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技校創新發展
時間:2022-02-24 06:33:00
導語:電子商務的技校創新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東省電子商務高級技工學校是廣東省供銷社直屬的全國重點高級技工學校,已有27年的辦學歷史。二十多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經過全校教職工的不懈努力,從一個開始只有2個專業、100名學生的默默無聞的小規模學校,發展到今天集學歷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是我省屈指可數的通過ISO9001國際認證的全日制國家重點技校,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以電子商務命名的第三產業綜合性技師學院、高級技校,在我省職教領域中獨領風騷。
——目前,學校常設專業25個,在校學生5737人,其中高技班900人,技師班409人,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
——成人教育大專及專升本開設5個專業,就讀學生895人;
——2005年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達8400人次,培訓鑒定工種涵蓋電子商務、家電制冷、計算機高新技術、供銷社系統特有工種等20多個。鑒定工種的等級從初級、中級、高級到技師;
——近年學校獲得多項殊榮:省直機關的精神文明單位、全省供銷社系統先進單位、天河區愛國衛生模范單位;
——三年來先后有10多項教學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全國職協、廣東省技工學校的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30多位教師受到全國供銷總社、省人民政府、省勞動廳的表彰;在各級各類的文娛、體育、技能、教學競賽中也獲得很多獎項學校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主要是抓好學歷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三大板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辦學格局。
一、技工教育蓬勃發展
面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市場化、教育對象的多樣化、人才標準的多元化和職業技術教育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以及各校對生源競爭日益激烈局面,學校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根據市場需求,打造品牌專業。按照“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開設什么樣的專業”的要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教學內容。近年來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增設了市場急需的工藝型、技能型、現代服務型的專業,使學校的專業結構更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導向,學校新開設的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與廣告裝潢設計、商務秘書與速記、貿易與報關等專業,豐富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實用性,十分熱門。特別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2004年原計劃只招40人,結果有220人報名,2005、2006年共招生490人,成為學校的品牌專業。
(二)根據專業和學生的需要,推行靈活學制和學習方式。學校按照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生的需要,實行學分制等彈性學習制度,為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段完成學習創造條件。近三年,學校每年都接收150名省“智力扶貧指標”的農村貧困學生來校學習,免費進行三年學歷教育并100%推薦就業。今年學校又招收了46名農村貧困生,采取“半工半讀、勤工儉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利用打工掙錢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幫助困難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掌握職業技能,獲得就業機會,從而達到“就學一人,脫貧一家”的目的。
(三)積極探索聯合辦學的路子。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利用學校的品牌、隊伍等教育資源的優勢,先后與廣東嶺南現代制造技工學校、廣州市江南成人中專學校聯合辦學,開辟新的辦學渠道。目前分校區共有1220名學生,均采用1+2的辦學模式,即第1年在分校區學習,第2、3年回總校學習,除了分階段明確管理責任外,實行管理模式、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四統一,確保分校的教學質量。達到校舍互補、教材互補、共享教育資源,有效地彌補了學校硬件規模不足。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該校這兩年均超額完成招生計劃,從過去每介紹招進一名學生要付介紹費,到現在一床位難求。以前校領導頭疼的是“如何招來學生”,現在頭疼的是“如何安排學生”。如今學校的在校生已達到5737人,超出了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所要求的在校生規模的一倍。
二、培訓鑒定成績斐然
職業技術教育是謀生教育,其特色在于技能培訓。為保證學生能在社會謀生,學校提出“以職業技能資格鑒定標準為指揮棒”的技能教學思維,教學中強化技能操作培訓,在學生中提倡一專多能,積極為學生求職、就業、創業創造條件,鼓勵本校學生參加電子商務師、計算機高新技術、英語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鑒定。從學校畢業的每個畢業生都持有“雙證”(畢業證和技能資格證),使學生走出校門就能上崗,每年本校學生的資格證書考證達2000多人次。
職業技能鑒定的活力在于走出校門,面向社會。學校利用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助理電子商務師技能鑒定站、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成立的供銷社職能鑒定站,堅持以“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宗旨,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求職者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按照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鑒定原則,對大、中專學校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人士開展技能培訓鑒定,培訓鑒定中心的老師深入各大型企業,大、中專院校,開展送教上門,送考上門,鑒定上門,目前培訓鑒定的地域覆蓋全省。今年9月份,學校經過激烈的競爭,爭取到了與我國家電行業的“龍頭老大”——海爾集團的合作,正式在學校成立“海爾培訓中心”,為海爾集團在華南地區銷售和維修網點的員工提供業務、技能培訓,同時向海爾集團各子企業輸出人才,單是員工的培訓及人才的輸送,每年就要2000人次以上,為學校開展與大型企業合作,進行“崗前”、“崗后”的訂單式培訓邁出重要一步,也為本校的畢業生就業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按照顏學亮主任的要求“我們供銷社要為黨委和政府做點有社會效益的為政府分憂解難的工作”,學校正積極籌建全國性的“農民工培訓基地”、“退伍軍人技能教育基地”,開展對農村青年就業的培訓和廣東省籍退伍軍人的就業前學歷教育,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成人教育破繭待飛
從2003年開始,學校為適應在校畢業生繼續深造的要求,與廣州大學、國防職工大學簽約聯合辦學,為在本校就讀高技班的高中生以及中技畢業的學生,繼續學學課程,開設大專班和本科班。由于實行“報讀自由,安排靈活,確保質量”的原則和做法,吸引了大批符合條件的學生報讀,很多已經畢業就業的學生,亦紛紛回到學校參加函授學習,截止今年11月,已經有895名在讀學員。
學校在辦成人教育的過程中,了解到所在地附近的廣州科學城現有上百家企業,企業員工近5萬人,他們迫切要求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業務素質,渴望能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學歷。學校抓住這一良好機遇,在科學城各企業廣為宣傳學校的成人學歷教育。今年,已有100多人報讀,可以預計,未來的幾年,隨著校企關系的越來越密切,隨著學校成人學歷教育的方式更普及,成人教育又將會是學校繼中技、高技的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之外的又一個發展的閃光點。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全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張德江書記指出:抓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抓產業競爭力、就是抓廣東發展后勁、就是抓人民安居樂業、就是抓社會和諧穩定。省委決定從2006年開始,省政府連續5年每年拿出3億元用于扶持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春天來了。為了進一步把廣東省電子商務高級技工學校真正辦成集中技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成人高等教育為一體的面向社會的多功能的供銷社教育集團,更好地滿足求學者日益高漲的就業、轉崗、升學、更新知識、增強技能等多種需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服務,學校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以服務社會、服務“三農”、服務供銷社系統為宗旨,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導向,積極探索內涵發展和外延拓展的路子,實行校校聯合和校企合作,教育與培訓鑒定并舉,特別是要開拓為“三農”服務的專業和培訓項目,如爭取建立“全國農民工培訓基地”,力爭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同時可考慮和供銷社技能鑒定的工作對接,開展對農民培訓,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添磚加瓦。
- 上一篇:電子信息化平臺運行事項
- 下一篇: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建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