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制度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5 03:55:00

導語:高管薪酬制度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管薪酬制度研究論文

高管高薪備受質疑的背景下,首先行動起來的是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2009年2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宣布,政府將要求接受救援資金企業的高管年薪不得高于50萬美元。歐洲聯盟委員會緊接著在2月6日開始鼓勵各成員國借鑒美國提出的“限薪令”,限制接受政府救助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在此之后,中國也隨即刮起了一股“高管減薪風暴”。

然而,讓我們來具體看看中國企業高管減薪的情況。2月6日,財政部日前向有關單位印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國有金融企業負責人最高年薪為稅前收入280萬人民幣。4月11日,財政部又出臺文件規定,金融機構高管2008年薪酬中已發放的“超標”部分,應抵扣或退回,而且本年度的薪酬被要求不超過2008年的一半。很顯然,這是對前些年國有金融機構高管們“高薪門”事件的積極響應,當然也同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2008-2009年業績的影響關系密切。除此之外,我國部分企業也積極跟風,第一次主動對高管人員可觀的薪酬動刀,進行減薪或凍薪。三一集團宣布,集團董事長梁穩根2009年只領1元年薪,全體董事降薪90%,集團高管降薪50%;而作為A股上市公司第一人,億陽信通也了高層減薪的公告。

首先,來看看我國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制度存在怎樣的問題。首一,在民營和外資企業管理人員看來,國企高管大多為政府委派,享有體制內的種種特權,在獲取資源和資金上往往能獲得政府的支持,極端的情況就是像中石油之類的壟斷企業,因此造成了企業管理平臺上的不公平。其二,在政府官員的行列中,國企高管在職級待遇上套用相應級別黨政官員的標準的同時,又根據企業的經營效益等情況享受相應的工資、獎金、福利及職務消費待遇,總體收入水平普遍要高于同級別的黨政官員。其三,在國有企業普通員工眼中,企業高管的薪酬似乎并同他們的績效掛鉤,但跟底層員工的薪酬相比,卻相差甚遠,并且決定權幾乎都握在高管手中,這就造成了國有企業內部的不公平。其四,在老百姓眼中,國企高管無疑是各種利益的集合體,巨大的貧富差距加上近年來貪污腐敗成風,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對社會的公平性也是有害無益。

在金融海嘯吹起高管減薪風暴之際,我國相關部門也應該趁此機會對我國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制定制度進行規范,做出合理的調整,出臺有效的制定細則,才能更好的保證經理人市場的公平性,以及維持良好的競爭態勢。筆者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肯定按貢獻分配的基本原則。國有企業屬于“企業”范圍之內,按貢獻分配的原則不能動搖,否則是對市場機制的否定和改革的倒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高管通常是通過人才市場的競爭機制挑選出來的,是董事會代表投資者選定的,企業高管人員的薪酬水平實際上反映了市場對他們的評價,包括他們的經營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等。

第二,在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的具體制定上面,可以多借鑒國外的經驗,如英美兩國。要把國企分為類民生型競爭企業、戰略型壟斷企業與混合型企業,然后分別根據經營壓力、風險程度、經營效益等多因素考量逐步建立適應國企特點的多樣化薪酬制度。首先在有條件的國企進行股票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改革試點,最終在中央企業全面建立起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國企高管薪酬制度,其中確定酬價位的不同系數以區別其基礎薪點。

摘要:全球金融危機風暴的侵襲,不僅僅是給金融界人士們帶來了一次沉痛的打擊,讓其對高利潤金融產品背后所隱藏的危機進行深刻的反思,另外還牽扯出一系列相關聯的管理問題,高管薪酬制度問題就是其一。

關鍵詞:金融危機;高管薪酬制度;問題;建議

參考文獻:

[1]王衛華.如何設計合理的國企高管薪酬制度[J].上海國資,2009,(05).

[2]宋彭.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問題的癥結及改革方向[J].今日中國論壇,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