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成因探析

時間:2022-08-27 11:00:52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成因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問題及成因探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一直致力于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堅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新《預算法》應運而生。本次新的預算法中對高校預算執行中具體的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規定,特別是對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更加科學和規范,將對高校的實踐工作產生重要影響。

一、預算科目設置分類不一致

國家通過預算科目分類財務制度來加強高校的預算管理,主要通過收支兩個方面予以規范。預算科目的分類一般按照四級設置分別為:“類”、“款”、“項”、“目”4級,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前者對后者進行概括和匯總,前者具體化為后者。但是在具體的科目設置時前面科目是后一科目的集合,必須要明確彼此的歸屬和類別。往往在實際預算執行過程中,由于缺少統一規范的分門別類,科目設置過于簡單粗略,使得預算執行不夠準確、規范導致效率低下,最終影響高校財務管理可能會導致預算管理和執行的混亂和隨意。

二、預算編制不嚴密

一是預算編制程序不合理。一套合理的預算編制程序是開啟財務預算管理的基礎階段,沒有形成體系的預算編制就無法反應單位的實際情況,同時預算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就存在比較大的漏洞。二是預算編制科目可行性差。當前一些高校財務管理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預算的重要性,導致在編制預算時缺少科學細致的調查研究充分測算預算科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使得從源頭就留下了預算管理的漏洞,就失去了原來的監督作用,所以以此呈現的管理過程就必然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無效的現象。三是預算編制內容不夠細化。按照預算法的相關規定,高校各單位收支及年度的各項結余都應該體現在來期預算編制中,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都沒有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如:個別的高校為了避免來年結余資金進入預算管理,就采取往來款進行轉存,還有把后勤產業以及某些二級學院的相關收支不計入預算編制中,以及用往來科目編制專項資金等。四是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改革雖然在“基數增長”模式上提出了以零基預算為基礎,逐步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往往由于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一些高校在編制預算過程中為了輕松簡單,同時也希望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往往出現預算編制超標,虛設項目等手段最終出現資金結余。

三、預算管理缺乏控制

1.編制預算沒有充分考慮實際。在實際預算編制操作中往往使用過于簡單的方法來粗略估計預算數,沒有充分考慮并科學剔除其中不合理的、不經濟的因素,或隨意地運用增量或減量預算來確定預算數,有時對未來的預算沒有留下基本空間。這樣編制出來的預算一方面數據失真,缺乏可靠性,另一方面預算過高或過低難以發揮預算監督管理的作用。2.激勵機制不到位。高校預算是對高校全部活動計劃,是以數據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并管理控制的正式文件,預算完成得越好對高校來說無論是學校的總體管理還是財務管理來說都是積極的評價,但是對于單位的職工來說就必須積極配合來貫徹預算的執行,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職工的成本,需要通過一定的激勵來予以保證。所以一方面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目標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同時另一方面也對每一個積極執行預算的職工予以合理的激勵安排,最終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3.控制制度缺乏。當前一些高校往往對預算控制制度不夠重視,一般不會專門制定規章制度,設立專門崗位人員去執行制度,即便有一些也可能是過時的不符合單位財務管理實際的,所以建立一個有效的、與時俱進的預算控制制度,是取得預算管理有效性發揮的重要保障。

四核算工作不嚴謹

1.對支付票據的審核不到位。從整體上來看主要體現在對原始憑證審核方面,包括:其一,發票內容與相關要求的發票不符;其二,發票的支出項目含糊不清,費用明細缺失;其三,支出票據批報手續不全。在原始單據的填寫上常常漏填和不填,缺失必要的經手人或者簽字批準人等。2.現金支付審核管理存在缺陷。一是采用現金撥付的方式將個人借款以“暫付款”進行沖抵,提取現金;二是一些高校對大額的票據支付采取現金的方式的問題。從當前公布的高校巡視組意見中可以發現一些高校在現金支付的實際中違規支付大額票據的行為,這樣也增加了高校的財務風險。3.現金賬期末余額過大情況,現金坐支的問題。從審計實踐中經??梢园l現一些高校使用白條沖抵、費用不及時記賬的現象,同時一些為了支取方便用現金進行各項費用的支出周轉,這既不合規也無形增加高校的財務風險。

五內部控制不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利于實現對信息質量真實性和可靠性,資產安全,管理效率提高進行把控,從而促進相關法律法規能夠得到有效遵循而由單位全體領導和職工共同監督實施的一個制衡有效的管理規范。從現階段來看,我國高校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完善,這直接影響到高校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益,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1.內部控制意識淡薄。樹立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是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是保證內部控制積極全面實現的保障。但是當前高校的相關領導或者和教職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出現了內控意識弱,對發展看的過重、輕視控制,對內部控制的基本常識缺乏必要的認識,又時甚至把它看成僅是財務部門的事請,與自身的基本行為沒有關系。最終導致很多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環境薄弱,內控意識淡薄。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保障高校財務運行高效有序的根本。但是現實不少高校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或者制定一些卻僅僅是應付。一些高校內控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全面覆蓋到每項業務的各個環節,少數高校甚至會出現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職能由一個人負責,違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原則。3.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素養有待提升。我國《會計法》對會計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等都有明確的資格和經驗要求。但是,一些高校依然存在財務人員崗位資質不具備,容易出現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同時管理人員財務素質不到位也會導致內控效率差,無法履行內控的基本職能。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是國家財政預算的重要環節,在此背景下,新《預算法》的出臺既是對高校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同時也是為加強高校財務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徐江.基于低碳經濟理念下的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6).

[2]高菲菲.淺析新預算法的實施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7,10(05).

[3]張悅梅.新預算法下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若干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5(03).

作者:李艷紅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