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產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17 09:22:00
導語:藏毯產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藏毯產業是青海省政府著力發展的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由于受藏毯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制約,青海省藏毯無法滿足國內外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供求矛盾突出。本文從企業家精神出發,分析了企業家精神的培育對于解決這一矛盾,促進青海藏毯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青海藏毯產業企業家企業家精神
藏毯產業是青海省充分利用“西寧大白毛”資源優勢和藏族文化而著力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003年6月20日,青海省政府就發展藏毯產業做出規劃藍圖,在這個藍圖中,青海省提出“以藏毯產品為核心,以藏毯產業為主導,培養國際性集團化藏毯企業,整合要素資源,擴展產業鏈,使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整合發展思路。
一、青海藏毯產業發展現狀
1.青海藏毯產業已初具規模
20世紀80年代末期,藏毯工藝在青藏高原逐步發展起來,從“馬褥子”到“馬褥毯”,從“炕毯”到“卡墊”,逐漸形成了中國四大地毯之一的“藏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青海藏毯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86年省政府大力扶持青海地毯業的發展,為加強管理,將原青海地毯一廠和青海地毯二廠劃歸省外經貿廳管理,并出臺了支持地毯業發展的政策,從資金、鋼材、木材、棉花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地毯生產開始起步和逐步發展。地毯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農牧區經濟的發展,省內的織毯加工點最多時達200多個,織毯工人近2萬人,地毯業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業。
1994年國家對地毯出口實行招標,并收取招標費用,增加了地毯出口的銷售成本,對藏毯出口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制約。同時由于出口企業經營、管理、銷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地毯業出現了嚴重萎縮。
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調整,1997年至2002年青海藏毯生產和出口逐年回升,年均增長59.5%。截止2004年底,青海省共擁有藏毯全能生產型企業10家,外銷經營型公司4家,省內織毯車間174個,年產量52萬平方米,工業產值超過兩億元人民幣。由于地毯編織的手工方式特點,大量從屬于企業的加工車間分布在以西寧市為中心的省內各地,已形成了一定的區域集聚優勢。
2.青海藏毯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青海省藏毯主要面向國際市場,屬外向型產品。國際地毯市場對青海藏毯需求激增,出口訂單數量大幅度增長。青海省藏毯產業發展前景極其廣闊。2003年,青海省生產藏毯20萬平方米,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2004年,青海省手工毯及少量化纖機織地毯出口率高達98%,藏毯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1)國際市場需求。2000年至2004年,美國、日本、德國手工與機織地毯進口量實際年均增長率6.91%,未來按年均增長率6%計算,至2010年,美國、日本、德國手工與機織地毯進口量為494.47萬平方米。據統計,2004年全球手工地毯出口總額為32億美元,且需求量以每年12.5%的速度增長。
中國年出口地毯約6.6億美元,而青海省出口量為2500萬美元,按青海省“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藏毯出口達到1億美元時,也只占到全球手工地毯2004年出口總值的1/32;此外,藏毯生產規模對青海省來說,人均還不足0.1平方米,就全球來講,還不能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1%。這說明青海藏毯產業的國際發展市場空間非常廣闊。
(2)國內市場需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建筑業、建材業異軍突起,高等級的賓館、寫字樓、商鋪、公共設施、住房改變著城市的面貌,而這些建筑中必然會需要一定等級的鋪地材料,企業遇到了地毯發展的商機。因此,地毯行業在最近10多年將會有較為迅速的發展。由此可見,國內市場對地毯需求的升溫,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為青海省藏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二、企業家精神與青海藏毯產業
雖然國內外市場對藏毯的需求量巨大,但由于受藏毯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制約,青海省藏毯無法滿足國內外市場迅速增長的需求,供求矛盾突出。筆者認為,要解決藏毯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除了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龍頭企業的帶動、社會力量的參與外,尤其重要的是企業家精神的培育。企業家精神是指人們竟相成為企業家的一種行為,其意思是“著手工作,尋找機會,通過創新和開辦企業實現個人目標并滿足社會需求”。企業家精神象征著一種與普通人明顯區別的個人稟賦,這種稟賦使企業家成為經濟增長、社會福利增進使命的主要承擔者。
1.企業家精神有利于提升藏毯產業的競爭能力
企業家精神是一個內容頗為豐富的概念,這些內容與企業家個人的精神境界和內在氣質相聯系,與企業的發展成長相聯系。概括來說,企業家精神主要體現在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學習精神和合作精神四個方面,其中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使企業打破舊的、過時的東西,產生企業的核心技術專長;企業家的敬業精神使企業樹立遠大目標,進行艱苦創業和不懈的努力奮斗,員工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熱情;企業家的學習精神在知識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甚至決定性資源的今天,使企業持續的擁有競爭優勢;企業家的合作精神,使企業被有效地組織起來,形成強有力的團隊。企業家的上述精神文化現象直接關系和影響著藏毯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因此,企業家精神對于提升青海藏毯產業的競爭能力有著積極地作用。
2.企業家精神有助于藏毯產業集群的生成與健康發展
依據產業集群理論,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來自于集群內企業間的相互聯系,共同分享市場、技術、勞動力,以及各種信息,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從而構成具有自組織功能的企業網絡。這種企業網絡或企業集群的建立,更需要企業家之間面對面的接觸和交流、多次的合作,經過長時間的重復博弈,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規則和慣例,從而才能造就這樣一個網絡。而這樣的具有自組織系統的某些特征的企業家網絡不斷地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才是一個產業集群演化發展的關鍵所在。
青海省在促進藏毯產業的發展中應注重企業家精神的培養。因為青海省是一個企業家資源與企業家精神相對匱乏的地區。而一個地方只有擁有了較為豐富的企業家精神,又具有較多的創業機會與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及創新企業家及其創業活動的示范帶動,藏毯產業才會快速發展。一方面,企業家通過自身的創新活動,積極改變和營造有利于集群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而促進集群的萌生;另一方面,通過推動集群內企業家網絡關系的發展,從而保障集群的發展。三、青海藏毯產業發展中企業家精神的培育
1.提高全社會對企業家精神的認識
企業家精神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其對經濟的增長作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青海藏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這一點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只有充分認識到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全社會積極努力地培育企業家精神,藏毯產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企業家精神主要體現在個體企業家、組織企業家精神和社會企業家精神三個層次上。個體層次的企業家精神研究旨在啟發個體自覺地學習這種精神,進而使之成為激發創業的精神支柱;組織層次的企業家精神研究旨在啟發和指導企業組織自覺地創建具有企業家精神特質的企業文化和制度,進而使之成為指導企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精神力量;而社會層次的企業家精神研究其目的則是引導社會創建具有企業家精神特征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創業熱情,進而使企業家精神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在藏毯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個人、企業、政府、中介組織等共同努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創造人人爭當企業家的社會氛圍,促進藏毯產業的快速發展。
2.形成具有企業家精神特征的良好創業環境
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繁榮,要靠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者。創業者是市場經濟的引擎,是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源頭。因此,青海省應通過教育、培訓來啟發、引導和強化個體的創業精神、知識和技能,通過改變基礎設施和公共政策環境,塑造具有企業家精神特征的社會和社區文化氛圍來支持和幫助創業傾向的個體取得創業的成功,以此鼓勵更多的個體勞動者加入藏毯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擴大藏毯產業的生產規模,從而促進藏毯產業的快速發展。如美國弗吉尼亞州正在積極建設創業基礎設施(創業園區、州企業家精神論壇、小企業發展中心、培育企業家的非盈利性中介機構等),調整稅收和其它政策,在全州范圍(從幼兒園到職業學校)開展不同層次的企業家精神培訓,保護和商業化開發智力資本,引進創業資本,把以培養工作技能為主的文化氛圍轉變為培養創業能力為主的文化氛圍,并且努力開發能使企業高速發展的知識和技能,力爭創建具有企業家精神特征的良好創業環境。
3.建立和完善企業家的社會機制環境,提高企業家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企業家精神的培育與企業家成長、保護和激勵機制密切相關。青海藏毯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在全社會盡快建立起企業家形成、保護、激勵和約束機制,創造有利于大批企業家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要通過加強經濟立法,用法律形式來明確和規范企業家行為,使他們的一切活動既有法可依,又能在合法的生產經營活動、社會文化活動、對外交往和涉外活動中得到法律的保護。在利益分配上,應把經營的切身利益與經營狀況掛鉤,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要予以重獎。同時,建立企業家參政議政制度,提高其政治地位。
4.加強對企業家及后備人才的選拔培養,建立企業家人才市場
目前,由于沒有形成較規范的、有規模的全國和地區企業家人才市場,相應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這成為企業家成長和企業家精神培育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使青海省企業家隊伍保持生機與活力,應加強對企業家及后備人才的選拔培養。通過民主推薦、招聘交流等形式,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拓寬企業家人才選拔的渠道和視野,把那些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懂經營、會管理的優秀人才納入到企業家后備隊伍中來。通過理論培訓、崗位鍛煉、掛職鍛煉等方式強化培養,盡快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與經營能力,為企業家隊伍的壯大和創新奠定雄厚的基礎。企業家人才市場的建立,使那些具備企業家精神的高素質人員通過市場價格使其價值得到實現,不具備企業家的低素質人員被淘汰,從而促進整體企業家隊伍企業家精神的形成和發展,青海藏毯產業才能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耿波:基于核心競爭力提升的企業家精神研究[J].當代經濟,2006,(11)
[2]時鵬程許磊:論企業家精神的三個層次及其啟示[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2)
[3]杜躍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建立一支當代企業家隊伍[J].商場現代化,2007,(1)
[4]侯有益:論企業家精神的構建[J].企業文化,2005,(28)
[5]夏蘭:企業家精神對產業群形成作用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11)
- 上一篇:獨家原創:淺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 下一篇:獨家原創:論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