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3 05:24:00
導語: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的發展,能源消耗的加劇,資源儲量的衰減,各種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社會各界開始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的會計處理方法和報告模式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報表使用者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深化這方面的研究,為完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不僅有助于利益相關者從社會角度來評價企業業績,而且有助于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并獲取長期的利潤。
關鍵詞: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三大會計報表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報表本身而言,其格式的固定性和以數字反映為主的特點決定了它所表達的會計信息的局限性。隨著現代股份制企業與證券市場的興起,會計信息使用者已經不滿足財務信息的披露,而且要求企業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不確定性信息和分部信息等等。但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我國至今仍未建立比較完備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僅有個別部門針對某些具體問題的規定,這種狀況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生活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化這方面的研究,為完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動因
企業——人道主義論壇協會會長約翰•馬雷斯卡在其所著《企業新概念》一文中說:“今天世界出現了一種嶄新的企業新概念,即企業已不再被看作只是為擁有者創造利潤和財富的工具,它還必須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負責。”這種企業新概念注定會改變人們對企業的看法,企業對自己的看法,以及企業在對實際社會中的位置。要求企業在創造利潤、為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員工、社區和環境等的責任。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目前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正受到嚴重破壞。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基本的組織,大量生產、大量消耗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征,其和諧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因素。企業生產的無限擴大和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致使環境危機不斷加劇,而企業對這一危機的造成顯然負有直接的社會責任,因而防治和根除危機也就理所當然。生產在擴大,自然界中的資源卻在銳減,并且很多資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為了人類的未來,為了保全有限的資源和節約資源,解決資源短缺問題,實現對資源有效配置,顯然需要各企業提供必要的社會責任報告,從而促使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的必然性,它能正確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經濟活動保護資源,維持生態平衡。企業應當主動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安排就業、保持社會穩定、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只有企業和企業家階層承擔起“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中國才會更加陽光,社會才會更加和諧。這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入WTO和推行SA8000的需要。中國加入WTO就意味著企業應該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看問題,應該按照符合完全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游戲規則辦事,不能像以前那樣“畫地為牢、夜郎自大”、“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比如說美國的薩班斯法案強調,你不能把今年的利潤延續到明年,你也不能把你的虧損延續到明年,這個法案就是安然事件之后開始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因為企業和社會已經融入為一體,股東有幾百萬個,每天都在流動,盡管法律上他們不是企業的主人,但是現實來看他們又是最重要的。你如果弄虛作假可能最高要判刑20年,所以這個法案有很大的懲罰,也就是說企業主體對高管的懲罰已經上升到了社會責任;SA8000是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的簡寫,實際上是國際規范企業道德行為和社會責任的一種標準。SA8000標準體系中所規定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必須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SA8000標準從環境保護、童工、強制勞動、公益事業、健康安全、結社自由、集體談判權利、歧視、懲戒性措施、管理體系、差別待遇、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等方面,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一系列最低的要求。近年來我國出口到歐美國家的玩具、服裝、鞋類等產品都已遇到SA8000標準,比如2003年7月因發生女工中毒事件,一家臺資鞋廠曾一度陷入全部撤單的困境,更多的企業是因為達不到SA8000的要求而失去產品出口定單。可見企業界之所以對SA8000如此看重,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的關注。在歐美一些國家,遵守SA8000標準已逐漸成為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與此同時,相當部分歐美的基金經理已宣稱不購買缺乏社會責任感企業的股票,麥當勞、沃爾瑪等公司相繼對其供應鏈上的中國企業實施社會責任標準認證?!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社會是企業的依托,企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融入社會、承擔責任、創造價值,那么就失去了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三)會計報表使用者的需要?!皼Q策有用性”要求企業必須披露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切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換而言之,現行企業報表往往局限于財務數據及其相關說明,沒有真正考慮到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的機會與風險以及發展前景的需要。實際上,在高度發達的經濟技術時代,構成經濟決策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非財務信息的作用不容小視,所以已有許多國家逐漸規范這方面的要求,例如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規定,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應包括對經濟的增長及效率、教育、職工修養等方面的貢獻所盡責任方面的信息;法國規定職工人數超過750人的組織必須編報社會資產負債表,列示就業人數、工資福利、勞動工作條件等有關方面的信息;我國《證券法》第三章第三節規定,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報除了披露公司的財務報表之外,還應當披露管理部門對經營情況的分析、公司涉及的重大訴訟、提交股東大會討論的重要事項等。2000年12月,EnvironicsInternational一項新的民意測驗表明,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股東在買賣股票時,會將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考慮在內。接受調查的1000名美國成人中,60%的人持有股票,其中28%的人在作出投資決定時會考慮公司的勞工政策以及對社區事務的參與等社會責任表現。盡管目前各國對非財務信息的披露要求各不相同,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四)深刻反思企業競爭模式和牟利思想的需要。從全社會而言,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已經造成相當大的惡果,如近幾年頻頻發生的“礦難事件”、“毒牛奶事件”、“紅心鴨蛋事件”等讓人觸目驚心,勞資糾紛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全社會正在為缺少社會責任的企業付出代價?!敦敻弧泛汀陡2妓埂返壬虡I雜志在企業排名評比時已經加上社會責任標準,一些銀行評級機構如穆迪和標準普爾也開始在銀行評級中考慮其社會責任,專門對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評級機構也已出現。
(五)公司治理理念發展的需要。OECD公布的2004版公司治理準則,盡管仍舊“關注因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而引起的治理問題”,但已經開始從更傾向公司內部的權利和關系的授予、監控、制約安排,而開始向企業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債權者和所在社區居民等原來忽略的因素傾斜,他們都要參與公司治理。新準則特別提到,提高員工在公司治理的參與程度會使公司直接和間接地得益,如在董事會有員工代表、在某些關鍵決策中考慮員工的觀點、員工持股計劃(非MBO)和養老金管理基金等。由此可見近期國際公司治理的理念已經開始涵蓋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二、當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起步較晚,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正處于探索階段。目前企業會計報表基本沒有單獨反映社會責任信息的指標,如何確認和計量社會責任信息也無章可循,企業普遍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很少,而且很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至今尚未建立比較完備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僅有個別部門針對某些具體問題的規定,比如中國證監會自1999年起要求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在法律意見書中說明是否有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產品質量、勞動安全等原因而產生的侵權之債;財政部在2002年頒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中專門增設了“綜合社會貢獻”指標,用以考核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梢娭贫热毕菰斐闪似髽I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很少,而且很不規范。
(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以非會計基礎型為主導,會計基礎型處于次要地位。從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看部分企業采用大篇幅的文字敘述,介紹環境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而沒有通過運用具體的會計方法加以量化,納入到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中。由此可見我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較低,滿足不了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以要加強會計基礎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模式,把非會計基礎型披露模式作為一種補充和完善。
(三)披露內容不夠全面。社會責任的內涵是十分廣泛的,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障生產安全和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等。但是在現有上市公司的年報中,暫時還不能做到對履行社會責任信息的詳盡披露。雖然在有些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對于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內容會相對多一些,但也并不全面。披露的內容中大多都是對已存在的環境問題的陳述,而缺少對未來可發生的環境問題的說明,信息的實用性較低。另外出于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偏好而自愿披露的信息如企業獲得的環保榮譽、企業對環境的關注程度、企業環保目標和措施、企業對于社區環境改善的主要活動、減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自覺行動和實際效果等??梢钥闯觯@些披露的主要目的是樹立和強化企業的良好形象,并非真正去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四)行業性披露比較明顯。鋼鐵、石化等對生態資源及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在生產過程中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礦產資源,也會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正是由于這一行業特點決定了其在年報中比其他行業披露了關于保護環境方面的信息,這和社會各界所希望看到的全面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五)缺乏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獨立報告的意識。由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需求者的范圍要比傳統會計信息需求者的范圍大得多,而且他們更關心的是比較精練的社會責任信息。但目前我國企業普遍缺乏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獨立報告的意識,因而幾乎沒有企業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將企業的社會責任事項納入常規的財務會計事項進行核算,如將企業的環境違法罰款支出列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將交納的排污費直接列入“管理費用”科目加以披露,上述現象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企業雖然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使用者卻無法從會計報表中看出來。
三、完善我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的管理職能,企業的活動在受到法律保護的同時,也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政府應從維護社會利益和保護社會運轉的需要出發,以社會公眾利益代表的身份和以法律的形式,根據企業經營環境的動態變化,及時完善一整套涉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工勞動保障、消費者權益以及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以規范企業行為。使履行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的自發行為,如美國在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一直集中力量在為其提供法律依據,不斷產生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社會責任行動的新司法標準。美國的許多州對成文法進行修改,明確賦予企業實施社會責任行為的權利;我國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作為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依托和工具,引導企業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管理體系,鼓勵企業實施DHSAS180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推動企業實施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鼓勵企業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進行自愿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從法律的高度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強制約束。(二)建立社會責任信息核算體系和披露機制。制定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準則和制度,聚集財政、會計和企業界的有關人士參與研究并提出綱要,由財政部頒布并組織實施,盡可能地規定出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的具體內容,并研究計算方法等,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企業必須提供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并對企業損害社會利益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處罰,促使企業變被動履行社會責任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行為進行調節后使之以良好的形象進入市場,進而促使整個市場機制健康地運轉。社會責任準則對企業應揭示的社會責任基本內容、計量方法和對外報送形式作出有關規定,逐漸使企業自覺地遵法守法、自覺地向社會披露有關社會責任信息。在報告的具體形式上,先通過在表外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后逐步過度到以貨幣形式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資產負債表和社會責任損益表來披露有關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筆者建議上市公司率先引入社會責任機制,發揮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排頭兵的示范效應,逐步帶動全社會所有企業強化社會責任感、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優做強。
(三)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社會責任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企業制度是推廣應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必然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徹底根除企業在傳統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種種弊端,使企業在成為真正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真正具有自主決策權力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對社會環境等履行應盡的義務。促進企業建立社會責任監督機制,以社會責任規范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四)全社會要形成完善的社會監督體系。企業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和關注。只有充分發揮輿論媒介、環保組織、工會等社會群眾團體的作用,才能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以促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使企業將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五)加強后續教育,提高實施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技術水平。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必須通過會計的具體活動來實現,它同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密切相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社會責任感,還要具備運用新工具對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進行分析的能力。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能力,以促進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在我國的發展。
(六)發展社會責任型投資,開發相關基金產品。證券投資基金在國內的發展勢頭良好,社會基金投資范圍在逐步擴大,這都為我國發展社會責任型投資帶來了良好契機。建議首先從社?;鹱銎穑谏绫;鸬恼鲁讨畜w現社會責任投資不能對煙草、酒類等行業進行投資;其次在證券投資基金的設立契約里面加入社會責任條款,選擇的投資目標一定要滿足強制性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再次在基金經理人和研究部門人員中宣傳社會責任,引導他們重視企業的環境政策和社會績效,通過他們的投資決策和研究報告來影響基金選區投資目標的行為;最后鼓勵設立專門的社會責任型投資基金。
(七)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通過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的宣傳和倡導,使得企業和消費者都形成社會責任意識,在全社會逐步興起履行社會責任的風氣,如證監會對社會責任評級高的公司實行融資優先,政府和其他機構在政府采購、貸款發放、稅收方面也可對這些公司實行優惠,而對那些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劣質公司進行限制和懲罰。
四、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是豐富的,包括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前提下,承擔對員工、消費者、商業伙伴、社區、自然環境等在內的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以推動企業最大限度地履行經濟、社會和環境三重責任。我們正在實施的“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戰略,就是推動企業對社會負責,對環境負責,實現從單個企業到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企業財務方面的貢獻。任何一個企業如果不能獲得財務上的盈余,即不可能持續地生存下去,就會損害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因此企業所應履行的社會責任首先應該是滿足股東的要求,保證企業實現預定的收益目標。收益的大小影響到企業向國家繳納的稅金、向職工支付的工資獎金和向股東分配的利潤,這些是企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也是一種社會責任與義務。特別是企業要制定長期和相對穩定的利潤分配政策及切實合理的分紅方案,積極回報股東。
(二)人力資源的開發和使用情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興衰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企業在開發利用和保護人力資源方面的信息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如員工的招募、技術培訓、職工福利的改進、職務輪換、企業環境的美化、勞動條件的保護、與員工交流及職工與管理人員的相互信任等成為職工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企業應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中善待員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員工,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保障員工的福利待遇。
(三)對所在社區的貢獻。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所在的社區有密切的聯系。企業需要使用社區的各種基礎設施和其他資源,也有義務對社區作出相應的貢獻,包括提供人財物資助、發展社區的公共事業、提供平等就業機會、為下崗職工提供培訓、關心弱勢群體,大力支持和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等。如美國星巴克咖啡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在世界咖啡市場價格降為每磅40到50美分時仍然用1.2美元來收購咖啡,星巴克咖啡的CEO奧林•史密斯說:“星巴克的最大成績之一就是說服顧客付3美元的高價買一杯“有社會責任的咖啡”(林金安,2004);另如在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情勢下,海南中海銀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久前向媒體公布了??诜康禺a成本內情,贏得了百姓和主管部門的贊賞,認為這種做法有利于房價的理性回歸(《新華每日電訊》2006.7.7)。用自身努力回報社會,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和形象,贏得社會的廣泛支持和認同,因此社會責任報告應反映企業對社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
(四)改善生態環境的貢獻。企業既受環境影響又影響環境,從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應承擔環保的責任,應承擔自己的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后果,如處理廢水、廢氣、廢渣,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稀有資源耗用以及對社會性環境治理提供產品和服務。杜邦有句名言:“盡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腳印”,即要盡量少用不可再生的資源,并將所有排放物盡量減少到最低限度,不對環境造成傷害。企業要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特別在推動環保技術的應用方面發揮示范作用。引進綠色思維模式,有效地對產品進行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和綠色包裝,關心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致力于環境與發展的良性循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比如上市公司應當根據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制定整體環境保護政策,指派具體人員負責公司環境保護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并為環保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技術和財力支持??梢韵裼⑻貭柦⑷蚧厥照?,將一些化學的廢品回收起來而履行環境責任。
(五)對競爭對手的責任。市場經濟是有序、公平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不能搞惡性競爭,要處理好同競爭對手的關系,反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
(六)提供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貢獻。對消費者和合作者負責,包括保證產品的效用、耐用年限、產品的安全性、提供社會咨詢服務、廣告的真實性、提供售后服務及提高顧客滿意度等。
總之,企業是社會的企業,在建設和諧社會、倡導倫理社會和人文關懷的今天,隨著人們對企業社會效益關心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法律的不斷完善,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將越來越普遍,也必將成為未來企業財務報告的一個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仁可.在上市公司率先引入企業社會責任機制.證券時報,2005.11.23
[2]張淑煥.推行社會責任會計,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企業經濟》,2005.10
[3]張文賢.會計理論創新[M].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Abstract:Withfastgrowthoftheeconomy,highconsumptionoftheenergyandreduceoftherecourses,varioussocialproblemsturnobviousdaybyday,sothegovernmentenforceditsmacro-controloftheeconomy.Allwalksoflifebegintopayattentiontosocialresponsibilityoftheenterprisesandhigherrequirementswereputup.Buttheaccountinginformationofferedbythecurrentaccountingmethodandreportingmodelcannotmeetwiththedemandsofreportusers.Itisnecessarytofurtherthestudyonit,whichwillbeasolidtheoreticfoundationforbetteringinformationdisclosuresystemofsocialresponsibilityofChina’senterprises.Itishelpfulforcounterpartstoevaluatetheenterpriseachievementinasocialview.Andithelpstheenterprisegainsustainabledevelopment,maintaincompetitiveadvantageandobtainlong-termprofits.
KeyWords:socialresponsibilityinformationdisclosure
- 上一篇:我國行政問責制研究論文
- 下一篇:鄧小平制度變遷思想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