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債券發行情況調查與思考論文

時間:2022-02-10 10:48:00

導語:企業債券發行情況調查與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債券發行情況調查與思考論文

企業債券發行情況調查思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融資渠道出現多樣化,債券作為一種新的融資工具已顯示出勃勃生機,通過發債的社會融資已成為眾多企業解決資金短缺的重要途徑。我縣自1989年平陽縣內燃機配件廠首次發行企業債券以來,到1994年底,全縣共發行企業債券6055萬元,為了進一步拓展和發展我縣債券市場,最近,筆者對全縣的發債企業進行一次調查分析。

特點

1、發債對象以鄉鎮企業為主。

從調查情況來看,全縣發債企業絕大多數屬工業企業,其中又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其次是國營企業,再次是二輕集體。

2、發債期限短期化,發債金額逐年增長

從1989年至1993年,我縣企業所發債券期限均為一年期。但從1994年開始,發債期限則縮短為9個月或六個月,名稱也隨之改為短期融資券。發債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1994年累計發行3125萬元,比1993年增長了62%,是1992年的6倍多。

3、發債籌資用途單一化。從調查情況來看,資金用途較為單一。所有發債企業籌資均是用語彌補流動資金缺口。原因在于,固定資產或技改項目投資屬于長期債券,除要縣計委立項外,審查條件相對較嚴,故一般企業均已流動資金不足為理由提出申請。

作用

盡管我縣債券市場規模并不,但作用較為顯著:

1、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籌資渠道,減輕了銀行信貸負擔。以往,企業資金大部分來源于銀行,往往使企業金融資產單一化,獲取資金不夠靈活,而銀行由于顧及面廣,難免顧此失彼。債券這種形式出現后,為企業籌資開辟了新的途徑。同時也減輕了銀行壓力。一方面,可以使企業機動靈活地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銀行也可以解脫去相當一部分資金以供自己靈活運用,為銀行的企業化經營奠定基礎,如溫州活塞廠,是我縣最大一家國營企業,是工行的貸款大戶,通過連續幾次發債,大大減輕了開戶行的壓力。

2、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增進了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對銀行貸款,企業普遍感到無償還壓力。由于銀行貸款具有較強的政策性,企業可根據國家的指令性計劃獲得低息貸款,有的貸款到期由于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還可以延期還貸這當然不會加強企業的自我約束能力。而通過發債籌資則是向社會公眾負債,企業能否得到資金,完全取決于投資者,企業只能以自己較優越的資信程度、生產實力、經營效果和發展前景來吸引投資者,特別是債券到期還本付息是否準時,都是影響購買者的重要因素,這必然使企業產生內在壓力,刺激企業的經營能力,使之必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取得更好的效益。否則企業如到期不能兌付,則會失去企業信譽,并給下次發債造成被動。從調查情況來看:除個別企業延期外,發債單位基本按期兌付。

3、為我縣企業上檔次、上規模、上效益提供了資金條件。

主要表現在:一是支持我縣專業市場的發展,增強了塑料行業的競爭實力。如肖江塑料編織市場,1994年度共有9家編織廠發債,累計發行金額54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企業生產經營,當年累計上繳稅金540萬元。二是浙江虎毫實業有限公司,原為一家小型服裝廠,原年產值600萬元,1992年開始發債,累計發行675萬元,到1994年,企業規模擴展為原來的3倍,產值增長5倍,利稅增長3倍。三是幫助國營企業走出經營低谷。如平機廠和平紙廠均是老國營企業,底子薄、負擔重、經營狀況差,通過幾次發債后,現在企業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

雖然企業債券的發行取得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在債券市場發展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企業通過債券融資意識不強。全縣通過債券籌資的企業只有32家,不到全縣企業的1%,這對提倡企業進行直接融資是很不適應的。這主要是由于廣大企業經營者對債券融資很不了解,認為債券就是貸款者有之;提出直接向銀行買債券者有之;更有人認為,發債會給企業帶來不吉利,容易給人造成企業經營效益差等影響,從而給發債工作造成較大的困難。主要體現有:一是被動發債。有些企業資金長期不足,銀行貸款已借足,不得已才求助于市場籌資。二是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不愿發債。三是從眾心理。有些企業認為別的企業發債,自己也不甘落后,跟著發債,出現一面發債,一面存入銀行想象。

2、審批手續繁瑣,期限過長。

現在企業申請發債手續是這樣的,企業向縣人行提出申請要求,縣人行對其進行初步審查,通過一看,二聽,三問,四查,形成初步意見再上報市人行最后定奪,再由企業自找機構,尋找擔保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最后經審批發行,一般要花費一個半月左右,有時甚至長達四個月,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過長,從而延誤了企業籌資時機。如有些企業生產產品由于季節性較強,往往會失去用款效率,結果導致一些企業不愿進行發債。這樣,既有違企業發債初衷,也不利于企業直接融資的推廣和發債。

3、發債程序不科學,使審查難度加大。從調查情況來看,主要有:一是資信評估不健全,由于我縣沒有專門從事企業資信審查與評估的評級機構。因此,作為審批部門的人民銀行就很難掌握要求發債企業的資信程度。二是發債企業提供材料不科學。如要求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都未經主管部門或會計師事物所審核簽證,缺乏報表的嚴肅性,為企業在財務上弄虛作假創造了條件。三是企業擔保流于形式?,F行企業發債所簽訂的擔保書,均沒有經過公正,而且對擔保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都沒有深入調查,還有出現一些連環保,多面保情況。

建議

大力拓展我縣債券市場,合理發債債券融資是今后我縣金融工作主要一環。我們必須一面認真開拓,一面要嚴格把關,既要發展,又要安全。因此,筆者建議:

1、加強宣傳,增強企業直接融資意識。社會觀念對經濟的發債有著重大的能動作用,或者促進或者阻礙,而當人們有意識地執行這種觀念時,所帶來的效果則更加顯著。因此,應該大力普及金融知識,使人們對債券這一融資形式有著深入的了解,培育社會各界的債券意識。因此,必須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對發行企業債券市場的意義。如:縣經濟工作會議,縣金融聯席會議及向政府、人大、政協領導匯報工作時進行宣傳;同時,還應多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和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

2、成立企業資信評級機構。必須十分重視企業債券的信用評級,凡向社會公開發行債券的企業均應通過信譽評級機構進行評級,通過對發行單位,償還能力的測算分析,得出企業償還債券資金來源是否穩定、真實和可靠,債券到期否能否有償還能力和科學結論,凡評級合格的企業方能批準發行,以避免債券風險性,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筆者建議:應由縣人行牽頭組織包括各專業銀行人員組成企業資信評級部門、來從事這一職責。

3、審查工作要嚴、準、快。首先,一定要選擇那些效益好、信譽高、有償還能力的企業作為債券的發行對象,明確發債條件和范圍,人民銀行應以對企業負責,對機構負責和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站在第三立場,公正依法,從嚴把關;其次,企業須提供經會計師事物所驗證過的財務報表和其他比備材料,還必須強調由較好經濟效益的經濟實體作經濟擔保,擔保書要經過公正處公正后生效。最后,看準了則要簡化審批手續,盡快發行,讓企業及時籌資到位。

4、做好發債后的監管工作。一是作為審批機關的人民銀行要與企業開戶行一道嚴格注視債券資金投向,監督其資金使用,要實行??顚S?,對企業挪用資金用于其他用途的,開戶行應凍結企業戶頭,并于必要的罰款,促使債券資金真正發揮作用。二是建議發債企業要建立償債預備金制度,企業應從發債后第二個月起,按月從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償債預備金存入開戶銀行,以保證到期足額兌付。三是發債后要每月向人民銀行遞交財務報表,以便及時掌握發債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