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協調關系論文

時間:2022-06-04 05:41:00

導語:貨幣政策協調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貨幣政策協調關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全面理解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準確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加強重點領域的監測分析;在業務創新和深化改革上下工夫;協調各方形成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合力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央銀行既要保持足夠的政策力度,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依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中央銀行必須適時適度動態調整貨幣政策、應保持信貸總量適度增長、應保持貸款投放節奏平穩、應實現信貸結構的穩步優化、應加強對潛在信貸風險的防范、監測分析是金融調控科學決策的基礎、各類微觀主體的行為特征和變化趨勢、加快金融市場業務創新、加快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工作、應充分發揮金融系統的合力等,具體請詳見。

1全面理解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

在經濟企穩回升并逐步進入上升通道的過程中,中央銀行既要保持足夠的政策力度,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要穩定價格水平,有效管理通脹預期。兼顧兩者之間的平衡尤為重要,這也對貨幣政策的執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0年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后,社會各界對貨幣政策轉向的議論增多,筆者認為,對2010年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以及如何執行必須要有全面準確的把握。

在經濟回升向好但基礎仍不穩固、形勢仍然復雜的情況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依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說明,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主基調并沒有改變。具體來看:首先,今年貨幣政策調控的主要目標是能夠滿足實體經濟需要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左右,新增人民幣貸款7.5萬億元左右。2009年和2010年兩年合計,貸款年均增加8.5萬億元,M2年均增長22%,再加上外部環境預期轉好、貨幣流通速度加快、直接融資規模增大等因素,總體資金環境還是偏寬松的。其次,根據有關部門調查,2009年9.59萬億元新增貸款中,有1萬億元左右轉化為企業存款在今年使用,5000億元被挪作他用,這些資金今年有可能進入實體經濟,因此2010年的貸款投放實際上并不比2009年少。再次,隨著外部環境好轉,貿易順差的擴大和資本流入的增加都會導致外匯占款相應增多,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最后,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在實施,4萬億元投資計劃有超過一半需要在今年執行。綜合起來看,流動性整體充裕的局面并沒有改變,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資金需求仍會得到充分保障。

當然,在強調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為了管理好通脹預期,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中央銀行必須適時適度動態調整貨幣政策,也就是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針對性是針對過去尤其是2009年金融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2009年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側重在寬松,2010年則側重在適度。應重點使信貸投放節奏更平衡一些、結構更合理一些、規模更適度一些。這就是我們金融部門需要針對性改進的方面和加強的工作。對于靈活性,有人把它理解為“因地制宜、執行差別化的貨幣政策”,但從中央銀行政策實施的角度看,實際上應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相機抉擇、動態調整;二是要把握貨幣政策從非常態轉向常態這個過程中政策調整的時機和力度;三是要合理搭配使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數量型、價格型以及管理型工具等。2009年底至2010年初,人民銀行已經按照上述要求開展了一系列調控工作,市場反映積極。

2準確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準確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具體到中央銀行分支行,就是要圍繞“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結構調整、風險防范”的總體要求,更加主動地開展工作。

第一,應保持信貸總量適度增長。要使信貸增長與地方經濟的規模、效益、質態和水平相適應,實現可持續增長,保持合理充裕。以江蘇為例,2009年人民幣貸款增長34.9%,這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下的超常狀態。應該說,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特殊形勢下,超常投放對提振信心、穩定經濟起到了關鍵作用,是必要的。但是,在危機逐步消退后,需要將信貸投放由超常投放逐步向常態引導回歸。從對歷史數據的分析來看,信貸增速與經濟增長、投資增速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關系。在2009年的特殊情況下,貸款增速比投資增速快了10個百分點以上。當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后,兩者的關系也將向正常水平回歸。

第二,應保持貸款投放節奏平穩。筆者認為,應準確把握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節奏平穩要防止大起大落,特別要防止前松后緊、前增后減。均衡不是絕對的,但大起大落一定不是均衡。前面爆發性增長,后面貸款收縮,這就是大起大落;前面金融機構送貸上門,后面廣大企業申貸無門,這也是大起大落。從區域的角度,只要保持在全國的占比和歷史上的時序占比基本平穩,就不能算是大起大落。另一方面,節奏平穩也絕不是季度間或月度間的平均分配和強制拉平。平穩是符合經濟運行和企業生產經營規律的均衡投放。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各類企業生產經營規律和變化趨勢,在追求金融機構自身利潤與適應企業生產經營節奏之間找到平衡點。

第三,應實現信貸結構的穩步優化。2009年信貸投放結構中基礎設施貸款和中長期貸款較多,這與當時民間投資不旺,需要通過政府投資帶動來恢復經濟增長信心密切相關。隨著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逐步恢復,我們對經濟增長的質量,經濟結構和信貸結構面臨的調整壓力要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目前,從短期需求角度分析,綜合看投資、消費、進出口和財政收支,2010年全國經濟增長8%以上的希望是很大的;但從中長期生產函數分析,我們主要還是依靠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勞動力素質、管理和技術進步的貢獻度提高緩慢,這是結構失衡的要害所在,也是制約我們長期較快發展的核心所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擔當著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任?;诋斍暗膶嶋H情況,信貸結構要著重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政府投資項目向民間投資項目轉變,二是從基建項目向產業項目轉變,三是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

這里,需要特別關注中長期貸款對新開工項目與在建項目的投放比例問題,應保持合適比例。這樣做,一方面是不希望留下“半拉子工程”,如果不繼續支持在建項目,不僅會造成“半拉子工程”,而且對前期投入的資金也是巨大的風險;另一方面是不希望把固定資產的盤子撐得過大,新的要投,老的也要投,但盤子總是有限的,所以在新老項目之間要有個配比。另外,要緊密結合實際。2009年開工的項目主要是政府引導的項目,大量是基礎設施;2010年民間投資開始復蘇,產業項目投入在增加,這些都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因此,不是說老的項目都要支持,更不是說新的項目都要加以控制,而是要看方向、看效益、看發展。

第四,應加強對潛在信貸風險的防范。當前,金融體系顯性的風險不大,但金融領域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需要予以密切關注,主要是流動性過剩、信貸總量持續過大、資產價格上漲較快、通脹預期強化、銀行貸款集中度上升、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提高等。同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盡管銀行業堅持“有保有控”的信貸原則是一貫的,但也有部分銀行受利益驅使,沒有很好地控制對有關領域的信貸投放。從長遠發展考慮,需要認真審視信貸快速投放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隱患;從大周期視角,需要積極防范信貸周期、經濟周期和產業調整周期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影響,預防經濟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向金融體系擴散。在后危機時期,“有保有控”的信貸理念尤其需要強化,必須始終堅持“綠色、低碳、高效”的原則,嚴控信貸資金進入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突出的行業,特別要關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領域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

3加強重點領域的監測分析

監測分析是金融調控科學決策的基礎,是宏觀政策動態調整的基礎,也是正確執行貨幣信貸政策的基礎。2010年,金融宏觀調控面臨十分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在宏觀經濟形勢好轉與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權衡中,經濟金融形勢可能會異常復雜,貨幣政策執行中面臨的問題、困難有可能多于往年。從中央銀行分支機構的角度,根據政策調整和形勢的最新變化,應在四個方面加強監測分析,抓住動態變化,加強數據分析,立足國際視野,拿出有說服力、有份量的監測分析成果。

一是關注在貨幣政策動態調整過程中,各類微觀主體的行為特征和變化趨勢。要充分利用現有調查資源,針對不同貨幣政策工具的調整,建立不同時間跨度的連續性跟蹤調查制度,根據今年政策調整頻率可能加快的特點,加快數據和信息收集頻率。中央銀行分支機構應發揮立足一線、貼近市場的優勢,加強與金融機構、企業、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溝通,通過多種方式,及時掌握并反饋一手數據和信息。

二是關注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變化。研究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變化對金融機構經營理念、信貸行為的影響,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對貨幣政策有效傳導的影響;分析資本充足率、存貸比等監管要求對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的制約和影響,研究銀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對商業銀行信貸及產品創新的影響。

三是關注通脹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目前從總體來看,全球推動物價上行的因素要大于推動物價下行的因素。首先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反彈,現在差不多比低位時翻了一番。我們國家對大宗商品需求非常旺盛。如果大宗商品價格在2010年持續上漲的話,必然會通過進口渠道對國內物價產生影響。其次是我國在能源、資源等方面的價格改革和稅費改革正在推進,這些改革也會在客觀上強化居民的通脹預期。再次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仍處高位。今年1月份M1增速為38.96%,M2增速為25.98%,這兩個數據都處于近10年的高位。再加上史無前例的低利率環境,客觀上也容易滋生通貨膨脹。中央銀行分支機構應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特點,重點關注資產價格、消費價格、上游產品價格的變化,研究通脹預期的實現機制和表現形式,未雨綢繆,有效規避經濟金融運行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四是關注結構調整。就江蘇而言,當前已總體步入后工業化時期,工業化與信息化、城鎮化、國際化正加快融合。在經濟提檔升級的過程中,作為中央銀行分支機構,應在支持、配合地方經濟結構調整中,動腦筋、想辦法,對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進行積極研究,對金融支持結構調整中存在的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進行重點研究,使信貸投放既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又實現自身的增量優化和存量調整。

4在業務創新和深化改革上下工夫

改革創新是各項工作的活力之源。今年,尤其應在六個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一是加快金融市場業務創新。盡管2010年的信貸增長目標略低于2009年,但對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融資工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創新市場機制、擴大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分支行的角度,要圍繞擴大市場規模、促進產品創新和制度創新來開展工作。加強對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融資券、集合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產品的推介宣傳。

二是加快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工作。目前,江蘇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和房地產投資信托試點已經在積極申報過程中。下一步,要做好試點制度的學習、宣傳、解釋和培訓工作,與各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協作,保障試點的順利開展。對試點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需求要認真研究新辦法、采取新措施,為進一步完善試點制度提供支持。

三是提煉推廣各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機制、產品、機構創新成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已經將2010年定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年”,并計劃通過開展創新產品推廣、創新服務推介和“征信系統試驗區建設”等系列專題活動,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四是完善機制,繼續推廣商業承兌匯票。面向縣域骨干企業,以再貼現作為引導,進一步發揮商業承兌匯票在中小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方面的作用。要借助“電子商業匯票系統”,逐步拓寬商業承兌匯票的使用范圍。

五是積極支持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發展。農村金融始終是中央銀行關注的重要領域,要對安排春耕備耕和擴大涉農信貸資金不足的縣域金融機構法人,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及時給予再貸款、再貼現支持。要運用支農再貸款工具,支持轄內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增強支農資金實力。大力支持農村新型金融組織設立,加強在利率定價、支付結算、征信服務、外匯管理等方面的金融服務,促進建立多元化的農村金融組織和服務體系。

六是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有效發揮再貸款、再貼現、有區別的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正向激勵作用。扎實做好專項票據兌付考核后續監測工作,對已兌付專項票據的農村信用社要通過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加強后續監測考核工作。對經過改革,經營財務狀況明顯改善、支農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的農村信用社,進一步加大支農再貸款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涉農投放比例高,資金相對不足的農村信用社,優化支農再貸款的地區分布,提高使用效率。要加強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重大問題的專題調研,特別是對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動向、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進省聯社履職方式、農村金融風險補償機制、構建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市場問題等開展研究,提出政策建議。

5協調各方形成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合力

執行貨幣政策是人民銀行的主要工作,但絕不僅僅是靠人民銀行自身力量可以獨立完成的。做好貨幣政策執行工作,協調各方面關系,形成工作合力尤為重要。

第一,應充分發揮金融系統的合力。貨幣政策的傳導、信貸政策的實施,最終都要落實到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與市場更接近,對市場變化更敏感,是中央銀行的市場神經元。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深入了解金融機構經營體制變化、資產負債運行規律變化、信貸行為變化,主動走進金融機構,聽取金融機構的意見和判斷。應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政策宣傳,擴大政策實施的透明度,增強金融機構對宏觀形勢和調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促使金融機構形成穩定有效的心理預期,更好地執行和配合調控政策。金融機構也要主動了解中央銀行政策意圖,積極配合政策引導。為此,人民銀行已經實施了信貸政策導向評估制度,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促進地方改善金融生態。

第二,應充分發揮金融與經濟綜合部門的合力。人民銀行作為宏觀金融調控部門,與政府經濟綜合部門有較多的工作往來。經濟綜合部門與微觀經濟主體的交往較多,這與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聯系較多能夠形成很好的相互補充。一是應加強信息資源的合作。可以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對重要宏觀經濟分析數據和金融數據進行交流,努力做到定期交換常規數據,實時交換動態專項數據。二是可以開展分析研究的合作。雙方可以在經濟、金融信息的交流上實現優勢互補。如對房地產、物價、跨境資金流動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調研合作,共同研判形勢,發揮各自的信息優勢。同時,通過共同調研交流,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傳播金融調控的理念。三是可以開展政策方面的合作。從江蘇的情況來看,2010年我們將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環保產業、軟件和服務外包、傳感網等六大新興產業,與有關部門舉辦工商企業融資洽談系列活動;圍繞沿海開發主題,聯合有關部門舉辦沿海開發專題融資對接活動;推動地方政府繼續完善包括中小企業、“三農”、科技進步、現代服務業等廣覆蓋的財政獎補機制,發揮財政杠桿撬動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支持力度。通過信貸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發揮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