配方案和制定成本分攤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創新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以期推動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實現有序、高效運作,從而提高聯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創新模式

為了有效提高電商物流末端配送效率與質量,國內許多大型物流企業均對末端物流配送進行了優化。配送模式優化后大幅提高了電商物流的末端配送效率,但經濟成本投入較高,不適應電商經濟的爆發式增長趨勢。為此,立足于物流資源整合,以降低物流末端配送成本為目標的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模式出現。組建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成為電商物流發展的新方向。本文將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創新模式作為研究重點,提出了高效協調聯盟企業運作與實際利益的具體策略,希望能為電商物流業的高速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指導。

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理論概述

(一)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相關概念。電商市場的成熟發展需要良好的末端物流配送支持。電商末端物流指的是,電商物流從配送網點到消費終端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也就是在客戶需求滿足條件下,物流配送企業將指定貨物準點送達客戶手中的一種“門到門”的物流配送服務。目前隨著國內電商物流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消費者對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時效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決末端配送難題成為提升電商服務質量的關鍵。電商物流共同配送是基于聯盟角度,匯聚多個單獨物流配送企業,包括第三方物流與自建物流,聯合各企業配送站點、車輛、線路等資源,進行縱向與橫向業務組合的一種新型配送模式,如圖1所示。作為一種集約化的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既擁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靈活性,也可實現自建物流的高效控制。共同配送通過整合多個配送企業資源,進行規?;锪髋渌停梢源蠓档臀锪髌髽I配送成本,進而提高物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電商物流配送效率,各物流企業基于優勢互補、降低成本的前提,組建電商物流末吳國慶副教授(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453003)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情景式推銷學課程教材的研究與實踐”(2017SJGLX395)中圖分類號:F713文獻標識碼:A端共同配送聯盟。該聯盟通過負責日常貨物攤派、規劃配送線路、依據共享信息制定適合的配送方案,并指派聯盟具體企業成員進行最終落實,從而實現貨物的精準、高效運送。此外,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作為最接近消費群體的組織,在日常分揀與攤派等工作中,會積累大量的數據資源。這些數據在采購、信息管理等方面擁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可為市場預測提供有力支撐。(二)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形成的動因。為了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物流企業會自發地促成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形成。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形成的動因,如圖2所示。第一,電商市場需求的選擇?,F階段,我國電商物流市場雖然發展快速,但很多配送企業依然無法承接大規模的線下配送業務,這難以滿足客戶的配送需求。并且,在新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物,使得電商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面對電商市場日益增多的配送服務需求,物流企業也需通過建立配送聯盟加強合作。只有通過培育多樣的物流配送服務方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聯盟才可以更高效地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第二,成本最優化的選擇。傳統電商物流配送時間長,物流企業存在經營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問題,這迫使物流配送企業不斷創新配送模式。電商貨物物流配送規模經濟的集約化,是助推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形成的主要力量。積極發揮配送聯盟的整體效應,能夠有效降低配送企業物流、管理等成本,從而提高企業整體利潤。因此,建立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是實現電商企業成本優化的最佳選擇;第三,提升配送效率的選擇。面對龐大的物流體系,受資源限制,單個配送企業很難形成高效的循環配送模式。對此,一定區域內各配送企業,需結成優勢資源互補的配送聯盟,通過多個企業的共同循環,實現合作共贏。依據組建的配送聯盟,各企業可以進一步整合各自業務,重置配送路線,降低車輛空載率,提高企業配送效率;第四,提升物流服務的選擇。近幾年,隨著個性化消費理念日漸深入,提供服務的商業組織增多,企業間競爭更多演變成服務的競爭。服務經濟下,消費者認可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電商物流企業,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需要物流企業展開更多頻次、小規模的配送服務。然而,受投入成本與經營規模限制,大多數物流企業均無法頻繁開展此類服務。因而,建立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有助于實現各類服務的集約化,進而提高物流配送服務的整體質量與水平;第五,發展生態環境的選擇。現階段,國家提倡發展生態綠色物流,是電商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組建,將物流配送中各項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從而降低了車輛投入使用率及路線重復問題,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污染。因此,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在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提倡的同時,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新型模式構建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體系,涉及倉儲中心、聯盟配送中心與配送網點等。只有確保聯盟組織成員間各環節的良好銜接,才能更好地發揮聯盟整體效用。在聯盟具體的運作過程中,不僅需要認真評估各成員的綜合實力,還應設計合理組建方案與運作模式。本文根據電商物流末端配送與共同配送的理論基礎,結合目前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構建的驅動因素,構建了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的新型模式,如圖3所示。在該新型模式中,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共分為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中心、倉儲中心與配送網點的匹配方案、聯盟配送流程、配送點信息反饋與改進。其中,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中心,在參考現有配送交通路線基礎上,結合各聯盟成員具體經營配送情況,形成的電商物流配送成本與路線最佳地點,是新型模式運作的重心。具體而言,聯盟中心內設置的信息聯盟平臺與組織協調機制,為聯盟配送流程優化提供了基礎條件。其中,信息聯盟平臺可以展示倉庫中心的供應信息,并收集配送網點的需求和反饋信息,為聯盟配送提供雙向信息支持。聯盟配送協調機制能夠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完成倉儲點與配送點匹配,協調電商末端倉儲中心與實際配送網點的供需?;谖锪髂┒斯餐渌吐撁酥行?,聯盟成員可依據信息聯盟平臺,掌握各貨倉存儲信息,在明確和優化貨倉存儲基礎上,制定出貨物配送計劃,并及時分揀和攤派貨物,以此完善現有物流配送的操作流程。同時,聯盟可依據貨倉的輻射范圍,考慮單位物流成本,建立貨倉與收件點間合適的映射數量關系,進而制定出合適的電商貨物配送方案。在聯盟配送流程方面,新型模式在聯盟管理中心基礎上,結合信息聯盟平臺上倉儲中心與配送網點的實際需求信息,充分發揮聯盟配送協調機制作用,設計最優的配送方案。由指定配送人員接單,完成物流末端配送,并整合倉庫配送方的反饋信息,從而實現整個聯盟配送流程從信息接收到方案分配,再到配送完成的高效運作。此外,在新型模式的實際運作中,聯盟成員可根據具體配送方案的執行結果進行總結,并通過對比已制定的計劃,反饋配送過程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予以改進。配送網點還可根據市場變化及客戶需求,提供攬件、退貨辦理、包裹回收等增值服務,確保共同配送聯盟能夠持久、高效、平穩運行。

電子商務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新型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建設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開展聯收聯投。雖然菜鳥網絡通過在全國社區和校園建立了數萬菜鳥驛站,優化了末端派送模式、提升了用戶物流體驗,但其末端設施量依然不足。因此,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應該建設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如,聯盟可以建設融電商、快遞、蔬菜糧油、飲用水等配送服務于一體的社區配送公共服務站。在各站點開通寄件業務,客戶可以在服務站實現“一站式”寄件,提高客戶寄件便捷性。同時,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可以借助建設綜合服務場所,實現“一站式”派件。通過開展聯收聯投,大幅度提升配送效率,提升獨立配送區域快件密度,改善末端網點的經營狀況。對于消費者而言,相比傳統的投遞方式,通過開展聯收聯投,用戶收件更集中,也更方便、更安全。(二)打造信息共享平臺,提高聯盟信息接收便捷性。信息的不充分、不對稱,會影響聯盟成員的判斷,從而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而建立優質的信息共享平臺是聯盟高效接收消費信息、滿足消費者多元化貨物配送的關鍵所在。因此,針對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聯盟內各成員企業應該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自主研發或引進先進的信息共享平臺,匹配供需信息。通過打造信息共享平臺,及時解決聯盟平臺中出現的收發件信息、貨物配送動態及售后服務等問題。同時,信息共享平臺可以為聯盟成員提供多樣化、智能化、信息化服務,以便聯盟信息及成員信息反饋,進而提高聯盟信息接收便捷性。在倉儲或者配送方面,聯盟各成員企業可以依據平臺信息,優化庫存,提前制定配送計劃。此外,信息共享平臺設置獨立的信息反饋模塊,針對消費者的配送信息反饋,以便聯盟內成員為消費者提供各項定制化服務??傊?,打造信息系統平臺,可以提高聯盟信息接收效率,進而提升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價值創造能力。(三)優化快件集配方案,提升物流配送效率?,F階段,電商物流末端發展趨勢是集約化和智能化。集約化的派送模式可以提升效率,智能化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應該基于集約化和智能化理念,優化快件集配方案,進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物流企業可以依據攬件點和倉儲中心的距離,結合考慮單位配送成本,確立實際配送集合與運輸方案。在配送集合方面,聯盟成員之間可以以貨主為單位,對聯盟成員的庫存分布進行自動調拔,對庫存進行集中和優化,并拉動上游供應鏈的補貨。在配送方面,聯盟成員企業共同遵循統一的集配方案,將貨物配送到網點,部分送貨上門。聯盟成員之間可以共享智能末端服務設施,減少貨物周轉環節。此外,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聯盟需要及時調整集配方案,重新配置現有資源,提高運營效率。(四)制定成本分攤機制,協調成員利益分配。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應該確定末端共同配送成本的構成,充分考慮多種成本影響因素,分析現有成本分攤方案的優缺點,制定被聯盟成員廣泛接受的、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成本通常包括設計成本、實施成本、管理成本及隨機成本,成本影響因素包括成員前期投入預期產生的價值、配送量、風險承擔能力等。聯盟可以基于一致公平性原則,規定參與配送活動的企業采取相同成本分攤,也可以依聯盟成員的貢獻量為標準,對成本進行分攤。在成本分攤機制制定后,利用實際案例,對其進行驗證,并及時修改不合理之處。此外,利益分配是聯盟成員關心的重要問題,聯盟需要科學、公正地分配成員利潤,從而維護末端共同配送健康、持續運營。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保證配送的時效性,以便對消費者產生的消費需求與服務訴求及時反饋,進而提升聯盟末端共同配送組織的信用度,增強消費者的信用體驗。(五)優化聯盟管理中心,選取最佳合作組織模式。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應該優化聯盟管理中心,并選取最佳合作組織模式。具體而言,在管理人員配置方面,通過從各聯盟成員內部選取一些精英、骨干,優化管理層;選址方面,依據各物流企業所在位置及業務配送范圍,進行科學選址,選取配送總路線短、配送成本最低地點,作為聯盟管理中心的地址。聯盟內各成員在車輛調動、配送人員安排等方面,應該服從聯盟管理中心的統一管理。同時,聯盟管理中心需要制定規章制度,各成員企業應該嚴格遵守相關制度,相互監督。并且,電商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各成員應該從現有的組織模式出發,分析優勢和劣勢,選取最佳合作組織模式。在日常業務協作過程中,聯盟成員間需要加強交流,對疑難問題展開協商,進而促使聯盟管理中心運營、決策朝科學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昕.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決策路徑——基于電商物流和社區服務的供需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3(3)

2.楊萌柯,周曉光.“互聯網+”背景下快遞末端協同配送模式的構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6)

3.曹巍,劉南.終端網點參與下電子商務物流外包的協調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5,(4)

4.蔡穩.電子商務物流末端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5

5.唐伶.電商快速發展趨勢下高校物流末端配送問題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6)

6.張智,肖作鵬.基于大數據的電商物流末端配送網點空間分布分析——以深圳市為例[J].城市觀察,2017(1)

7.沈通.電商企業自建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及物流供應鏈配送對比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19)

8.潘增志.電子商務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聯盟成本分攤模型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6

作者:吳國慶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