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企業文化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精神支撐
時間:2022-05-31 04:53:00
導語:先進企業文化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精神支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先進文化建設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層面和環節,其中,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對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在國有企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導向,把國有企業中聚集的社會成員培育成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又具有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現代公民,使之成為發展先進生產力、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群眾基礎,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個任務,很大一部分要通過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來實現。只有在國有企業中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遠大的理想激勵人、用高尚的情操培育人,努力培養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才能為我國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國有企業中的文化狀況,對我國社會主流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能否取得預期的成果。因此,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先進文化,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這個陣地,把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先進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抓。
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向現代企業轉型的過程之中。這種轉型是全方位的,既體現在經營管理體制和機制上,也體現在企業文化上。而且,企業文化方面的轉型和創新,對于整個企業的轉型具有支撐和促進作用。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戰略部署,這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精神與先進的文化作支撐和指引。面對繁重而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一方面應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改革、經營、管理舉措,以實干來落實宏偉目標;另一方面應在企業內部培育能夠極大地激發、調動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夠有效凝聚職工智慧與力量的思想輿論和文化氛圍。這就對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很高要求。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大環境中形成的,為企業成員所共享并在企業內部起支配作用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和行為準則,是企業的精神和靈魂,對企業的運營制度和經營管理實踐起著統攝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員工得到明確的指引和激勵,形成高度的默契和信任,從而更好地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都表明,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力、生命力和內在活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建設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的變革和發展,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不良的企業文化,則往往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無論是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狀態、行為習慣,還是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比如,在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中,職工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還不強,對市場競爭的嚴酷性缺少深刻認識,因而對企業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一些經營狀況尚可的企業,滿足于現狀,甚至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等等。再比如,伴隨著市場取向改革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中的少數職工還出現了物質、金錢第一,理想、信念淡漠,不講奉獻、只講索取,甚至違法違規、牟取不義之利等現象。破除這些不良的現象,大力培育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先進企業文化,是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
先進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推進企業文化的轉型和創新,首先需要明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什么樣的企業文化是先進的企業文化?
十六大報告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不僅是建設先進文化的總方向,也是在國有企業中建設先進企業文化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方向。具體到國有企業的實際,根據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生產性、社會性和時代性三個基本特征。所謂生產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有利于促進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有利于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從而有利于國有企業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所謂社會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有利于企業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繁榮穩定和發展作出貢獻,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有利于企業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所謂時代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適應時展的要求,符合時代的特征和潮流,與時俱進,從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
根據上述標準,可以這樣認為,凡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有利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有利于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同時有利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的貫徹,有利于企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承擔社會責任和為社會繁榮穩定發展作貢獻的文化,就是先進的企業文化。在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階段,先進的企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強烈的發展意識和氛圍。千方百計謀發展、抓實干務發展、只爭朝夕促發展成為企業精神的基調和主題,盡快把企業做強做大、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邁進成為廣大職工自覺的追求。第二,強烈的改革意識和氛圍。全體職工能夠充分認識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做好徹底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體制、機制的精神準備。第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氛圍。管理層正把創新作為關系企業命運的根本措施來抓,全體職工能夠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創造卓越的精神和作風,在經營領域、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敢于與國際巨頭爭雄。第四,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企業經營管理者到廣大職工都能夠充分認識解放和發展企業生產力、把企業做強做大、壯大國有經濟的重大社會意義,意識到企業對國家、社會承擔的責任,人人都擁有一份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社會進步奉獻力量的赤子情懷。只有培育和建設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支撐。
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的途徑和措施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內部起支配作用的精神、理念,只有通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培育及全體成員的自覺實踐才能形成。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組建5年多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大力培育企業文化,有力地促進了集團的改革與發展。我們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體會到,在國有企業建設先進企業文化,應在企業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
堅持黨的領導,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國有企業一切活動的基本前提,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根本原則。為此,必須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職工的頭腦,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教育和塑造職工,使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牢固占領國有企業這個陣地。
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和發揮職工的首創精神。要尊重職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在培育和形成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保證職工群眾充分參與,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使企業文化的內容和細節得到豐富;尊重職工在企業文化實踐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使企業文化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對模范實踐企業文化的職工給予大力宣傳和表彰,以帶動全體職工共同實踐企業文化。
使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實踐活動中生長和升華出來的,同時它又必須回到企業的實踐中去,在企業的全部經營管理活動中得到貫徹和體現。只有這樣,企業文化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也才能正具有生命力。
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干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企業的各級干部是培育和落實企業文化的關鍵主體。只有各級干部對企業文化在心理上認同,在實踐上身體力行,企業文化才能生根開花,才能正對企業發揮作用。因此,要在干部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從選人、用人到考核、獎懲,都貫徹企業文化的要求。只有這樣,企業文化才能正發揮作用,而不是停留在口號上。
保持企業文化建設的開放性,努力吸取社會生活其他領域的文化營養和借鑒國際企業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一方面,充分吸納我國社會其他領域的優秀文化,如“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就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楷模;另一方面,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我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學習借鑒國際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吸收其合理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企業管理普遍規律的有益成分。這是我國企業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邁進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文化體現時代性、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