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業會計規范化管理
時間:2022-09-16 09:55:40
導語:探究企業會計規范化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企業成本和支出的核算是企業會計的最基本職能,為保證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的發展,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是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內容。企業為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不僅需要重視內部管理控制和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優化會計核算制度也是非常關鍵內容。會計核算的規范化,能夠將企業的成本和支出情況進行實時清晰的反映,對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更好的把握企業經營方向和制定相關的策略規劃。
關鍵詞: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
對企業成本和支出的核算是企業會計的最基本職能,為保證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的發展,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是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內容。在現實經濟活動中,許多企業在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上存在瑕疵,使得后期的核算出現更大的問題,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本文旨在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管理進行探究,分析現今階段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
一、會計核算制度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作用
(一)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伴隨我國社會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對會計核算方式也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核算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在復雜經濟環境中的需要,因此,企業會計核算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企業收支的核算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整體預算的管理等,是現代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企業會計的核算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一般包括:企業利潤的預算管理、企業各項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對企業收入和負債的基本情況進行核算管理以及一些固定資產或其他各項資產的清算。會計的時效性原則、準確性原則以及真實性原則等都是企業會計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數據的真實性是會計核算中最需要重視的,對企業整體情況進行準確的核算,會計信息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和業務水平,有利于管理層做出有效決策。為了讓使用者在使用會計信息時能夠清晰的了解企業財務狀況,需要保持會計賬目信息和企業實際收支的一致性性。
(二)規范會計核算制度的主要作用。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尋求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發展追求的核心,而面對復雜的經濟環境,企業更好的把握發展方向和清晰目標,需要健全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作為支撐。其次,會計核算制度的優化和規范,能夠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企業的發展情況更好,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有積極作用。最后,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一環的成本管理,在企業建立相關的規范管理制度時,能夠使企業在市場的運用和經營上達到一個平衡點。企業會計制度更加清晰明確會使得企業的會計人員對于自身職能,有更加透徹的了解,在企業中更好的找到自身的位置。企業的核算管理制度越細化明確,管理效率越高,那么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會降低。當然,我國的會計核算制度現今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待我們去進一步的完善。
二、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的配置不夠合理。許多企業都存在會計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缺乏合理性的問題。企業在會計機構的設立上十分混亂,一些應該相互獨立的崗位存在只設置一名會計職員,缺乏應有的規范性,會計在企業中應有的職能不能夠有效的發揮。一些會計機構的會計和財務職能不能夠有效發揮,機構形同虛設。財務部門本應沉到企業實際業務中并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但事實上,許多企業都是所謂老板直接決定其生產經營,對于企業真正的財務狀況,財會人員并不能夠真正的了解。許多企業才招聘會計財務人員時并沒有根據有關的會計崗位人員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招聘,選擇外聘兼職人員或者親屬人員對企業財務和會計信息的核算,大大的降低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及時性,使得企業會計核算的質量水平無法得到保障。
(二)缺少規范的監督管理。會計監督是會計職能中最基本的內容,有效的會計監督能夠保證企業財務的準確性,使得會計信息真實準確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同時還能夠對會計核算行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有效監督。對企業發生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有效把控并充分發揮財務人員在其中的監督職能是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重點。但是,在企業實際的監督活動中,監督職能并不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層常常會對財務工作進行一些干預,這使得迫于領導的壓力,財務人員在實際的核算過程中可能會選擇按照領導的指示進行會計核算工作。
(三)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都是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同時也要求會計人員有處理會計實務的豐富經驗,可以看出會計工作需要同時具備技術能力和專業能力的人員。當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結構呈金字塔狀,真正同時具備技術能力和專業能力從業人員數量較少。我國會計證書的考取不存在專業限制,有許多會計從業者是非會計專業,考取會計證后從事了會計行業工作。這部分人雖然接受了一定的專業培訓并取得了會計職稱,但是專業知識的掌握熟練度往往不夠,在專業性上有較大的不足,相比會計專業畢業的會計人員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由于實務經驗的缺乏和專業知識儲備不夠,專業的會計核算軟件的應用不能夠達到應有的熟練程度,同時,對會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解較少,職業道德水平不夠,無法勝任會計工作,使用企業會計核算混亂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缺失,不利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長期發展。
三、我國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的管理措施
(一)合理配備人員,科學設置會計機構。企業在進行會計機構的設置和管理時,為保證會計核算不受其他人員和部門的干擾,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需要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以及專門進行會計核算的崗位。會計核算崗位的財務人員,應該以公開、公正的方式進行選擇;同時核算崗位應該是專人專崗,不得由其他崗位的人員兼職;會計核算崗人員應保持公平公正,保證自身的獨立性,在核算工作中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有在工作上做到工作和獨立,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才能夠得到保障。
(二)加強內外部監督。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的規范性直接受到財務工作制度的影響,因此,為實現對企業行為約束的有效性,企業需要加強相關的監督制度的完善。在內部監督方面,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會計核算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監督活動的有效性,促進會計核算人員素質的提高。在外部監督方面,企業可以利用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所等中介機構,加強會計事項和稅務事項的監督,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合規性。為確保會計核算的規范性與合法性,可以利用財政和稅務部門的外部監督作用,對會計工作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同時加強企業內外部監督能夠有效的促進會計核算的規范化。
(三)加強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專業能力和技術能力。加強企業核算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有助于其掌握新的會計準則和更新會計專業知識,加深對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理解和認識,提高職業道德素質。企業不僅要求財會人員對會計基礎核算的內容有熟練的掌握,還要在此基礎上深入學習會計信息化的內容,在企業的各項會計工作處理上,能夠嚴格依照會計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要求規范處理。同時,為激發企業會計人員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適當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段,比如進行績效考核和薪酬的獎勵,對那些優秀并不斷學習的會計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
四、總結
進行對企業成本和支出的核算是企業會計的最基本職能,為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的發展,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是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內容。面對現今企業會計核算面臨的問題,為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需要合理配備人員,科學設置會計機構、加強企業內外監督并加強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財
參考文獻:
[1]黃興濤.如何加強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6):119-120.
[2]王卉敏.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具體措施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5):154-155.
[3]張英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中國商貿,2013(15):40+42.
[4]王文華.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1(08):158.
作者:周新宇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 上一篇:低碳經濟下企業成本管理探析實踐
- 下一篇:企業會計管理強化對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