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的融資貸款優勢分析
時間:2022-05-29 10:02:32
導語:國有企業的融資貸款優勢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中國政績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傾向于保護繳納高稅收的企業和國有成分比例較高的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能讓這些地方政府獲利更多。(白重恩等,2004)受政策影響的銀行優惠貸款也確實對國企的利潤具有一定的促進影響。郝清民2006年的研究指出,在缺少企業和銀行雙重破產機制的情況下,企業有高信貸的沖動,在國家信用擔保的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也可以不斷借貸。因此在這樣的刺激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國有企業的資本運轉的問題,保證國有企業能夠良好的經營并保持較高的收益。因此,以上的研究說明地方政府存在對于國有企業進行過度補貼而不考慮效率的動機。但這無疑極大的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公平性,而且這樣的一種過度單傾向性的補貼偏好會使得國有企業產生過度借貸的行為,加劇了在市場上資金的相對短缺,從而最終對于民營企業的融資及經營發展產生極大不利的影響。國外學者Brandt&Li(2003)從銀行的角度指出:對于國有上市公司,銀行有可能愿意提供更多的長期債務融資,原因在于在國有上市公司和國有銀行共同的國有產權性質下,國有銀行更可能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盈利目的來為國有上市公司提供債務融資。但現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宏觀數據,從政策宏觀層面來分析現有的國有企業的貸款情況,并從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在國企和民企之間競爭條件上的利弊,缺少基于公司微觀數據的研究結論,沒有具體說明這樣的單傾向性的政策對于兩者之間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差別。本文著重從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解釋由于政策性貸款條件的差異,所導致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利潤上的差距。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貸款情況對比
本文以2004年-2011年所有上市公司中有明確報告貸款利率的數據為樣本,以股權控制鏈為標準計算出的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性質作為分類,分別統計了政府控股企業,和個人控股企業的貸款利率,并比較檢驗了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貸款利率的平均值,結果見表1。結果發現,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顯著高于國有上市公司,二者平均值相差0.81%。為了更好的比較出利率的差異對于兩者利潤的影響,我們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差異為0.81%為基礎上,假設國有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與民營企業持平,然后計算國有企業調整后的凈利潤和凈利潤的變化幅度。我們以樣本公司2007-2011年的借貸總額和凈利潤為研究對象,根據公式1分別計算每個樣本公司的利潤變化幅度情況,然后對所有樣本公司的利潤變化幅度數據進行分析(表2),發現就是這0.814%的利息率差異就使得國有企業平均利潤高出了15.1472%。從而,證明了國有企業高利潤額與政府的信貸補貼優惠政策密切相關。公式1:調整后利潤的變化幅度表2按照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調整后的國有企業凈利潤變化幅度分析表3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金額和貸款時間對比在統計了上市公司貸款的金額和時間后(表3),我們發現國有企業能夠獲得的借貸金額數量較大,平均達到了民營企業的2.41倍。國有企業所獲得的最大貸款金額為21.8億元,而民營企業所獲得的最大貸款金額僅為1.2億元,二者相差18.2倍。從貸款的時間來看,國有企業平均借款時長多于民營企業。并且國有企業最長可借貸33.02年,而民營企業則最多只能借貸13年,二者相差2.54倍。表4按照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調整后國有企業反而虧損的數量統計(金額:百萬)表4則進一步說明了國企和民企0.81%的利息率差異對于一些過度依賴于借貸的國有企業將有致命的影響。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性優惠貸款,這些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虧損。因此,上述研究發現再一次證明了國有企業的高盈利與其在市場上融資的極大優勢是正相關的。與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的國有企業競爭,民營企業便只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表5貸款類型所占百分比分析(觀測值:1100)從表5可以清晰的看出,擔保貸款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最主要的貸款形式。其次是信用貸款,最后是其他授信項。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是公司擁有極好的信用和還款預期。從這個角度看,國有企業由于擁有國家作強力支撐,因此商業銀行或者是第三擔保方都會認為國有企業相較于民營企業來講對債務的償還具有較高的保證度。自然國有企業便能容易獲得其所需的貸款。除政策的支持外,國有企業擁有復雜的股東控制鏈,一個國有企業往往擁有眾多的子公司或是關聯合作企業,這些關聯企業常常存在著相互擔保的行為,所以國有控股企業想要獲得擔保貸款也更加容易。
個案分析:以四川省上市公司為例
為了能夠從微觀的個案中證明在分析大樣本數據中的結論,我們以CSMAR數據庫中有明確公布貸款利率的所有四川上市公司為例,來進一步的觀察貸款政策的變化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其中民營企業有成商集團(600828)有一筆兩億元期限為1年,利率為7.47%的貸款和大通燃氣(000593)一筆的三千萬期限為1.5年,利率為9.828%的貸款。國有企業有四川九州(000801)兩筆三千萬利率分別為6.56%和6.405%的一年期貸款;明星電力(600101)利率為5.4%貸款期為3年的兩千萬以及樂山電力(600644)額度為一千一百萬和九百萬兩筆利率為5.49%的三年期貸款,和額度均為兩千萬利率為5.31%的一年期貸款。擁有完整貸款數據還有兩個特例,分別為高新發展和中鐵二局。前者的六百萬貸款擁有極低的利率僅為0.675%,是因為2010年3月為其子公司四川雅安溫泉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時期為10個月的擔保期。高新發展的第二筆低貸款是由于2010年7月向其子公司成都高新錦泓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借款700萬元,期限20天,月利率16‰。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高新科技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持有高新錦泓25%的股份。。而中鐵二局產生的八千五百萬的兩年期貸款利率高達11%,則是產生于為其子公司衡平信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所占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開發項目所產生的8.5億。筆者分析特殊的利率貸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子公司之前關聯交易和擔保交易,也證實了之前的假設。為排除特殊情況的影響,以下計算不考慮四川省上市公司的特例情況。從而我們計算出四川民營企業貸款的平均利率為7.011%,四川國有企業貸款的平均利率為5.71%。由此,我們算得出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平均利息率差額約等于1.3%。基于四川上市公司國有與非國有企業的平均利息率差額,我們將國有企業按照少繳納的利息占利潤的百分比進行整理,結果統計如下:表6國有企業調整貸款利率后影響百分比統計綜上分析,如果國有企業的貸款利率和民營企業相同,國有企業的利潤會平均損失12.989%。研究表明:四川國有企業的貸款優勢使得它們比民營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地方政府對于國有企業的支持為國有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因此,從反面解釋了缺少優惠貸款政策的民營企業要多支付額外的融資成本,從而加大了其生存發展的難度。
通過統計CSMAR數據庫中上市公司的貸款信息,國有企業的平均貸款利息為6.2%,民營企業的平均貸款利息為7.09%,二者相差0.81%。如果國有企業也和民營企業支付相同的貸款利息率,其利潤將會平均下降15.15%。從貸款的金額規模和貸款的時間上看,國有企業由于政府的扶持,都有顯著的優勢。由于國有企業擁有更多的償還信用度,能夠獲得大額的貸款和寬松的還款期限。從而解釋了在市場上國有企業能夠穩定獲得高額利潤的現象,并反向證明了民營企業由于在貸款政策上的劣勢而產生了融資難的問題,因而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困境。
本文作者:丁立章步丹璐工作單位: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 上一篇:山區經濟發展問題的思考
- 下一篇:農田水利設施投融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