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研究

時間:2022-03-16 03:01:45

導語: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研究

摘要:通過國有企業運營發展中暴露出的各種經濟活動問題,越來越能體現出會計監督機制在國有企業控制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在社會經濟環境變化時期,積極應對運營風險,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更是起到保駕護航的關鍵作用。本文從財務人員選拔任用機制、管理層對會計理念的運用、內外部審計工作與整改機制以及會計監督機制后續執行等方面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明確財務人員用人要求、普及業財結合的必要性、整改后續國企執行力度的監督跟蹤以及會計監督機制開環與閉環流程的有效運用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優化對策

會計監督是指企業會計機構以及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人員根據法律法規,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資金使用情況從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多個方面進行監督的過程。會計監督包含內部會計監督和外部會計監督兩層含義。

一、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的重要性

(一)保障國有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全面如實完整。在國有企業經濟運營管理中,會計監督機制對日常經濟活動的控制運用非常必要,保障會計經濟活動的記錄必須依法合理合規、全面完整,這樣才能真實有效的反映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的軌跡以及對經濟業務經營情況的如實呈現。(二)確保國有企業會計核算為各方提供有效、及時的會計信息。對國有企業會計核算的嚴格把控也是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有效完整,這為日常會計核算及統計信息的有效及時性提供最基本的數據基準,為內部和外部信息披露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三)保證國有企業經濟運營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在日常經濟運營中也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是對經濟運營活動中的風險防控及風險應對控制管理,對維護國有企業經濟運營的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能夠起到堅實穩固的作用。

二、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財務人員選拔任用機制。鑒于國有企業體制的特殊性,對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規章繁瑣,條款眾多,對機構職能的設立部門林立細化牽制,但是在龐大的國有企業體制控制下,依然存在人員素質不達標不專業、選拔機制不健全等情況,這嚴重說明企業監督機制執行不到位,也是企業日常管理的一大弊端。對于有些專業知識不到位,甚至不積極學習掌握新政策的會計人員,思想陳舊模式化,這類會計人員是嚴重制約企業經濟發展的。對于違背職業道德聽從管理層人員指揮的會計人員也影響會計執行的獨立性,都是國有企業人才選拔機制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二)企業各方管理層對會計理念的運用。企業管理層對經濟活動的運營決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戰略目標的制定實施,對日常經濟活動的管理應具有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然而有些管理人員只顧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對經濟業務立項的把控不夠嚴格,對經濟活動的預判決策缺乏整體管理意識,這是將企業運營引導到不利的方向。同時,企業管理層的管理風格和企業經濟所處的位置聯系沒有結合會計理念充分運用,前后步調不一致,導致業務推進后勁不足。這些都充分說明企業管理層存在缺乏會計知識的問題。(三)內外部審計工作與整改機制相結合的控制。國有企業中對會計的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工作都會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調查,對整改機制也會每年安排跟蹤調查要求各子公司各部門按時匯報,但是對于兩項工作前后結合的整改跟蹤情況依然存在脫鉤、持續跟蹤等問題,對于長期待解決項目存在反映問題及時但解決問題的處理情況往往跟蹤不到位、不了了之的后果。這種流于形勢的審計和整改工作是危害企業安全運行的毒瘤,它往往將重要待解決問題掩蓋,管理層趨于利害關系,把影響績效的考核點弱化,容易把企業帶偏,也不能積極正確面對解決問題。(四)會計監督機制開環與閉環的后續執行。對國有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情況從開環和閉環兩個角度分析,存在后續執行力不足、處理結果敷衍了事等問題,在國有企業整體經濟運行中是會計監督工作中收口不全、監督不徹底的行為。這兩種模式各自為政,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特別是在審計和整改工作后期調查階段,不結合運用,起不到互相佐證的過程,看似兩個整改問題不相關,實際都是生產環節中的一部分,都和企業經濟活動相關聯,這樣的分離調查匯報也對關鍵結點和風險控制的根本原因無法揭露分析,不利于企業運營發展。

三、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的優化對策

(一)明確財務人員專業知識及道德素養的硬性要求。建立會計人員選拔上崗制度,實行崗前考核,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摸查,優先考慮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修養高、工作態度認真等具有德才兼備品質的會計人員。錄用后,加強會計培訓工作,為保證后續教育培訓情況的落實,建立不定期會計人員考核機制。組織會計人員學習最新會計政策及會計專業知識,注重國有企業對會計政策和理論性知識運用的把握。對會計人員的執業獨立性可以采用輪崗機制,對于國有企業下派的會計管理人員可以實行定期輪換制度,以保證財務工作的透明性合法性,也更能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執行力度及職責目標。(二)普及相關人員財務知識及業財結合的必要性。1.制定財務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的不同梯度會計培訓計劃。對于國有企業內部人員,有會計基礎知識的不同部門員工在溝通經濟活動事項時描述可以做到更易懂更專業。對企業外部相關事項往來人員,掌握必要的會計知識,能夠及時運用專業知識直接對外進行溝通處理。因此,國有企業有必要在適應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對財務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制定不同梯度的會計培訓計劃。財務專業人員在當下會計轉型發展形勢下,需要積極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優勢,可以由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方面轉型學習,由傳統經濟會計記錄向數字經濟會計記錄轉變,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知識能力及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務企業經濟載體;非財務專業人員需要具備基礎的會計專業知識,業務、生產、銷售、運營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數據、票據、款項、賬目、報告等數字文件載體,這些都需要非財務專業人員在和各方面工作人員接觸時知曉專業素語,可以進行流暢的工作溝通、對各部門工作銜接進程的把控更輕松到位。2.加強國有企業管理層人員的財務觀念管控。國有企業管理層人員需要從多角度考慮問題,綜合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選擇運用財務理念思考業務、生產等企業運營狀況,從財務角度著手,防止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的短期效益情況出現,與財務管理人員多溝通,特別對于三重一大事項必須貫徹實行集體決策和聯簽制度,不可一手遮天。同時,對國有企業管理層人員建立監督機制,加強財務知識培訓,關鍵管理人員可參與財務部門會議旁聽機制,各部門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及時溝通經濟活動是促進企業有效運轉的重要保證。為避免國有企業管理層人員個人管理風格與企業發展階段在做決策時脫鉤,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根據國有企業的業務活動和經營特點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匯報,及時將企業當前所處發展階段及實時真實的企業狀況等有效信息反饋給管理層,確保國有企業管理層人員能夠將企業戰略決策的選擇和企業發展形勢相匹配,順應企業階段性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戰略方針。3.對經濟活動業財結合的溝通實行剛柔并濟。一項經濟業務合同的順利完成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其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結合尤為重要,財務要融入業務之中,不是簡單的事后監督與記錄報告,而應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方向轉變,要全程參與業務發展。比如對票據、款項的記錄要采取剛性措施,必須準確可靠,對于票據、款項的催收催付采取柔性措施,積極溝通,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成經濟業務活動形成有效的收尾,保證企業盈利收入的實現。(三)整改后續國有企業執行力度的監督跟蹤。對會計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對會計政策的最新情況實時關注,會計部門內部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建立部門內部自檢和互檢工作,無論內部監督還是外部監督都要執行到位,加大力度分析整改中的難點,記錄監督工作過程,形成階段性報告。對后續執行中出現的各種狀況,分層次研究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對于長期未解決項目要依據事件性質剖析處理的若干種可能性,及時和上級領導溝通,只是因為時間問題但可以解決的項目應該繼續進行實施,解決有重大難度的可以采用必要的舍棄止損,對于解決有微小難度的項目應及時合作,集中力量進行攻堅克難爭取盡快解決達到盈收目標。(四)會計監督機制開環與閉環流程的有效運用。國有企業會計工作龐雜枝大,在這種上下級部門控制的情況下,需要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對于工作監督流程中的開環控制階段建議實行不定期抽查機制,比如針對會計憑證、賬薄、報表、臺賬、報告等相關會計檔案進行抽查處理,實時監督相關崗位會計人員的工作情況。對于閉環控制階段建議實行全面檢查機制,比如針對會計預算及會計核算、績效考核等流程從零到壹的完成過程進行閉環監督。為確保國有企業會計工作的全方面經濟活動控制管理,還應建立開環和閉環相結合的復合控制管理機制,比如在內外部審計環節,從部分到整體,從點到面完全透明的展現國有企業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這三種靈活的控制機制可以相互運用,也可以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終歸是為一個控制目標而運作。會計人員需要結合企業經濟活動的完整流程及細化分類進行有效的復合控制管理,保證會計工作的生命管理從“種子”到“果實”,豐收時節結成企業經濟成長過程中的“紅毛丹”。

四、結語

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積極發揮內、外部監督作用,隨著企業發展的需求盡力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在今后的實操工作中還要繼續探索新的會計監督機制,不斷完善會計監督職能,促進企業財產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喬建邦.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17):159-160.

[2]馬慶國.國有企業加強會計監督研究[J].財會學習,2020(10):118-119.

[3]譚健.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9(20):193-194.

[4]卞興楊.國企會計監督機制的完善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3):234.

[5]林晶晶.論新時期國有企業如何強化會計監督[J].財會學習,2020(13):103-104.

作者:劉元 單位:中石化大地(天津)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