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
時間:2022-03-12 03:04:00
導語: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的主要金融機構,但農村信用社存在著許多問題。隨著農村信用社的不斷改革,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有所改善,但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問題卻愈加突出,而且對農村信用社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妥善地解決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主要表現,總結出國外對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經驗,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
1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主要表現
1.1跨區域貸款。跨區域貸款,顧名思義就是發放不在自己服務區內的貸款??鐓^域貸款由于存在多頭貸款的可能性,增加了貸款風險,一旦發生不良貸款的情況,農村信用社處理此問題也會十分困難。農村信用社受到自身規模與能力的限制,無法去充分地了解外地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所以一般以貸款人的財務報表為基準。然而,財務報表很容易被損壞或篡改,一旦貸款人故意欺瞞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或是信貸人員與借貸人聯合勾結發放違規貸款,就會產生不良貸款,農村信用社的資產質量也會受到威脅。1.2冒名貸款。冒名貸款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實施了他人或單位的名義或虛構假名貸款、利用職權要挾他人或單位貸款、乘辦理貸款之機截留全部或部分貸款貪污或挪用歸個人使用的行為。這種貸款行為降低了信貸資產質量,給農村信用社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此外,這種行為還給農村信用社形象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影響了正常的貸款業務,另一方面降低了農村信用社的信用,進而形成不良貸款。1.3關聯貸款。關聯貸款是指農村信用社向有關聯關系的客戶發放的貸款。其實借貸人與其擔保人面臨著同樣的風險,一旦貸款出現風險,無論是借貸人還是擔保人都難辭其咎。然而,此種貸款行為的風險的隱蔽性較強,不易被監管機制發現,一旦關聯貸款出現風險,發展成為不良貸款,就會為農村信用社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1.4私貸公用?!八劫J公用”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其工作人員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貸款,所貸資金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使用的現象。近年來,金融機構為了擴大信貸規模,搶占市場份額,通過借款給個人,將貸款發放給本來無法直接通過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單位,貸款人絕大多數為基層農村信用社,此現象在鄉鎮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鎮較為普遍?!八劫J公用”使得法律關系錯綜復雜,極易引發金融風險。
2國外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風險控制案例與借鑒
2.1美國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第一,美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具有健全的農村金融管理體系,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的農村經濟發展。美國的農村金融機構有健全的監督機制,可以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的監督與控制。美國還在農村建立了保險基金,此基金與美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有同等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股份提供保險。第二,美國十分注重借貸人的誠信問題,所以美國的信用體系十分健全,這樣極大地降低了借貸中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2.2日本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第一,日本政府建立健全了存款保險制度,此制度極大地保障了漁、農協會的存款信用,制度內容主要有存款保險和資金援助兩方面。第二,日本農協制定了互相援助制度,此制度并不是為了直接維護農協儲戶的利益,而是當農協中出現任何問題時,避免各個農協牽連而造成巨大的損害而創立的制度。各個農協之間的相互援助將極大地減小問題嚴重化的風險,從而保障了日本農村金融機構的良好發展。第三,日本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所以日本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了農業信用保證制度,為較弱的農村借貸人提供了強大的后盾。2.3德國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第一,德國具有完備的資金清算體系,增大了農村金融體系中資金的流動性與效益性。第二,德國建立了嚴格的審計制度,利用外部的風險降低了內部的風險,從而使德國不斷地提升了資產的質量。第三,德國設立了多重外部保障機制,借用強大的外力支持,保障農村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一旦某家農村金融機構的經濟出現了資金缺口,保障資金就能及時地補上這個缺口,從而幫助這家農村金融機構度過風險。
3針對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的舉措
3.1加大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扶持力度?,F如今,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還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農村信用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農村經濟還有許多先天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國家與政府加大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扶持力度。政府要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在可控風險之內,降低對農民的貸款門檻,積極探索創新貸款抵押方式,擴大抵押物范圍,增大針對“三農”的貸款利率優惠幅度。此外,基層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協調,必要時可作為農民合作社貸款擔保人,有條件可設立專項擔保基金,同時要為農民合作社積極爭取政策補貼、扶貧資金、貼息貸款等。如果政府能夠加大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扶持力度,為農村金融機構提供較多的優惠政策,將極大地改善農村經濟問題。3.2完善借貸的誠信機制。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這一傳統美德不能在人們身上失去。國家可以加大對農村的誠信教育,讓農民增強自己的誠信意識,明白有借有還的道理。同時,政府也要完善借貸的誠信機制,對借貸的企業或個人進行誠信評估,在誠信體系的影響下,增加對誠信的人或企業的貸款額度,或者針對誠信企業的貸款減免一些利息。以此鼓勵大家誠信借貸,鼓勵大家有借有還,營造一種良好的誠信氛圍。3.3加強對員工的培養與教育。由于歷史存留的種種問題,農村信用社內的員工素質普遍低于各大商行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是一個機構穩步良好發展的前提,所以農村信用社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養與教育,從基本上改善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滯后問題。3.4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目前,農村信用社并沒有明確的績效考評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薪資水平的不固定、薪資的分配問題、任務量與薪資不匹配問題等,都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情緒,導致員工沒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從內部阻礙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將員工的工作量、工作難度以及工作能力與薪資聯系到一起,鼓勵員工積極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坤.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研究[J].消費導刊,2016(8).
作者:刁若寒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信用社聯合社
- 上一篇:心內科護理風險控制研究
- 下一篇: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