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時間:2022-10-16 09:33:39

導語:工學結合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學結合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一、存在的現狀與問題

近年來,各大高校及職業院校雖然都在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同時仍有相當數量的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深究其原因,還是學校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夠理想,學校在專業培養方向、課程設置、培養模式等方面沒有和市場需求有很好的銜接,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傳統的電子商務專業存在著專業定位不清的問題,有些高校將電子商務人才放在計算專業培養,而有些高校把電子商務專業當作管理專業的一個方向。開設的課程大部分注重理論的完整性,沒有考查市場的需求,與實際需求脫節,教學模式也是簡單的課堂教學,從而使培養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如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也存在著上述的共性問題。近年來,很多院校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在專業課程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專業建設的經驗積累和對電子商務行業認識的加深,在專業建設過程學校也進行了深刻反思,認為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一定要工學結合,才能培養出特色人才。

(二)師資力量不足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的專業,大部分從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教師都是從計算機專業或經管類專業轉型而來,在專業教學過程中,都在摸索如何把兩類學科有效結合。計算機專業知識厚實的老師可能經管類知識就相對薄弱,都沒有在電子商務類企業從事工作的經驗,無法承擔專業實踐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差。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國內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都是以理論為主,實踐薄弱,而普通院校大部分教師又都缺乏企業生產實踐的鍛煉,因此在課堂授課方式中,教師做為課堂的主導,只負責將書本知識傳達,而學生只會機械地聽理論、背理論、考理論。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只將知識的傳授局限在課堂里,是不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特色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如能通過工學結合,設置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及實踐教學是專業創新和改革的關鍵。

二、建立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是金融、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是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實現商務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電子商務專業的工學結合必須要通過學校、企業之間相互合作以及教師和行業專家的共同參與,將教學過程與相關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分析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養,按照電子商務相關崗位對人才能力的實際需求,確定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一)確定專業的培養目標

根據目前就業市場上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專業培養的需求及崗位需求,以及根據國內大部分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方向,可以將電子商務人才劃分成三類:技術類人才、商務類人才和綜合管理人才。其中電子商務技術人才應該掌握的技能包含有電子商務平臺設計、商務類網站設計和電子商務平臺美術設計;商務類人才應該具有的技能包括有網絡營銷、網絡國際貿易等;綜合管理人才應該掌握的技能有電子商務平臺綜合管理能力和企業電子商務綜合管理能力等。如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根據自身情況,將技術類崗位做為本校電子商務專業重點培養方向,同時,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修商務類及綜合管理類的課程。根據實際情況為自己在今后的學習中設定長遠的目標。因此,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即培養系統掌握電子商務應用技能,能熟練應用電子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工具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熟悉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電子商務運營與管理知識,具備自主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創新理論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電子商務本科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分成兩個方向,一個為電子商務技術開發類,另一個為電子商務運營類。這兩種方向的理論課程體系都分成基礎理論、專業理論兩大模塊。其中基礎理論模塊包括計算機及英語等及教育部規定的相關公共課程,而專業理論根據專業方向不同包含網絡營銷、移動商務、市場調查等專業課程,也包括網頁設計、動態網站設計、JAVA語言編程等技術類課程。不管學生在日后選擇哪個方向,《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學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都作為電子商務專業必須要掌握的專業基礎課程。以上這些課程是以企業電子商務崗位專業能需求為依托,貫穿“工學結合”的思想,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例如《網絡營銷》課程,傳統的授課以課堂講解理論知識體系及案例為主,而在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這門課程的教學場所可擴展至專業實訓室及校企業合作單位,從而使課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

(三)創新實踐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

"以工促學”的專業課程改革主要體現在增加課程教學實踐環節。目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課程主要分為課內實踐、校外實踐和生產實習。

1.校內實踐

校內實踐課程主要開設相應專業技能綜合實訓,每個學期選擇一門專業課程作為實踐主課程,將本學期所有專業課程進行提煉,開設專業技能綜合實訓。整個學期實踐采取“三段式”工學結合模式,主張在多次的授課過程中交替完成“真實——仿真——仿真——課堂——真實”的漸次提升,具體安排時可在校內專業實踐室。

2.校外實踐

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學生從大一開始就組織進行校外見習實踐,學生到電子商務相關企業現場觀看電子商務運營,增加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電子商務,從而給予學生寬泛的電子商務概念,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站在較高的角度理解電子商務。在每個學期學習過程中,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崗位實踐實操,例如學生單獨或組隊開設網店,把網店的運營情況納入學分考核,或者參加全球“吉姆斯”商業大賽及全國大學生“三創”大賽的相關賽事,學生在電子商務大賽期間,自由組隊,可以為參賽充分組織課堂教學時間進行輔導講解,鼓勵同學積極創新,使所學知識得以活用。這種以競賽為實踐的教學方式能夠實現課程教學與企業真實問題完全的融合。

3.生產實習

電子商務生產實習可由學校推薦單位或學生自主選擇單位,時間一般安排在專科的第五學期的下半學期或本科的第7學期的下半期。學生、學校與實習單位間簽訂實習協議,由企業及學校教師共同輔導學生進行上崗操作,學生將在生產實習期間完成企業布置的生產任務。生產實習期間,企業即把學生視同正式員工看待,并給予相應的待遇。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結束后,如果企業及學生雙方達成就業協議,學生即可馬上就業。

三、結語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電子商務專業近年來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積極與企事業單位溝通,由崗位需求來決定開設哪些專業課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企業自身的崗位需要及市場的需求構建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實踐體系,積極推進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建立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工學結合的電子商務的課程體系,能夠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作者:王菁 郭艾寅 曾文娟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