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0-13 02:45:03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一、當前高校財務管理所處的環境

高校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影響高校財務管理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政治環境、法律環境和經濟環境等,其中經濟環境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最深。經濟環境主要是指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包括通貨膨脹水平、銀行貸款的利息率水平和政府的財政政策等。內部環境主要包括高校的管理理念、組織結構和人事制度等,其中管理理念是指管理當局的風險偏好以及對各項財務指標的重視程度,組織結構是指組織單位的個數、性質以及每個組織單位的權利義務的劃分方法,人事制度是指員工的聘用、培訓、工資待遇、業績考核和職位晉升等工作安排。在之前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高校的財務管理環境是封閉的,一切財務活動都按照計劃安排的進行,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體制已由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并且中國已于2001年加入WTO,中國高校的財務管理環境已經放開,使得各大高校由依賴型向自主型轉變,從按照計劃行事變為按照市場需求行事,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這些環境變化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校的資金來源發生變化,從原來的“等靠要”模式向自籌經費模式發展。另一方面是高校的財務管理內容發生變化,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只需記賬、算賬和報賬,而現在他們則需要擁有理財觀念、知識和能力,為高校管理者的科學決策提供合理建議。

二、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能力不強

中國是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型成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在過去,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只需要做好記賬、算賬和報賬工作就行,因此高校招聘的很多財務管理人員都不是“科班”出身,甚至一些是通過領導關系進入工作崗位的,他們的專業素質偏低,專業能力不強,已經不能很好地勝任其本職工作,成為高校財務管理走向更好道路的障礙。

(二)成本收益意識不強,風險意識不強

中國高校的資金來源已從“等靠要”模式向自籌經費模式發展,學生的學雜費和銀行的貸款已經成為高校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學雜費是高校取得的收益,對學生的教育以及安全等保障是高校所要付出的成本,但一些高校認為學生越多越好、學生越多收益越高,較少考慮到成本和風險因素,導致其瘋狂擴招,高校安全事故頻發、賠償不斷,這是成本收益意識不強和風險意識不強的結果。同時,因為大部分高校已經習慣于無償使用資金,對向銀行借款所要付出的成本即利息費用和面對的風險認識不清,導致個別高校瘋狂向銀行借款,當無法償還時又借新債還舊債如此惡性循環,一旦國家對高校的金融政策有變,從嚴控制銀行對高校的貸款,高校的資金鏈條將斷裂,后果不堪設想。

(三)預算編制不合理,執行力度不強

高校預算是對高校未來收支的計劃安排,決定著高校以后財務工作的方向,是高校經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關系到高校的財務狀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是現在中國大部分高校都沒有重視預算,往往因為預算編制的時間不夠、預算編制的過程不透明等原因造成預算不準確、不合理,不能夠客觀地反映高校的財務收支狀況以及工作重點和方向。而且中國大部分高校在預算編制方法上采用的是“基數增長法”,以此為依據來分配預算經費,這樣只能增不能減,既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支出。

三、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提高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

首先,應該對高?,F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測試,測試合格者繼續從事本職工作,測試不合格者在一定期限內離開工作崗位,安排其從事其他工作。高校也應引進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年輕財務管理人員,以此來改善高校財務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其次,高校對現任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是必須的。高校應該定期地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離開工作崗位。最后,可以通過引進財務管理人員輪崗制以及競爭機制來鍛煉高校財會隊伍,不斷地提高其整體素質,使其能夠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二)提高成本收益意識和風險意識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中國高校不能只考慮得到的收益而不考慮付出的成本,一方面這就需要高校領導在決定是否擴招學生、擴招多少學生時咨詢本校財務管理人員的意見,以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來判斷領導的招生計劃是否合理、可行。另一方面高校領導在決定是否向銀行借款、借多少款時也應咨詢本校財務管理人員的意見,以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來判斷領導的借款計劃是否合理、可行?,F在大部分高校借款主要是用于基建項目,財務管理人員就應該做出所要建的基建項目的預期成本收益情況表,以供領導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高校應該提高風險意識,并應做出一系列的規定來控制風險,例如堅持“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設立相應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以此對資金運作過程進行監督,積極預防風險,保證資金安全。

(三)合理編制預算,加強預算管理

高校在編制預算時,應遵循“收支平衡”的編制原則,可以采用多種預算方法,如零基預算、部門預算、復式預算和滾動預算相結合的方式。在預算編制完成后,為了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在執行過程中,即使領導發話,原則上也不得隨意更改預算,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對預算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但應該形成書面報告上交給有關部門審批。同時,高校還應該對各部門預算執行的結果進行評估并采取必要的獎懲措施,如預算執行的比較好的部門下一年可以增加其預算并頒發一定的獎金,超額預算的部門下一年控制其預算并收取一定的罰款,否則預算就只能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其應該起的作用。

作者:劉任重王丹丹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