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困境成因與預警探討

時間:2022-08-11 02:51:35

導語:高校財務困境成因與預警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困境成因與預警探討

摘要: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發展。但就目前來看,不少高校都陷入了財務困境,從而導致高校的發展受到了限制?;谶@種認識,文章對高校財務困境及其成因展開了分析,并且對財務困境的預警問題展開了探討,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財務困境;成因;預警

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近幾年國內高校進行了不斷擴招。但與此同時,不少高校都產生了財務困境,以至于高校的生存遭受了威脅。分析高校的財務困境成因,則有助于進行財務困境的預防和控制,所以將有利于促進高校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高校財務困境成因與預警問題展開分析,以便使高校的財務管理得到加強,繼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1高校財務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1.1高校財務困境概述

高校財務困境是逐步產生的,可以被劃分成五種層次。從國內情況來看,在最初階段,高校財務困境僅僅表現為無法歸還銀行貸款本金。在這一階段,如果高校采取“展期”或“以新債償舊債”的方法,其財務困境就會逐漸加重。在財務困境持續加重后,高校通常會出現延期支付工程建設工程款的問題。隨著困境的進一步發生,高校會出現無法如約支付正常采購應付款項的問題。接下來,高校還會出現無法支付貸款利息的情況。最終,高校內部運作需要的費用也將出現延期支付和限制報銷等問題。

1.2高校財務困境成因

1.2.1過度負債

高校之所以會陷入財務困境,與其過度負債有著直接的關系。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展招生規模,不少高校開始進行巨額貸款,以至于學校的貸款規模占據了高校收入的一半以上。而隨著高校負債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的財務風險也將隨之增加。從還貸途徑上來看,高校需要通過經營配套服務、出租教師與學生公寓、置換校本部土地和收取學生學費等方式增加收入,然后利用這些收入進行還債。但作為非營利組織,高校在學生住宿和學費收取等方面無法獲得較多的利潤,所以高校還要依靠政府的補助和科研經費收入償還貸款[1]。然而就現實情況而言,高校獲得的財政撥款往往會被人員費用占據大部分,因此高校將出現支付能力和支付壓力脫節的問題,所以也不得不承擔無法償還債務的風險。

1.2.2外部管理缺位

從外部管理上來看,目前國內高校的管理采取的是“政校不分”的體制,所以高校管理出現了所有者缺位的問題。因為,高等教育是由國家投資,所以高校凈資產所有者也是國家。但是,國家并不需要高校進行資產的償還,同時也不要求管理者進行經濟利益的分享,因此容易導致高校陷入財務困境。為確保高校的教學質量,政府采取了一定的評估標準進行本科教學評估。但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卻又缺乏監督管理,以至于一些高校為了取得更好的評估結果一味進行硬件設施的投入。而采取這樣的管理制度,將導致高校承受較重的財務負擔,所以容易導致高校陷入財務困境。

1.2.3內部管理混亂

高校財務困境的產生,與高效內部管理混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籌資決策制定方面,國內高校缺乏嚴格的審批制度,以至于容易出現決策失控和風險較大的問題,繼而最終導致高校負債數量過大。在貸款數量、負債數量和債務期限選擇方面,高校采取的籌資決策總會出現不科學的問題,以至于高校承擔了較大的財務風險。而在投資管理方面,一些高校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時,并沒有事先進行可行性論證。而盲目進行建設投資和過度投資,將導致高校承擔一定的財務風險。此外,也有一些高校在管理上出現了違反基本建設程序的情況,以至于工程建設出現了設計不合理和錯項漏項等問題,并且最終導致工程建設的造價失控。而該問題的產生,不僅將導致高校財務預算超支,還將導致項目建設延期,繼而最終導致學校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下。

2高校財務困境的預警分析

2.1加強財務風險監督

為對高校財務困境進行預警,還要加強高校的財務風險監督。具體來講,就是從總量上進行學校貸款規模的控制,并且加強現有債務的清理,從而降低高校的財務風險。為此,還要實現高校負債的分類管理,以便使高校的債務存量得到積極化解。而通過利用流動資金貸款進行固定資產項目貸款的置換,并且進行高息固定資產項目貸款,則能夠使高校的貸款結構得到調整,從而加強學校資金鏈斷裂風險的監督管理[2]。此外,利用自身優勢,高校應該加強與商業銀行的合作,以便將高校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2完善財務困境評估體系

想要進行財務困境預警,還要建立完善的財務困境評估體系。首先,高校須要建立貸款審批制度,以便對高校負債規模進行管理。在進行貸款審批時,學校須要根據籌資能力進行還款資金來源的確定,并且制訂相應的還貸計劃,然后在貸款領導小組的監督下進行貸款申請。與此同時,學校的財務部門和基建部門還要加強對學校資金使用情況、籌資情況和負債情況的分析,以便加強學校貸款風險的控制。其次,高校須要構建財務危機聯動機制[3]。具體來講,就是對于高校治理有關的利益方進行界定,然后構建動態的治理結構,從而借助社會各界力量進行財務危機的化解,繼而使高校的綜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3建立財務困境預警體系

為規避投資風險和籌資風險,高校須要建立財務困境預警體系。具體來講,就是從運營效益、償債能力等方面建立預警指標體系,以便使高校的財務風險承受能力和負債情況得到全面反映。而通過采取定量和定性方法進行高校債務風險評估,則能夠為高校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提供依據。所以在該體系中,應含有償債能力指標、財務運營效益指標和學校發展能力指標。其中,償債能力指標由潛在支付能力、資產負債率和現實支付能力等指標構成,能夠對高校的支付能力、資金安全保障程度和長期償債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反映[4]。而財務運營效益指標由預算外收入比重、自籌收入能力、年末流動資產比重等指標組成,能夠使學校的隱性負債情況和自籌資金能力得到反映。此外,發展能力指標由凈資產增長率、自有資金動用程度等指標構成,能夠使學校的發展潛力得到反映。

3結論

總之,為避免高校陷入財務困境,高校還應該加強財務風險監管,并且建立相應的財務困境評估體系和財務困境預警體系,從而在加強管理者風險防范意識的同時,使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袁媚 單位:浙江大學

參考文獻:

[1]周楊,許正松.我國普通高校的財務困境———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2(6):31-34.

[2]湯琦瑾.高校財務困境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7):125-126.

[3]凌立勤,倪燕.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實證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17-123.

[4]李超.基于現金流量的高校財務困境預警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