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改革應完善有關的財務難題

時間:2022-05-16 03:01:00

導語:科研院改革應完善有關的財務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研院改革應完善有關的財務難題

摘要:科研院所在過程中,財務部門必須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做好清產核資、產權界定、資產評估、資產界定、資產剝離和和驗資重組等環節工作,為改制后的科研院所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清產核資;產權界定;資產評估;資產剝離

科研院所作為事業單位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99年以來,廣西27個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在改革撥款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以及擴大院所自主權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沒有真正觸及傳統體制的內核,大多數院所仍然游離于企業之外,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院所的管理弊端開始顯現出來,發展遇到“瓶頸”,主要表現在經營機制不靈活,管理粗放,資產結構不會理,歷史包袱沉重等,導致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低下,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建立有利于科技進步的經濟體制和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科技體制,科研院所產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由于科研院所有自己的歷史發展原因,因此改革也和國有企業改革有所不同,但利用好國有資產和資源進行重組和結構調整,建立符合“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是一樣的??蒲性核厝唤洑v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資產剝離和不良資產的核銷、產權界定和驗資重組等環節工作。由于目前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還不夠健全,因此在改制過程中,根據政府制訂的政策和措施,財務部門要認識到科研院所改制的緊迫性、嚴肅性和艱巨性,依法操作,認真對待、積極采取措施處理好相關的有關財務問題,確保國家、企業、職工三者的利益,防止資產流失。

1信息提供

會計是企業決策者的參謀,會計的目標是提供對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從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會計信息應當是真實的、可靠的、符合投資者的利益、有利于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通常,一個企業會計是通過其財務報告提供企業資源的使用狀況、資源的要求和資源變動等方面的會計信息的。

科研院所改制既要對國有資產出資人負責又要對企業本身及未來的投資者負責,還要對廣大職工切身利益負責,因此在科研院所改制過程中的會計信息顯得非常重要和非常敏感,財務部門必須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主要包括:(1)對政府和企業單位有利作出改制所采取方式方法和時間決策而需要評價改制企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獲利能力等信息資料;(2)能滿足企業投資決策和未來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的需要,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和財務預測等信息;(3)有利于對國家反映企業資產改造情況、資產重組情況和國有資產保值情況的信息資料等。(4)有利于財務重整等的財務會計管理有關沿革文件、檔案信息資料。

2清產核資

科研院所由于歷史原因普遍存在著“家底不清”的情況,因此,清產核資是科研院所改制前期不可缺少的且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做好了徹底的清產核資大量準備工作,整個改制工作就能順利完成。清產核資工作主要包括有:(1)認真對企業單位會計賬面種類資產及債權債務進行非常細致地清查核實,對清查出來的資產損失,包括壞賬損失、存貨損失、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損失、擔保損失、投資的股權損失或債權債務損失以及經營證券、期貨、外匯交易損失等,要按國家有關企業資產損失管理的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后進行核銷,由企業凈資產承擔,計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等權益科目。充分利用好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經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審查批準后將那些潛虧、吊賬、壞賬損失和不良資產等劃出留在原企業,沖減核銷。將優良資產、有效資產等劃入新企業,使新企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2)對原科研院所單位賬外資產也要認真進行清查,防止個人利用在改制之機侵吞、挪用企業資源,造成企業國有資產流失。其中包括財產物資和應收賬款、對外投資等債權債務。清查出來的賬外資產要報經有關部門同意后及時納入企業改制資產范圍,計入營業外收入、資本公積、本年利潤等科目。

3產權界定

在改制過程中,科研院所必須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完成內部資產清查后,經主管部門審核,進行資產產權界定。資產產權界定涉及到國家、企業、其他投入和職工的合法的權益,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搞好國有資產產權的界定,對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國家和其他產權主體利益,充分調動資產經營者的積極性,促進改制后的企業建立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對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工作應當堅持“誰投資、誰擁有產權”的原則,由各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與有關部門依照法定程序和標準進行,財務部門應積極配合做好產權界定工作,根據界定結果,明確各投資主體的權利、責任和利益。

4資產評估

國有資產評估是改制的科研院所單位必經的重要環節。國有資產評估工作涉及到國家和各方面的經濟利益,是一項政策性很強、很敏感的工作,因此我們應當堅持真實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等基本原則,在監督部門的領導下,委托由資產評估中介,對企業占有的國有資產依照法定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進行評估。財務部門積極配合,及時提供全面、準確、真實的資產資料,在政府和國有資產監管部門核準后,財務部門應當盡快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及時調整相關的資產賬面價值,差額部分扣除應交所得稅后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如自評估基準日到院所改造為公司制企業設立登記日的有效期內,原評估資產數量有增加的,增加部分實際價值確認增加賬面價值;因實現利潤而增加的凈資產,應上繳國有資本持有單位,或經國有持有單位同意,作為改制后公司企業國家獨享資本公積管理,或作為國家股存在,或折價給其他投資者進入改制后公司股份;如果企業原評估資產數量減少,減少部分不再調整賬面價值;因經營虧損而減少的凈資產,由國有資產持有單位補足,或由改制后公司企業用以后年度的國有股份應分股利補足。

5資產剝離

科研院所企業改制,不得將國有資本低價折股或低價轉讓給經營者及其他職工個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資產處置方式有不同方式,可分為:(1)企業實行整體改建,將改制企業全部資產轉入公司制企業,其原國有資本應按評估結果全部折算為國有股份,進入改制后公司企業;(2)企業實行分立式改制的,應按轉入改建后公司制企業的資產、負債等經評估結果全部折算為國有股份,由原企業國有資本持有者持有,亦可由存續企業持有;(3)企業實行合并式改制,經評估后的凈資產折合的國有股份,合并前各方如屬同一投資主體,應由原共同的國有資本持有單位一并持有;如分屬不同的投資主體,應由合并前各方原國有資本持有單位分別持有國有資本。

國有資本持有單位對沒有納入改制企業范圍的剝離資產,如果是具備經營條件的,可由存續企業或另組企業法人,獨立核算,依法經營承包。如果不具備經營條件的可分別處置:(1)留在原企業參加政策性破產,拍賣所得依法為解除勞動合同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和繳付社會保險費等;(2)整體出售,即以評估結果為作價基礎,向其他單位和個人,所得出售收益應作本期損益處理;(3)無償移交,即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協商后,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管理,相應核減改制企業的國有資本。

6驗資重組

改制驗資與常規驗資更具有復雜性和風險性。因為改制驗資所驗證的實收資本及相關的資產、負債內容繁多,加上一些地方掌握資產評估的尺度下一,使資產評估結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因此要選擇技術力量和責任感強的合法中介驗資機構,同時財務部門要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確保驗資工作正常順利進行,為改制重組的公司制企業今后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科研院所企業改制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復雜的財務問題,財務人員只有認真學習,認真領會政策,依法操作,才能正確及時地解決實際問題。改制后的公司企業應當加強內部管理,充分利用重組后的資源,接活企業,開拓市場,使企業不斷發展,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