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索

時間:2022-09-10 09:35:39

導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索

摘要:近幾年來,河南作為全國農村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省,因其自身具備的人口及農業優勢,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農產品資源和龐大的潛在網購消費群體。但河南農村仍存在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人才匱乏、農產品物流能力弱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完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管理。

關鍵詞:河南?。晦r村電子商務;發展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報告中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強調指出,要將互聯網技術和實體經濟結合,多渠道增加農民收益。2017年4月,河南省示范縣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網絡體系已基本形成,其中包括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22個,鄉鎮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211個,村級服務點達到4,156個,網店數量多達21,089家,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突破330億元,網絡零售額已達180億元,農村電子商務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66,000個,目前,這些數字還在快速增長中。農村電子商務顯然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由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摸索階段,除了示范縣外,河南省其他許多地區還沒有得到普及和推廣,很多農民及農村基層服務人員還不很了解電子商務,急需加快推進有關研究和實踐。

一、農村電子商務概述

(一)電子商務。2015年3月5日,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指出,中國網民近七億人,互聯網市場前景一片大好?;ヂ摼W的普及及成熟,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對電子商務存在不同的理解。經合組織(OECD)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在開放的網絡中,消費者與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的商業貿易;世界貿易組織(WTO)認為,電子商務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生產、銷售、流通等活動的總稱;美國政府把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統稱為電子商務。我國政府則把電子商務定義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化的經濟活動。學術界分別從狹義和廣義方面界定電子商務,狹義的電子商務是指以商品交易為目的,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商務活動;廣義的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1](6)。(二)農村電子商務。許多學者把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業電子商務混為一談,認為它們指的都是農產品電子商務。但農產品電子商務實際上只是農村或者農業電子商務的一部分。農村電子商務是一種電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動,它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系統,主要圍繞農村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而開展。除了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還包括對農業生產的管理以及電子支付和物流管理等多個方面。農村電子商務的深入開展,可以加快農村社會進步,推進農村科技進步,推動農產品貿易,改善農產品的流通,增加農民收入,助推農村及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歸根結底,農村電子商務即是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三農”,促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全面發展。

二、河南省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地區收入較低,對網絡的需求較少,而維護成本又較高,所以,農村網絡的發展存在一些現實障礙。目前,河南農村的寬帶覆蓋率不足30%,信息基礎設施比較落后,與城鎮發展存在巨大電子鴻溝。一方面,大部分農村地區并沒有普及計算機,即使有計算機,也主要是作為游戲或聊天工具,比較偏遠的貧困山區,連最基礎的電話服務尚未普及,完備的網絡體系遠沒有建立起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受到嚴重阻礙。另一方面,農業信息化體系還未健全,政府在有限的資源下,對農業投資的積極性不高,信息化服務網點相對較少。即便是大型的比較標準化的數據庫也是近期才建立的,真正投入運行的還比較少,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困難[2](86)。此外,廣大農村缺乏有關電子商務和信息化能力的培訓機構,擁有電商技能的人才又不愿意留在偏遠地區,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發展。(二)人才匱乏。人才匱乏是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最根本的問題,廣大農村缺少懂得電子商務經營的高端人才。雖然每年都有大量的電子商務專業的本??飘厴I生和研究生畢業,但他們一般都選擇留在待遇好、發展空間大的大城市,很少愿意留在工作環境差、待遇不高的農村地區。地方政府和國家也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造成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三)農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農產品具有特殊性,大部分產品不易儲藏,其質量具有高度不穩定性,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腐爛變質,影響產品的品質,使產品價格下降;少部分產品在進入流通領域前會做簡單的處理,從而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農產品衛生質量和營養質量,比如種植過程是否安全、是否使用農藥和激素也影響農產品的價格。農產品在送達消費者手中之前,還要經歷運輸、儲藏和銷售三個階段,質量隨時都有可能變化,農產品的質量監管有一定的難度,標準也不好確定[3](60)。(四)農產品物流能力有待加強。農村電商要想得到很好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協調與統一。資金流是實施電子商務的最終目的,是買方在確定購買商品時,把資金支付到賣方賬戶的過程。信息流是為了方便買家和賣家的信息交流,包括對信息的獲取、識別、處理和應用。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基礎,是貨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移動,其過程包括采購、流通、物流加工、儲備以及包裝等。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的完成,不僅需要信息流和資金流線上配合,而且需要線下物流的幫助[4](31)。農村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普遍落后,物流行業不發達,很多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都容易腐爛,即使在運輸途中采取一些防護措施,也難以完全避免腐爛,一般來說,其腐爛程度與運輸時間和距離成正比,所以安全快捷的運輸尤為重要。

三、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一)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前提。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必須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政府要增加對寬帶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高效率、高速度的互聯網系統。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其相關的電子商務配套設施也將不斷優化升級,為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基礎。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局限于政府財政撥款,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籌集資金,各地農村可以根據自身的農業特色或人才特色,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優勢資源,帶動基礎設施建設[5](78);可以運用電商項目向農信社申請貸款,用項目后期收益償還貸款;地方政府還可以通過政策性措施,引導鄉鎮企業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投資。(二)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與核心競爭力,電子商務在農村中推廣、農業中應用的首要條件就是電商人才,這些電商人才必須是跨界人才,不但要懂得電子商務相關的本專業基礎知識,而且要熟悉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只有做好人才的培養,農村電子商務才能得到快速良好的發展。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各大高等院校資源。目前,河南省大多數公立院校和民辦院校都開設有電子商務專業,少數院校開設有農村電子商務專業。要吸引高校有關專業畢業生到農村就業,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持[6](70)。除了吸引高校畢業生,還要對農村本地的電子商務從業者進行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培訓,特別是農產品、食品加工經營管理培訓,從中選拔優秀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三)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F階段我國農產品的生產仍處于較低層次,低端產品供給相對過剩,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需求將大大增加。目前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呈現出農產品相對過剩與短缺并存的現象。要促進三大產業協同發展,建立現代化、科學化的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要加大農業供給側改革力度,推動農產品質量標準化,在品種和質量上要適應消費者需求,加快推動“三品一標”認證,不斷完善、健全農產品監管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要通過網絡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積極回應公眾對農產品質量問題的關注。(四)完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管理。要保障農村電子商務正常運轉,必須建設完善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及物流設施。目前,要想使得農產品上行,就要建立完善的商品交易平臺、物流集散基地、交通運輸工具、農產品保鮮基地等基礎設施設備,構建從農村到城市的集倉儲、包裝、冷藏及配送為一體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為達到利用農村電商縮短生產與消費距離的效果,需要線下物流與線上模式有效配合。政府要引導示范區建設,扶持地方農村電子商務企業,推動建設區域電商平臺。對示范區,不但要重視信息基礎設施,還要重視倉儲物流配送。由于農產品具有種類眾多、單位小、難包裝、易腐蝕變質等特點,物流配送難度大,配送成本高,針對這一實際情況,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及信息手段,建立農產品快速配送的物流體系,不斷優化流通機制和流通過程,改善資源配置,減少物流成本,大力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并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建設符合我國農產品特點的農村現代物流配送體系[7](12)。

參考文獻:

[1]徐芳.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2.

[2]任懷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農業網絡信息,2012(4).

[3]王知音,王明宇.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5(7).

[4]張振華.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創新路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5(12).

[5]杜文宏,劉茜.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04).

[6]劉黨社.河南省農村電于商務發展的SWOT分析與對策[J].理論觀察,2015(06).

[7]劉俊堅.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探討[J].中國電子商務,2014(6).

作者:韓娟娟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