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策略
時間:2022-01-12 02:58:11
導語: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信息化的發展和后金融時代來臨給企業帶來的諸多困境,認為企業必須施行全面的經濟管理,加強在經濟方面的創新,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才能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后金融時代;經濟管理
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我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競爭環境日益惡化、訂單日益減少、產品擠壓過多等,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互聯網時代下,以淘寶、京東、蘇寧等為代表的網商更讓企業利潤減少。因此,如何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限制,提高我國企業自身發展的信心,成為當前思考的重點。對此,在新形勢下轉變企業經濟發展模式和策略,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過不斷完善自身經濟發展模式,健全財務管理和加快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增加企業發展的利潤,推動企業不斷往前發展。
1后金融危機時代
所謂的后金融危機是以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作為標志,在這場危機之下,全球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此后在精力這場危機之后,全世界的經濟開始經歷嚴峻考驗開始步入緩慢發展的時期。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來臨,則標志著全世界的經濟開始從衰退階段逐步走向恢復,實體經濟的發展逐步趨好。對后金融危機時代來講,其重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逐步恢復的過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開始逐步走向正軌,市場競爭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從而遇到的阻力也越來越多。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各個企業為加快自身的發展,在有限的資源范圍內加快競爭,從而使得資源缺乏,競爭也變得越來越厲害。第二,金融危機后,企業之間的差距也逐步加大。由于不同國家、地區和行業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影響不同,從而提出的各項政策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造成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距,也使得不同地區的企業發展差距逐步拉大。第三,世界各國的經濟實體發展更加困難。在這個發展時期,大范圍內的經濟都處于動蕩狀態,而且經濟發展前景變數很大,不能做出可靠性預測,更多的資金都流向虛擬經濟,因而增加了經濟實體企業發展的難度。第四,信息化程度不斷增高使得企業利潤逐步壓縮。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涌現出了諸如淘寶、1號店、京東等主流的電商。而這些電商的發展,一方面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監管不力的情況下,企業利潤也在逐步的縮小,從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2當前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
我國經濟在經歷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形成規模,并逐步涌現出一大批世界知名企業,如華為,比亞迪,吉利等企業。但是,從整體的環境來看,我國企業還處在一個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之中。這種基于生產價值鏈低端的環節使得我國企業在利潤和資源利用方面都比較低,能源消耗卻非常的大。同時,隨著后金融時代中企業對經濟利益的追逐,盲目依賴互聯網,并以價格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段,使得企業的利潤更是逐步的下降。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健全社會主義經濟體質,并逐步加大對個人知識產權的保護。
3后金融危機下的現代企業經濟發展策略
3.1轉變企業管理觀念
信息化時代背景和后金融危機下,企業首先應該轉變過去的經營管理觀念,因為管理觀念將直接決定企業未來的生存與發展。而對于觀念的轉變,不僅僅要求廣大的員工對觀念進行更細,更為重要的是讓廣大的企業高層及時轉變觀念。對于企業來講,管理人員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基礎。通過管理人員觀念的轉變,給企業營造良好的管理分為,并使得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管理這要大膽的借助世界經濟發展信息化的背景,在管理中引入管理意識,并積極的推行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此保障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方針和目標時候,能夠具有更為長遠的考慮和企業危機意識。
3.2轉變企業經營策略
對一個企業來講,經營策略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企業運行的關鍵。在后金融危機中,在資源缺乏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更需要轉變自身的經營方式,以此實現企業利潤來源的多樣化,具體筆者以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加強企業多元化的發展。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導致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為公司業務單純所帶來的沖擊。以房地產企業為例,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政府為保障民生發展,推出多項經濟刺激計劃。此時房地產企業開始大幅度的漲價,從而導致大部分資金流入到房地產相關行業,對其他行業的刺激則很少。此后隨著我國銀行進一步收緊房貸,導致很多的企業資金鏈開始出現斷裂,從而使得很多的小型房地產企業開始倒閉。因此,加強企業經營的多元化,實現企業利潤來源的多元化是后金融危機下的重要策略。其次,加強對企業經營方面的管理。為了能夠較好地適應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發展需要,企業必須要及時的轉變傳統的經營組織架構,采用更加具有柔性和靈活的架構,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快速的適應環境的變化,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策略的調整。第三,加強品牌建設。傳統企業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通過加強企業自身品牌的建設,加大對企業形象的推廣,通過品牌效益才能更好的帶動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通過品牌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形成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從而提高企業市場的占有率。第四,加強對信息化的利用,從而拓展自身的經營渠道。充分利用當前電子商務的發展,結合政府提出的“互聯網+”,從而在強化傳統銷售方式的同時,實現自身經營銷售的多樣化,擴大自身的銷售業績。
3.3加強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以及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通過網絡化的方式,加大對自身財務管理數據的分析,如通過構建財務管理系統的方式,并結合計算機技術,可突破傳統財務管理的限制,如通過金蝶KIS、用友等軟件可實現遠程查賬、報賬和報表等工作。以圖中的金蝶軟件為例,通過網絡即可實現對企業不同部門財務往來、業務的監督,同時企業也可根據這套財務管理系統,對自身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未來的企業收入進行預測,從而更好的讓企業調整自身的戰略。
4結語
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下企業競爭的加劇,企業必須轉變傳統思維觀念,改變自身的經營方式,同時加強信息化的利用,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讓企業有效的調整自己,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提高自身的經濟利益。
作者:王 聰 單位:陜西省委黨校經管教研部
參考文獻:
[1]張玲.大數據時代云計算對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沖擊[J].電子測試,2013,19:145-146.
[2]毛一寧,王露婷.試論后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我國企業經濟管理[J].時代金融,2015,08:101-102+106.
- 上一篇:大學生柔性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 下一篇: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經濟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