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現代會計信息技術化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差別
時間:2022-03-29 05:07:00
導語:談論現代會計信息技術化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差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介紹了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知識。包括會計電算化的概念、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歷程和會計電算化系統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提出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區別和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會計實務;電算化系統
會計電算化系統需要從業人員掌握許多新知識,學習新內容。根據會計軟件應用的需要,會計電算化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計算機知識,包括計算機系統組成原理、各種硬件設備的使用、操作系統的基本應用,漢字輸入方法等;(2)會計應用軟件知識,包括系統的安裝、啟動、初始化及各模塊的操作應用。隨著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方向的發展,會計人員還必須掌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的相關知識,以適應會計核算和管理的需要。
一、會計電算化的概念
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工具,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的工作,會計電算化是一個應用電子計算機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它完成了數據處理的信息化,會計電算化是從傳統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演變而來的系統。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實務發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僅是會計發展的需要,而且是經濟和科技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會計電算化實施與運行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不僅需要會計、計算機專業人才,更需要既懂會計又懂信息技術的雙向式人才。
電子會計電算化系統要求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減少和消除人為操縱因素。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計算機,會計數據處理的速度加快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減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計算失誤造成的差錯;另一方面,任何計算機系統都不是無懈可擊的,建立和完善計算機的控制系統。才能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高效性及準確性,確保財產的安全,為單位的經營決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創造更高的效益。因此,建立一整套適合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歷程
電算化系統運行前,對有關人員進行的培訓,不僅應包括軟件的操作培訓,還應包括實施電算化系統后新的企業內控制度及憑證流轉程序方面的培訓。盡可能在開發階段就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從而減少系統運行后出錯的可能性。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起步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經歷了嘗試階段、自發發展階段和有組織、有計劃地穩步發展階段,到目前的管理型會計軟件發展階段。在這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財務軟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第一階段嘗試階段(1982年以前)。
第二階段自發發展階段(1983年—1988年)。
第三階段穩步發展階段(1989年--1996年)。
第四階段會計軟件發展階段(1996年以后)。
我國已初步形成了會計電算化軟件產業,通過國家級評審的會計軟件已達30多個,通過省級評審面向會計電算化應用人員的培訓可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大部分會計人員要通過培訓,掌握計算機和會計核算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部分會計人員要通過高級培訓,能夠對計算機系統環境進行一般維護,對會計軟件進行參數設置,以及對會計核算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和利用。
三、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區別
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內部控制是企業在會計工作中為維護會計數據的可靠性、業務經營的有效性和財產完整性而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管理方法、業務處理手續等控制措施的總稱。會計電算化使傳統的會計系統組織機構、會計核算形式及內部控制制度等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控制方式發生變化,由單一制度控制轉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手工會計系統中。內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人員的內部牽制制度。會計電算化后.會計賬務的集中化處理,使會計部門傳統的內部控制措施如編制科目匯總表、憑證匯總表.試算平衡的檢查,總賬、明細賬的核對等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內部控制措施,如憑證借貸平衡校驗,余額發生額平衡檢查。隨著遠程通訊技術的發展,會計信息的網上實時處理成為可能。業務事項可以在遠離企業的某個終端機上瞬間完成數據處理工作。例如昔日應由會計人員處理的有關業務事項,現在可能由其他業務人員在終端機上一次完成,昔日應由幾個部門按預定的步驟完成的業務事項,現在集中在一個部門甚至一個人完成。會計電算化后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由人通過會計軟件來實現的,由人員和計算機相結合來共同完成。
2.其次,控制對象發生變化,由對人的控制為主轉變為對人、機控制為主手工會計系統中,內部控制的對象主要是會計對象、工作情況、信息處理方法和處理程序等。企業的經濟業務發生均記錄在紙張之上,并按會計數據處理的不同過程分為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電算化后,會計憑證轉變為以文件、記錄形式儲存在磁性介質上,使會計核算無紙化,修改數據不留痕跡。隨著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無紙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項交易發生時,該項交易的有關信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自動記錄,原先使用的每項交易必備的各種憑證、單據被部分地取消了。原來在核算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必要的核對、審核等工作有相當一部分變為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了。
3.再次,手工會計系統中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難度,會出現由于會計人員的粗心大意、疲勞或處理環節過多等而產生的無意識錯誤。會計電算化系統后,輸入數據正確、計算機程序正確和設備正常運轉三者具備才能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如果上述的任何一方出現差錯,就會使處理結果錯誤?,F實中,由于儲存在計算機磁性媒介上的數據容易被篡改,有時甚至能不留痕跡地篡改,加之數據高度集中,未經授權的人員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瀏覽全部數據文件。復制、偽造、銷毀企業重要的數據。因此,計算機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發現計算機舞弊和犯罪的難度較之手工會計系統更大。
四、結束語
我國在會計電算化系統建立后,不但核算手段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改變了大量手工管理習慣和方法。由于控制方法、對象等方面的變化,原有的內部控制制度已不能適應電算化會計系統的要求.因此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已刻不容緩。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基本思路為:堅持明確分工、相互獨立、互相牽制、相互制約的安全管理原則。建立系統的人工與機器相結合的控制機制。使會計電算化運行的每一個過程都處于嚴密控制之中。
參考文獻
[1]劉紅英.會計實務[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03.
[2]費青.淺談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會計控制[J].會計之友,2009(19).
[3]孫越.會計理論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比較[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9(03).
- 上一篇:排污權交易之排污許可小議
- 下一篇:議營銷中重要的競爭手段之一區域戰略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