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和未來趨勢
時間:2022-09-16 03:09:33
導語:淺談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和未來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變暖不斷加重,低碳經濟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主流方向。中國作為碳排放量的大國,想要謀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推行低碳經濟。本文簡要闡述了低碳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詳細探究了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希望為我國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低碳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低碳經濟與我國國情存在一定的矛盾。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其發展低碳經濟的起點與發達國家不同,發達國家已完成工業化,而中國正處于工業發展的快速增長階段,對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這些高碳能源是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因此,如何把握能源需求量大的國情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之間的平衡是我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二)能源結構問題。我國能源結構具有“煤多油少氣不足”的特點,雖然我國能源結構在不斷優化,但能源結構的現狀決定了我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仍將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煤炭屬于“高碳”能源,其利用大大增加了我國的碳排放量。能源結構問題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阻礙。(三)低碳技術水平不高。一是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我國雖然制定了低碳技術開發的相關激勵政策,然而部分政策流于形式,執行力度不強,有關單位沒有收到實際的優惠,難以激發開發創新低碳技術的動力。二是開發技術的水平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新能源開發力度不高,現有的能源新技術水平落后,且大部分只停留在試驗階段,無法投入生產。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大大制約了我國經濟向低碳經濟的轉型。
二、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
全球環境形勢不斷嚴峻,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形勢下,我國面臨的不再是是否開展低碳經濟,而是如何推動我國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路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力度。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大規模開發非再生資源,一些煤、原油、天然氣等非再生能源在短期內無法恢復且逐漸趨于枯竭。同時這些非再生能源的出口也加劇了我國的能源危機。為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走低碳經濟的道路??稍偕Y源儲量豐富,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較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主要的再生資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水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等。以生物質能為例,它的利用實現了廢物再利用,形成資源的良性循環,對于減少環境污染、加強資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生物質能的開發促進了低碳環保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大力開發和利用再生資源,是未來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是擴大就業、推進工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國吸引投資、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能源的日消耗量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想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做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三種途徑:一是精簡生產過程,在生產階段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這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礎手段。二是加大能源的回收力度。三是將非再生能源所產生的熱能投入使用。以上手段的認真貫徹和落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活動對能源的依賴,對于我國的能源危機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有利于中國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更好地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三)優化產業結構。目前我國三大產業之間的比例嚴重存在不協調的現象,第二產業即加工制造業占我國產業結構的比重超過一半,且第二產業是我國能源高耗和污染高產的產業。與第二產業相比,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呈現勞動力密集的特點,且對環境的污染較小,對比之下屬于低碳產業。鑒于人口基數大、資源較匱乏的基本國情,我國應該積極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為更多的人口提供就業機會,推動經濟增長。同時對于高排放的產業要設置門檻,提高碳排放的監測標準,從而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四)加強能源技術的引進與開發。現如今,低碳經濟已然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低碳技術也成為各國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國新能源技術雖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國應該加強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力度,同時也要與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合作,積極借鑒其經驗,同時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引進一些先進的低碳技術,不斷加強與其它國家的經濟合作,使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以此推動自身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總結
在全球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低碳經濟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再生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能源技術的引進與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方式,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低碳之路,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愛偉.發展"低碳經濟"的幾點思考[J].商業經濟,2011(01).
[2]羅春華,左小明.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
[3]李建建,馬曉飛.中國步入低碳經濟時代——探索中國特色的低碳之路[J].廣東社會科學,2009(06).
[4]周朗生等.中國低碳經濟非均衡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1(02).
作者:沙治平 單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 上一篇:論企業破產重整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
- 下一篇:發展低碳經濟的行動成效分析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