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防控探討
時間:2022-10-13 09:57:38
導語: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防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當前信息化快速的發展和進步,互聯網技術獲得了廣泛運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互聯網金融是當中發展最為顯著的代表。盡管互聯網金融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日益明顯,特別是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阻礙著社會有序發展和我國在金融方面的發展。雖然我國在加速頒布相關的措施,并不斷加強監管互聯網金融,避免互聯網金融出現較大波動。鑒于此,本文以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并針對風險提出了相應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
互聯網金融是新型的金融模式,其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資金支付、信息中介等業務,對金融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相對較晚,還沒有制定完善的監管機制,從而導致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和風險防控十分重要,有利于滿足互聯網金融加速發展的基本要求。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風險。一方面,互聯網是因為其平等、開放、協作、共享的特征而被人們普遍運用的,但是另一方面,互聯網在技術方面存在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其風險主要體現在網絡漏洞、客戶端的安全防范系統以及TCP與IP協議開放性方面?;ヂ摼W金融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的虛擬性進行各種金融交易活動,交易雙方按照互聯網提供的信息來做決定,這需要互聯網上所提供的兩者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同時,這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各種金融交易活動的前提條件。然而,犯罪分子通常會通過盜取個人真實信息或利用假信息進行交易活動,從而容易出現金融風險。當下,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逐漸成為了人們交易的重要手段,而一些免費無線寬帶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當人們連接上這些免費網絡或不法分子設計的熱點之后,個人信息將會被盜去,進而出現金融風險。(二)缺欠有關法律制度的監管。法律是國家約束和指導共鳴行為的一種手段,所有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通過法律法規來進行指導和約束,特別是在金融行業發展中,更需要通過法律來進行約束和規范,從而確保金融活動順利開展,為金融市場良性發展提供保障。但是,互聯網金融與銀行傳統金融模式具有一定區別,盡管人們通過利用互聯網可以更加便捷地進行金融活動,但是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若不能盡快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將使得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嚴重的風險。雖然我國針對銀行傳統金融模式方面的法律已經相對完善,但是這些法律并不適合在互聯網金融活動中使用,而且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速度較快,有關法律在運用過程中可以發現存在明顯的不足,這將加劇互聯網金融風險。(三)交易雙方信息可靠性與不對稱性風險。針對信息的可靠性和對稱性,以網絡小額貸款來說。通常信貸雙方會通過網絡平臺先進行交流,交易雙方在虛擬網絡上如何確定交易信息的真實性,交易一旦出現違約情況,應怎樣進行善后處理,整個交易過程是否有第三方在擔保和監督,這些都是需要謹慎對待的問題。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對稱問題,造成了難以預測的風險。并且這其中的某些問題,可能長時間存在于互聯網金融行業業務當中。但又因為互聯網行業存在虛擬性和金融業存在不穩定性,如果出現信息不對稱或不可靠問題,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容易形成一種盲目信任的風險。也就是投資人由于信息不對稱盲目相信被投資人,從而引發許多跟風行動,盲目信任一些互聯網信托和集資機構。而這容易產生嚴重后果,并且這些后果投資人是無法承受的。如果出現集資機構破產或者集資機構攜款潛逃問題,投資人利益也將受到極大損失,且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金融業整體出現波動,從而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舉措分析
(一)加強信息技術和基礎技術的研發力度。因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快且時間短,因此在技術方面還不成熟,這極為容易出現互聯網金融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增強技術研發力度,強化技術升級力度,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操作流程,特別是需要加強密碼方面的主要保密技術研發力度,嚴格控制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風險問題。此外,還需要提高社會各界、金融機構、投資者以及融資者的風險意識,加強宣傳互聯網金融知識,提醒人們注重信息安全等。同時,互聯網金融平臺需要加強平臺安全建設,采用多項保密技術與安全技術來強化風險防控。(二)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有關法律法規。互聯網金融產生風險和法律制度不健全也具有較大關系,同時也是互聯網金融產生風險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國有必要加速健全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從而通過法律手段來約束和指引互聯網金融活動。另外,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針對金融行業特征強化自律性,嚴格要求金融行業門檻,同時對有關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懲罰,還應嚴格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秩序。(三)加快構建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互聯網征信體系有利于金融行業樹立社會信譽,大眾提高對此行業的信心。建設互聯網征信體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首先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開發當地資源。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較快,遠超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電子商務企業的各項信息也趨向完整,在現階段大數據背景下,建設征信體系是極為必要的;其次是互聯網金融企業根基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數據創建信用系統,并對外開放,通過信息共享來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最后是設立專業的征信機構。專業的征信機構有助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節約大量的時間與資源,讓互聯網金融企業在行業領域中處于優勢地位。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模式對我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加以防控,對彌補我國金融行業在市場競爭中效率偏低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需要創建專業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安全保障機構與構建金融信用數據庫,同時在此基礎上把信息中介服務平臺的穩定性考慮在其中。唯有如此,才能達到互聯網金融日益發展的需求,進而推進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景文濤,韓彥林.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防范對策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8,(08):59-59.
[2]方卓,姬新龍.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及風險防范措施[J].時代金融,2018,708(26):255-256.
[3]王俊杰.淺談移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防范對策[J].科教文匯,2019,445(01):207-209.
作者:黃彥菁 單位:上海電機學院
- 上一篇:區塊鏈技術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
- 下一篇:淺析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