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8-24 10:12:35
導語: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也不足,更不全面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的領導稱缺乏管理會計意識,對管理會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管理會計的實行對公司經濟效益的提升意義不大,同時,很多領導對管理會計的了解也不深,沒有積極去學習和了解這一概念,更談不上有效利用。很多企業的領導在企業取得一定成績后就沾沾自喜,沒有意識到社會大環境在逐漸改變,也沒有去學習新知識,對新出現的現象和知識缺乏了解,最終導致企業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直至被其他企業淘汰。所以,企業經營決策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有效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F代市場經濟要求經營決策者不但會經營而且要善管理,更需要更新觀念。
1.1財會人員自身的素質不高,排斥新事物,致使管理會計職能作用難以發揮
我國企業的會計人員整體文化素質不高,沒有終身學習觀念,很多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認識不足,也不主動學習。同時,企業中很多會計人員都是新招的從校園出來的畢業生,工作經驗缺乏,他們對企業日常財務的處理僅限于事后記賬,沒有將實際工作中碰到的有效信息運用到企業的管理決策中,這種現象的出現大大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實際運用效果。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來體現的。它不僅要求會計人員懂得現代科學管理、數學、預測和經濟學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應了解心理學、行為學這些社會科學知識。但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還比較低,突出表現為會計人員的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合理。
1.2會計電算化程度偏低,核算手段落后
會計電算化,是指電子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的簡稱,就是把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化數據處理工具和以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數據庫以及計算機網絡等新興理論和技術應用于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進而實現會計工作的現代化。我國很多企業還停留在手工記賬的層面,會計電算化普及率非常低,核算的手段不先進,這大大制約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推廣與應用。手工記賬使得會計信息的決策、傳遞、加工、處理、報告等過程的速度較慢,從而也影響了整個企業正常運轉的速度。雖然大型企業和部分合資企業以及金融系統引用了電算化技術,但計算機的應用程度和利用效率普遍較低。
2解決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積極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大多數還停留在介紹和引進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中國和西方國家的國情有別,經濟體制也有別,因此,如果照搬國外的管理會計理論不僅不會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且會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因為,我們必須建立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并在實踐中加以完善,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密切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情況,強調行為的研究與應用,便于廣大會計人員、管理人員操作運用。
2.2企業領導層應該改變傳統觀念,自覺增強管理會計意識
企業領導對管理會計的忽視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有效利用。各級政府的有關部門及其他有關方面可以組織企業領導人培訓,將企業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知識的掌握作為業績的考核標準之一,企業領導能否繼續升遷,與其所在企業是否有效實施管理會計有關。企業領導應該要有憂患意識,企業要長期發展,必然要對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從財務的角度,管理會計的實施是未來企業的必然趨勢,所以企業領導必須改變落后的保守的企業管理經驗,要自覺學習,增長管理知識。學習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培訓班、自學、企業之間的交流等都可以作為企業領導學習管理會計知識的手段。只要企業領導對管理會計加以重視,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就會更加順暢,從長遠利益著想,企業的經濟效益必然會得到提升。
2.3改革現階段會計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國內出版的管理會計教材在理念上比較落后,應該加以改革,特別要解決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容重復的問題,教材中應該多介紹一些案例,讓會計人員根據案例來提高資深的會計素養。筆者接觸的很多企業會計人員都是非專業出生,有些只是參加一些簡單的培訓就開始從事會計工作,沒有經過學校正規的教育??荚嚈C構可以把管理會計作為取得相關會計證書的必考科目,這樣可以推廣管理會計知識。同時,企業領導應該根據本單位的會計人員的現狀組織一些培訓,比如聘請高校的專家來為他們開講座,或者將本單位企業會計人員送到學校培訓。這樣才能使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自從我國入世以來,高校的會計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為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同樣,會計人員自身也要加強學習,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如果自己不努力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不跟上社會潮流的發展,很容易會被社會、被企業淘汰。
2.4大力發展戰略管理會計,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制度來實施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管理會計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系統、成本會計、成本管理、成本動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別是戰略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的進展。戰略管理會計是企業管理會計和企業發展戰略的綜合體,它不是管理會計的某個分支,而是傳統管理會計在新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管理環境下的發展。作為決策支持系統,戰略管理會計是外向型的綜合信息系統,它研究的主要是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關的多樣化信息,關注的是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并根據這些變化來提供關于企業外部市場和企業競爭者的信息,同時用戰略的觀點來看待內部信息,強調運用各種相關的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幫助決策層制定戰略發展方案。在企業中推廣和使用管理會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實務界與理論界的廣泛參與,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應用定會成為我國企業的內在要求,管理會計也將不斷完善,在我國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5加強管理會計的基礎教育,出版科學實用的教材
首先,出版社應該組織一批專家對現行教材進行修訂或重新出版,出版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規范化的、科學化的管理會計的教材,這是普及管理會計知識的前提。教材不僅要借鑒國外最新的管理會計理念,而且要結合我國的國情,結合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吸收成功企業的管理會計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中國市場經濟的特點。其次,我們要加強我國對于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比如成立專門的協會或研究會組織,每年定期舉辦一次年會或研討會,要求學校專家,企業成功人士以及一線財務人員,共同探討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技術上要大膽創新,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研發實用的管理會計的軟件,我們可以將管理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設計出諸如ERP沙盤模擬的軟件讓學員們有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
從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來說,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成本計量的目的與結構的多元化。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企業在預測的時候還必須考慮以往年度的成本資料以及相關競爭對手,競爭行業的成本。其次,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雙管齊下進行績效考核。長期以來,杜邦評價指標體系在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應用較廣,其中投資報酬率指標已成為引導企業投資、籌資、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資報酬率也往往成為績效優良的代名詞。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已經部門的細化,單純地以這一項指標評價企業的績效是片面的。許多上市公司的股價并不因其投資報酬率的高低而出現同向變動。同時,只重視報酬率指標,而忽視了企業的“軟實力”,如顧客的滿意度,顧客的忠誠度等等往往會使企業丟失很大的一片發展市場。
3結語
總之,只要政府部門、教育機構、企業自身協同合作,從制度、教育、企業自身的發展等角度出發,為企業管理會計的推廣和應用創作良好的條件,企業必然會在經濟效益方面有所收獲,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對企業對社會都有很多的益處。
作者:高海單位:遼寧理工職業學院
- 上一篇:銀行管理會計應用的困境解析
- 下一篇:企業經管中管理會計的價值體現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