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策略

時間:2022-10-15 09:50:12

導語:企業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策略

[摘要]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完善的會計內控制度能夠給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避免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提升會計工作的效率。會計內控的實施,有效地減少了企業內部賬務權責不明、根系混亂的現象。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是否高效,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文章針對會計內控的薄弱環節開展討論,并提出強化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的方法與策略,從而達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企業財務管理;固定資產核算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的經營模式正在不斷地發生變革。只有企業內部進行嚴格的把控,才能從中不斷地發現根本性的問題。企業的成長就是不斷解決問題、克服艱難險阻的過程。

1企業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總的來說就是指企業為了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通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貫徹及落實內控的實施方案,針對可能存在的經濟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予以管控的內部經濟活動。隨著企業不斷發生經營管理模式的轉變,企業中的會計部門的內控正在逐漸成為提高企業財務實力的必要途徑,并逐漸成為企業中內部控制體系改革的核心力量,其主要職能是對企業會計及財務業務上的風險進行提前的預判及防控,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抑制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腐敗現象,有助于企業健康發展。

2企業中會計內控建設的原則依據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的基本方向,“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只有把控好行進的方向,并保證企業內部人心齊,方向一致,才能保障會計部門內部控制的實施和開展。因此在會計部門實行內部控制管理之前,先明確其內控的目標和方向,是實現企業財務制度上的清明透徹,統一的規范企業會計的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使企業順利的完成經營管理目標。為了這一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首先要保證的是企業所有產生的經濟行為及活動都應遵循法律上相關的規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此基礎上設定具體的會計內控組織計劃,構建完整的內控體系。[1]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為會計工作的開展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有更為重要的是盡可能減少企業中長期存在的貪腐現象的出現,為會計內控的開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只有在一個良性的氛圍中,會計內控制度才能緊張有序的開展。會計內控制度的實施不是“華而不實”的存在,是鐵一樣的制度形式,志在掃除企業財務上的風險隱患,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就當下的內控形勢來看,企業會計部門的內控定位準確與否,可以作為評判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的首要標準。這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轉型,是提升其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使企業內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的合法性保障。

3強化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的原因及意義

3.1原因

(1)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建設,在最大化程度上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精準度。一般情況下,企業會設立專人專崗,對會計信息進行集中的匯總和整理,因為企業的經濟業務量大,其工作人員每天的信息數據整理任務繁雜,并且對其工作人員的專業度要求高。倘若企業的會計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加深會計內部控制的管理力度,就可對會計人員的效率進行了解和把控,并能及時地發現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會計信息的處理更加及時且高效,數據的精確度也就越高。(2)就企業的發展來看,內部控制制度對其管理效力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提升。隨著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到來,企業的會計部門處理的經濟業務成比例增加,而經濟業務的增多將會引發資金周轉上的緊張,這對于財務部門來說,無疑將面對重大的實力挑戰。[2]在此趨勢的持續發酵中,需要財務部門及會計人員加強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來應對復雜的經濟趨勢。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能保證企業的財務及會計部門相關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使企業的財務及會計部門靈活自如地應對突發的緊要管理工作及任務。(3)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可以協助經濟及法律政策的落實和實施。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構件,換言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對國民經濟起到保障作用,并且能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和水平。會計內部控制的實施可以強化對企業內部的監管強度,讓國家的經濟制度及法律規章得到實際性的落實,并降低了企業財產的風險系數,維護了企業經營的穩定。

3.2意義

會計內部控制的建設可以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對會計部門進行內部控制,可以使企業對預算項目經費的管理更加條理化和制度化,使企業資產架構更加清晰,收支情況的呈現更加完整具體,切實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會計的內控制度可以對尚未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預判,起到防微杜漸的效果。風控是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表現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企業會計上的財務風險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質量評估,并討論出幾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形式,并對不同的風險制定具體詳盡的應對方針,將財務風險因素扼殺在搖籃里。企業會計內控的建設可以抑制單位內部成員貪污腐敗的現象,在會計內控機制健全的情況下,企業的權責不會分離,會計機構各成員間相互牽制、相互監督,并對企業其他部門機構也起到監督和制約的作用,真正實現了嚴格按照制度管理人員,凈化企業內部結構的目標。

4強化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的方法與策略

4.1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4.1.1制定制衡機制對于企業而言,只有構建完整的內控制度,并為其設定詳盡的制度并進行管理,才能保證內控的順利開展。在內控制度構建的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權力的制衡,制衡關系的應用是內控工作的核心。[3]企業需在宏觀上先建立內控制度的體系架構,通過設置崗位制度、輪崗換班制度及決策體系,均衡這三者之間權責的關系,達到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約的管理模式,實現企業會計內部的相互牽制,科學合理的控制其中的微妙聯系,保證財務決策的效力,使企業各機構呈現相互獨立且相互監管的管理機制。4.1.2設立獨立完整的財會部門財會部門是企業的核心機構,主要是從事經濟活動,并對財務信息進行處理。在財會部門的設立上,需設置專業的會計人員及管理人員,為了更好地實現自控機制的建設,從人員甄選時就要開始監管。確保選拔上的人員有承擔財務工作的實力,在入職后還會對其進行專門的培訓,進一步強化其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還需對其進行職業素養的培訓,培養全能型人才。另外還要求財務人員依照會計行業準則,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披露和總結,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4.1.3引入會計電算化通過現代的科學技術方法,強化企業的內控機制的建設。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大力引進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實現會計電算化,改變傳統的記賬模式,減少會計手工核算的時間和誤差,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并對會計人員的賬務處理進行制度化的管理,使其規范程度更高。會計電算化不僅將財務數據呈現得更為清晰,同時也實現了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的共享。

4.2加深企業內部控制的意識

企業為了內部控制的發展,應從思想上加強內控意識。這就需要先讓領導層明確各個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對其有準確的劃分,便于日后優化管理體系建設,作為企業的員工,要有崗位責任感,擺正工作的態度,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工作中去,辦事有效率。為了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動力,設置薪資激勵制度和績效考評制度。[4]以業務量和完成度作為評判標準,并予以實際的獎勵,可以出于精神層面亦可是純物質層面的鼓勵。有獎就有罰,方可突出激勵制度的優勢。對于表現不佳的人員視情況進行警告,而消極怠工的要予以嚴重懲處,方顯紀律機制嚴明。以此方式,提升企業人員的積極性,使其形成自身內控意識的建設,并逐漸地滲透到工作中。

4.3注重財務細節的管理

4.3.1提高會計人員專業能力作為企業的專業會計人員,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積極參與各地的財會講座和財務政策宣講,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掌握并更新財務知識的儲備量。熟知并了解各方面的財會政策,使企業的財務活動受法律保護。[5]只有財會人員提升自身專業技能,保證所提供的數據準確,為會計內部控制的實施保駕護航。4.3.2保證固定資產的完整性固定資產核算是企業會計核算的主要環節之一,為了實現會計內控的系統化管理,會計人員應該更加注意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對固定資產采購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在賬務處理上務必做到仔細核驗,并定期盤點,計算固定資產的價值,做到賬實相符。會計核算的每個環節都影響著會計內控的管理,因此要盡可能地保證固定資產核算的完整性。4.3.3加強對現金的監督與管理加強對現金的監管可以降低財務風險,所以會計人員在內控環節應著重注意對現金的管理。在會計賬務處理上,對現金的管理要做到日清月結,并把現金的使用控制在一定限度內。還需要對企業的印章和支票進行嚴格管理,通過抽查的方式管控財務風險。

5結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已經逐漸成為企業內控的核心環節。企業應結合自身管理需要及管理會計理論要求,在內部建立起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完善制度、人才培訓、強化預算管理與內部監督等手段,提高內部控制執行力,防范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從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鑫.企業內部控制的精細化與財務核算體系構建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7):232,235.

[2]郭新學.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J].財會學習,2020(26):175-176.

[3]李娟.新形勢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J].納稅,2020(23):85-86.

[4]武慕汐.基于財務風險管理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497(12):129.

[5]王菊.風險管理視角下企業內控制度的實施與應用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0):49-50.

作者:張輝 單位: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