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低碳經濟論文
時間:2022-03-26 08:16:06
導語:物流企業低碳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低碳經濟發展環境下物流業稅收協同創新的企業產權法律制度
(一)產權制度含義
廣義的產權就是財產權,乃由國家法律或政府規制所明確認定且予以護衛、對財產的維系與經濟社會運作中出現的經由契約組織市場交易者間社會行為關聯的權利架構。產權就是基于所有權的財產運動中所引發的一連串財產權利的匯總。產權制度乃國家經由法律、政府經由編制規則對產權明晰、運作、護衛等而施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加總。
(二)現代產權制度特點
現代產權制度為順應現代市場經濟與社會化大生產內在要求的產權制度,其特點為:
1.歸屬明晰。這是現代產權制度的基礎與前提。各種財產所有權的所有人皆有法律明確規范,產權歸屬清晰與否是決定物流企業績效的關鍵因素,產權主體歸屬清晰的情況下產權收益的歸屬自然也清楚明了。
2.權責清晰。這是現代產權制度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產權在實現、運作活動中,各利益主體的權利明確,責任清晰落實,使物流企業所有權和物流企業法人財產權嚴格分割,使政府社會治理職能和所有人職能相分解,把政府的雙重職能加以隔離,作為所有人的職責經由實施出資者職責的部門運作,對物流企業而言即“一個蘿卜一個坑”。
3.護衛嚴肅。嚴肅的產權護衛制度乃市場經濟中產權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護衛產權的法律制度健全,各類型產權皆受法律的嚴肅維護。護衛產權安全就是要實現國有物流企業資產的保值,不因經營管理欠佳而損失國有資產,也不因道德風險引發國有資產耗損。
4.流轉暢通無阻。產權主體可合理有效地支配自身的權利能力,獨立自主決策資產的流動方向和流動規模,彈性抉擇所屬所有權的實現手段,能動地讓渡產權,各種產權皆可經由產權交易市場自由流轉,經由市場達成產權的合理高效配置,確保資產的保值增值,實現出資者的意圖。
二、物流企業產權制度的失范
(一)混沌產權關系的制約
從法律角度而言,我國國有物流企業的最終所有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公民,每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皆為國有企業產權的所有人。但在事實上的經濟關聯中,我國公民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人,并未獲取任何國有資產收益,也沒有對國有物流企業資產的配置權。沒有資產的收益權,也無資產的配置權,使得公民作為國有物流企業所有人的所有權成為一紙空談。所有人既無心也無意去關切所謂擁有的國有資產運作效率,對物流業稅收協同創新與否也漠不關心。國有物流企業產權關系混沌更多地表現為企業自主權的欠缺。由于國有資產責、權、利的不明,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不能清楚地分離,造成國有物流企業競爭力不強,市場適應能力薄弱,不能適應低碳經濟發展意圖。
(二)非正常產權流動的束縛
Coase認為,在最初產權配置不恰當時,可經由產權交易來達成最優的資源配置,在交易成本較低之時,市場乃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在物流企業產權流動中,過高的交易成本阻滯了產權的合理流轉。我國沒有方便適宜的產權交易途徑,資本市場國有股的非流通性造成國有股產權交易僅可在場外施行,交易相當封閉,定價機制不恰當,造成國有物流企業資產的大量流失,損害了中小股東的經濟利益,對規模更大的非上市物流企業而言,產權交易的途徑更為狹隘。交易機制不夠公平、公開、公正,多數國有物流企業資產交易有暗箱運作、定價不適宜的情形,致使物流企業的產權流動不以物流企業的做大做強為目的,不利于物流企業的低碳發展。
(三)一元產權結構的限制
一元產權結構乃國有物流企業的主要問題之一。只有構建多元產權架構,才可創立起現代企業產權制度,使企業動力十足。在國有物流企業一元的產權結構下,物流企業資產皆由國家投資,其他投資主體接近于無,無助于國有物流企業經營風險的分散,物流企業破產或虧損時,國家只好肩負無盡責任。雖然許多國有物流企業實施了公司化改造,在形式上明晰確定了國有產權運營主體,但多數依然為國有獨資物流企業或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的物流企業。而且,有的國有物流企業股份制革新并未真正地發揮效用,存在國有物流企業股份制革新就是為籌措資金的淺薄認識。有的國有上市物流公司表面上形成了多元產權結構,但只是換湯不換藥,無實質性的變動。國有物流企業產權改革落后,造成物流企業不易盤活存量資產,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生產要素,企業經營效益難以提高。
(四)非強制產權護衛的鉗制
強制產權護衛是產權制度有效運作的必備要件。我國現在尚未有國有資產法、國有產權法,沒有對國有企業產權、國有企業產權范圍、國有企業產權交易主體、國有產權交易程序、產權交易監管機構、違規交易法律責任的明確規范。有的地方雖頒布實施了相關國有產權交易管控規則,但有的與上級主管部門的管理政策矛盾,或缺乏全面性、細化性,不易貫徹落實。譬如對國有物流企業占用使用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產權界定模糊,依照企業國有產權的界定,企業國有產權乃國家對企業經各種途徑投入衍變而來的權益、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投入形成的可享受權益,及依照法律規范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國家經由無償方式劃撥國有土地給國有物流企業運用,應視作國家用土地使用權投資于企業,衍變為物流企業占用的國有產權。但在國有物流企業改制活動中,處置企業整體產權之時,要求國有土地由國土部門來措置,極大地擾動了改制物流企業存量資產整體處理成效,不利于地方對外招商引資良好形象的塑造,妨礙了國有中小物流企業以國有資產置換、企業職工全民職工身份置換為焦點的革新。
三、產權制度需完善
低碳經濟發展環境下物流業稅收要協同創新,應著力解決阻滯其協同創新的產權制度障礙。
(一)厘清產權關系
全體社會成員作為國有物流企業的產權主體,無法對國有物流企業展開有效管控,不能切實享有國有資產所有權帶來的收益。國有物流企業不可隨意處置所占用資產,企業不具備獨立的定價、銷售與員工聘退權力,企業虧損無需破產,企業盈利也不全歸自己。獨立完整的法人產權制度要求國家只是掌控票面價值,企業把持經營權,法人產權制度涵蓋法人產權與股東產權。法人產權乃全部股東對公司投資而產生,涵蓋有董事會與股東會擁有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層擁有的經營權。股東產權乃股東對公司通過投資經由票面手段掌控公司,事實上乃虛擬產權。產權關系的厘清要求國有物流企業中,國有股東的股東權和企業的法人產權明確界定,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政資分離、政企分離。依照公司法明白無誤的規范,股東大會作為公司最高權力架構,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身為國有資產的股東代表者,僅有權經由股東大會明示自身意見,不可經由行政方式對企業實施治理。董事會作為企業常設權力架構,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可經由委派董事的方式,介入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抉擇適當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不可采用行政指示的手段選派任用經營管理人員。這樣才能達成國有物流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構建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
(二)構建規范的產權交易市場
國有物流企業要蓬勃發展,產權需要不斷流轉需構建統一、規范、開放的產權交易市場,使產權交易活動有序展開。我國國有物流企業資產存量規模龐大,需經由規范的產權轉讓活動,推動國有物流企業資產合理流轉,達成國有物流企業資產的有效配置。首先要構建統一、規范、開放的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專業性中介機構專司企業產權交易,搭建產權交易平臺,實現全國范圍內產權轉讓信息共享,向交易各方提供充分信息,發揮好市場在產權流轉中的積極作用。同時要規范產權交易行為,規范產權交易流程,強化產權流轉中的資產評價活動。資產評價的中介機構,要遵循客觀、公正、獨立準則,采用規范標準依照要求的步驟實施評價活動,確保資產評價的公正與嚴肅,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與可靠。還要規范產權交易機構。產權交易機構應為合法設置的獨立法人,其職能是向產權交易活動提供合法場所,接受產權交易各方的委托提供中介服務,協助交易完成,審查產權交易的規范性、合法性、真實性。交易機構要具備法人資質,還須擁有展開產權交易中介服務活動所需的專業技術條件與專業人員。規范國有物流企業產權的對外出售活動,有選擇有計劃地向外商讓渡國有物流企業產權,若產權關系到國家安全、國防、尖端技術和國家禁止的范疇,不得對外出售,對外商壓低收購、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分期付款、投入設備技術含量、市場份額大小等也要在產權交易中予以規范說明。強化產權交易市場的行業自律,通過規章規范交易市場、交易活動、交易流程、交易手段,實現有效監管,防范場外交易,遏制違規交易,杜絕虛假信息,根絕價格欺詐活動。
(三)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
推動產權結構的多元化,構建市場體系。作為物流企業發展的兩類主要法律形態的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產權結構的多元化,達成所有人的外部化與擔負的有限性。產權結構多元化、所有人擔負的有限性有利于資本聚集,企業經營管理易于實現規模經濟。而所有人的外部化確保了物流企業財產的孑立性與正常運轉,可合理防范其他主體對企業財產的侵害,使企業獲得長久的經營效益。多元化的產權結構主體經營、外部健全的市場系統與內部完善的組織架構對經營管理人員日常運轉的密切監督,使經營管理人員的企業運作與所有人的目標相契合。此類結構乃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發展占先所有者優勢。啄食秩序理論(ThePeckingorderTheory)乃美國學者Mayer提出的投資戰略理念,內部投資優于外部投資,間接投資優于直接投資,債券投資優于股票投資。PeckingOr-der的投資理念認為,正是由于企業運營中面臨稅負、掌控權、破產危殆、安全性、信息失衡、成本、資本市場乘數效應等各種市場沖擊,有必要也一定會有Pareto最優的投資范式從而實現企業最大化的價值,對各個備選的投資模式施行優勢排序,為抉擇人提供對應的行動范式。外部投資者和內部經營者間存在信息失衡,外部投資者對企業真實情形掌握并不全面,通常會低判企業價值,進而造成企業價值滑落。企業經營者作為內部信息的全面掌控者,可以經由投資于企業,成為占先擁有者。外部投資者也可經由抉擇符合自身偏好與管理才干的企業行業,由上至下地搜尋適當的企業,由被動投資發展為主動投資,由信息閉塞轉為信息通達,進而也成為占先擁有者,給企業帶來專業人才引進、新產品研究開發、市場開拓等增值服務,使企業實現長期增長價值的最大化。推動物流企業MBO發展。就理論而言,企業成本的大小取決于企業治理機制是否完善;而企業治理機制是否完善,則取決于對企業的內部人———管理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是否完備。只有在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備的情境下,企業經營管理者才能夠從主觀意識和客觀實際上,盡心盡力地發揮自身最大的經營潛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確保充分的市場適應性能力,最大化地提升企業運作效益,獲得充足的資源以回饋所有者。此類激勵和約束機制最直接的表現為經營管理者的持股份額。經營管理者持有較大比例的股份份額時,若實施與企業最大化價值相背離的舉措,會損害自身股權利益;若實施和股東利益吻合的舉措,則對自身股權利益有益。所以,采取MBO方式,可以減小企業委托成本,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在企業中,CEO和Boss間的矛盾難以避免,此源于角色定位不同。要實現CEO和Boss的有效兼容,需要采取合理的制衡機制。對于CEO而言,制衡就是約束與激勵。要對CEO的角色進行準確定位,其能夠持有企業的一定股份,但必須明了自身的雙重身份:身為股東,有權利擁有股東的所有權利;身為CEO,則需遵循職業經理人的行事準則。國外許多CEO經由各種形式發展為企業股東,但董事會并不會因其股東身份而降低對CEO的職業操守要求。企業要構建對CEO的合理約束制度。在內部約束中,對Boss和CEO間要形成互相制約的關系與束縛機制,有賴于合理的企業章程束縛、合同制約與激勵性牽制。在外部約束中,要通過法律制約、市場牽絆、道德牽制、媒體管束化解Boss和CEO的矛盾,均衡企業管控權與企業剩余要求權。采用限制性股權激勵。要合理確定適用股票期權的人員范疇,規范授予相應人員股票期權的規模,通常乃普通股的10%,采取每股資產凈值、凈資產系數、原始發行價、股權均衡價格、市價折扣等合理方式確定股權價格,確定股權的適當期限,可以用公司獎勵基金給物流企業經營者、管理骨干以個人名義購買流通股,在一定期限內限制交易,但可享有相應收益權利。還可以在發行新股票之時預留一定數額的股份,以股票期權或認股權證的形式給予股權激勵對象。強化企業的外部監督管理。企業資本運作需要有與之相輔的監督管理制度,以規避風險、駕馭風險、消解風險。為此,需要通過法律強化監督管理,明晰市場的監督管理主體和職責功能;大力發展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我約束;健全獨立董事制度,在上市企業與非上市企業均設置一定席位的獨立董事,經由獨立董事的特別身份就企業運營事業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別,利于物流企業委托中對人的有效監管;引入合理的社會監督機制,各地國資委可公開設立投訴熱線電話,就企業產權運作境況接受社會監控,或就企業產權運作征詢公眾意見,此外,要加強對企業產權運作的財務審計,各地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要舉薦具有合格資質的中介機構,定期對物流企業產權運營財務境況進行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向本地國資委如實匯報,為企業資本有效運作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依法改制確保國有企業產權護衛的強制性
在國有物流企業產權制度革新進程中,有的地方在出售國有物流小企業時蜂擁而上而缺乏規范,造成國有物流企業資產的大量流失,大筆銀行債務、稅款遲遲不能到位,職工合法權益遭受嚴重侵犯。因此,要制定合理制度,并確保落實,以保證相關部門、國有物流企業在改制與產權讓渡時,嚴格遵照法律法規行事。要保障物流企業雇員的合法權益,國有物流企業的產權革新措施要公開、公正、民主,經職工代表大會探討達成協議,讓全員普遍參與,要妥當安置在職人員與離退休人員,不能借物流企業產權轉讓的名義,違背國家規范對雇員買斷工齡或要雇員提前退休,硬是把雇員推給社會。要恰當處置物流企業債務。物流企業改制之時,未給付的雇員工資、醫療費、補貼、津貼、住房公積金及拖欠未繳的社會保險費等,應經中介機構核算、勞動保障部門認定之后,從國有物流企業資產中扣下,由改制后的物流企業來支付。改制物流企業如果不能一次全部交清拖欠的社會保險費,應與社會保險機構訂立分期繳納合同,以確保雇員利益。要確保債權人利益,產權革新中要全面尊重債權人的主張,依照法律嚴格落實各項債權,對已質押或抵押給債權金融機構的物流企業財產,銷售時要得到債權金融機構的準許,不允許要求債權金融機構減免出售物流企業的債務,債權金融機構也不可違背國家金融政策減免出售物流企業的債務。要構建發展完備的法律咨詢機構,對物流企業革新中發生的雇員上訪等各類問題,應經由法律咨詢機構依照法律規范來處理,對于超越政策許可的要求,要細致解釋、宣傳與教育,對個別違法活動,要不徇私情嚴格依法處置,應全面發揮法律咨詢機構的功效,切實維護改制物流企業雇員的合法權益,護衛國有物流資產的合法性。
作者:劉曉鳳單位:湖北經濟學院
- 上一篇:節能減排低碳經濟論文
- 下一篇:石化企業低碳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