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10-13 10:01:23
導語:淺析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業態,發展突飛猛進,成績卓著,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惡性事件,譬如平臺詐騙跑路、客戶信息泄露、黑客攻擊等,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各種安全性問題進行歸納分析,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出相應的防范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防范策略
互聯網金融是以移動支付、云計算與社交網絡等為依托,開展資金融通、支付結算、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主要包括有網上支付、P2P網絡貸款、網絡小額貸款、股權眾籌、互聯網基金銷售等,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結合,但新技術難免會帶來新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安全問題
(一)技術安全問題?;ヂ摼W技術的應用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技術支撐,但同時也由于其存在的技術漏洞,給金融體系帶來了新型風險。譬如技術失誤、系統中斷、設備故障等難以控制且不可預見的情況,會導致業務發生中斷甚至失效。倘若以技術設計為依托的產品存在缺陷,則會給相關各方帶來損失,或造成產品運行失敗。(二)信息安全問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高度依賴于信息技術,但同時也帶來了信息泄露等負面問題。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規模較小,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有限,因此往往不會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自己的IT系統,而是利用公共虛擬化云平臺為用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但這些公共虛擬化云平臺的防火墻技術較為落后,很難抵御計算機病毒與網絡黑客的攻擊,容易導致用戶信息泄露。倘若這些信息被網絡詐騙團伙利用,很可能會給用戶帶來損失和風險。而且大量客戶信息存儲在互聯網平臺,卻僅依賴于平臺單一的保障,道德風險較高。尤其近年來不良機構通過買賣客戶信息牟利的案件屢見不鮮,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三)經濟安全問題。在國外,網絡借貸平臺僅僅充當信息中介,撮合有資金借貸需求的雙方,不自設資金池。然而國內P2P網絡借貸平臺卻普遍存在自設資金池、提供信用擔保等現象,更有甚者同時扮演投資者、銀行、擔保公司等多重角色,加劇了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另外,部分P2P平臺以債權轉讓的方式來開展業務,其先放款給借款人,取得相應債權,然后將大額長期債權分割為小額短期債權,分散給投資人,但因為期限錯配,很容易出現資金挪用的情況,從而引發流動性風險,危及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經濟的安全。(四)社會安全問題。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不會對客戶資料進行嚴格審查,在核查交易真實性方面也欠缺有效手段,這就使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機,他們采用匿名交易,買賣雙方在網絡平臺上通過虛擬的商品交易實施套現洗錢等犯罪活動。此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蘊藏著較大的行業主體風險。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例,截至2018年年底,平臺數量已達6000多家,而問題平臺的數量超過4000家,卷款跑路、破產倒閉等負面事件,造成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二、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的防范策略
(一)加強互聯網技術研發。加強對于互聯網技術的研發,提升技術水平,可以提高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控能力,增強互聯網金融體系的安全性。首先,應當提升業務操作系統的穩定性,設立多重保障措施,從而確保用戶的交易結算順利完成;然后,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依托于大數據的風險管理系統;最后,要加快研制與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減少由于引進外國設備與技術而帶來的風險,保持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二)完善用戶信息保障體系。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當盡快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保護互聯網金融交易中各方的個人信息與金融信息安全,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流程,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秩序。另一方面,從技術著手,發展數字簽名與數字證書技術,以確保身份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從而保護互聯網金融中用戶的身份;發展數據加密技術,對個人信息與重要數據采用加密存儲和加密傳輸手段,防止重要信息泄露,加強信息安全及網絡安全的建設。(三)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建設?;ヂ摼W金融作為一種新型業態,需要在行業監管與創新保護之間達到平衡,以保障互聯網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首先,應當明確各監管部門的職責,使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地區的互聯網金融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針對存在多重管理的區域,必須明確管理主次,采用整合方式進行聯合執法,以免發生重復執法;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監管雖重要,但監管部門也要把握好“度”,對于互聯網金融這樣一個新興產業,需要適度給予寬松的政策環境,松弛結合。(四)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準入門檻,加強對于投資者的金融保護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并通過完善相關立法,規范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登記備案流程,加大對平臺交易真實性、合法性審核的監督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平臺漏洞實施洗錢等犯罪活動。對于投資者的金融保護,則可以設立互聯網金融投資者保護基金。如果互聯網金融企業破產倒閉或卷款跑路,就可以通過該基金對投資者進行償付,避免投資者的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安全問題是互聯網金融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通過加強互聯網技術研發、完善用戶信息保障體系,提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控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東.互聯網金融安全:現金貸和網絡小貸的整治[J].中國信息安全,2018.
[2]王波,鄭聯盛,王兆斌.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及監管———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01).
[3]張利.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與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8.
[4]龐敏,邱代坤.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路徑與防范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17,(04).
[5]劉銳,王海月,張林林,etal.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6).
作者:路玉瓊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防控探討
- 下一篇:金融創新財會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