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課堂助推美術教師專業成長
時間:2022-07-22 11:20:54
導語:智慧課堂助推美術教師專業成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徽省合肥高新區根據自身信息化發展方面的區域優勢,確立了以“安徽省合肥高新區根據自身信息化發展方面的區域優勢,確立了以“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開展針對性教學為主線,重構智慧課堂教學新模式助推美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展定位,以資源建設與共享為基礎,以教育數據匯聚、分析和動態評價為核心,探索智慧課堂環境下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師個性化發展。
一、課堂路徑:立足課堂主體,提高教學水平
內驅力助推教師專業成長是關鍵,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明確發展目標,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并自主付諸實施,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調動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才能激勵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入職2~5年的美術教師通過“導師制”培養等形式,使其成長為勝任型教師;入職5~10年的美術教師形成個性化教學特色;入職10年以上的美術教師提煉個人教學經驗,爭做專家型教師。智慧課堂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流程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被“顛覆”。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力培養,從傳統多媒體教學的“望屏解讀”轉變為師生共同使用信息技術開展,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更加立體化,無障礙地進行即時交流互動;學習資源實現了媒體化、智能化、碎片化,實現了按需推送、實時同步。一是利用輔助軟件,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智慧課堂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讓師生實現智慧交匯。美術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動手、創新等能力,但中小學每周開設2節美術課,如何在短時間內教會學生運用美術知識在課堂內完成作品,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我們運用“班級空間”“我的微課”。課前,教師發送微課、美術繪本視頻,分享課外美術資源,拓寬學生的眼界。課中,教師熟練使用“暢言智慧課堂”“暢言教學通”等相關教學軟件(電子課本、白板),可以通過拍照講解將學生的作品對比進行點評,還可以借助“實物展臺”將學生動態的作畫過程實時呈現在大屏上輔助教學。借助智慧課堂的互動功能,通過投票進行美術作品的評選,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必要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會借助“視+AR”或“4D書城”等VR、AR類教學輔助軟件,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課后,學生能隨時學習和鞏固,促進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資源共享,實現了美術課堂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的教學。二是記錄教與學軌跡,提高教師示范能力。智慧課堂將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大環節根據實際教學需求,提煉出能夠高效優化和輔助美術傳統教學的三個作畫步驟,融合了高新區“三悅趣畫”美術繪本教學理念,體現了美術課堂的時效性、趣味性、生成性。利用智慧課堂動態記錄教師示范、學生繪畫過程并實現回放,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解決重難點,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三是依托作業平臺,提高教師分析能力。在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上,教師以智慧課堂的“作業平臺”軟件作為傳統作業的補充,改變傳統技法式作業的布置、等級式的批改模式,豐富了作業布置與批改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利用“作業平臺”的“日常作業”等功能,將作品拍照上傳,作為課堂練習的反饋,教師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線批閱,并不局限在教室或辦公室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課前預習,借助作業平臺的互批功能,不管是全班互批還是組內互批,都改變了傳統教學評價教師“一言堂”的模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學會學習,這為高效的課堂學習提供了保障。四是借助空中課堂,提高教師指導能力。在“空中課堂”在線教學平臺上,教師將作品拍照后發送到白板,然后通過教師主控,引導多位學生在線完成作品的講解形式,將作品的繪畫過程與情感分享給全體在線學習的學生。在線實時評講作品,不僅對學生的繪畫情況做出及時反饋,也讓美術課堂教學從教室內延伸到教室外。不僅培養了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就連他們的父母也可以一起參與到繪畫活動中,這樣更有利于家長陪伴孩子,改變了單一的輔導方式,也為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下一步有針對性地輔導孩子的學習做好鋪墊,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科研路徑:依托課題研究,提高育人成效
教學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來源于課堂教學的實踐,我們樹立了“教學即教研”的理念,針對智慧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美術教師從細小處入手,確立上好一節課、開展好一次活動、做好一次反思總結的微課題研究思想,讓這種研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引航者,這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途徑。通過積極開展省、市級的教研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入職5年以上、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美術教師必須主持或參加1項市級及以上課題研究。通過研究,開展校內課題培訓、中期推進活動不少于1次,請專家從業務上對課題進行指導。2017—2019年,安徽省合肥高新區先后申報成功并立項七個智慧課堂課題,如“智慧課堂在欣賞評述領域中實踐研究”“智慧課堂在造型表現領域中實踐研究”“智慧課堂在區域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等,在課題專家的引領下,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討活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推進課程改革,突出科研的時效性。
三、資源路徑:分類進行培訓,增強培訓實效
培訓學習。高新區在推進智慧課堂應用過程中,為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美術教師每學年參加各類培訓不少于90學時。參訓后,要撰寫學習心得或進行交流匯報。按照“新入職教師—學科骨干—學科帶頭人—名師—教育家”梯度分類培訓,不斷提升全體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培訓師每月一校一駐點指導智慧課堂應用,定期開展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培訓,由理論培訓轉為實踐應用培訓,使得師生的智慧課堂應用水平得到了應有的提升。自主欣賞?!爸腔壅n堂”的應用,最突出的優勢就是讓師生交流、家校交流的方式和途徑變得更多元化。美術教師利用“智慧課堂”的“班級空間”軟件開展了題為“為你欣賞”的作品交流活動。每位教師都可以利用“班級空間”的圖片和語音功能,每天為其他老師分享十五分鐘的名家作品。這樣的話,一位教師在為大家讀書的同時,還可以聆聽其他教師分享作品。通過這項活動,既培養了美術老師讀作品的興趣和審美能力,又可以提升他們的欣賞能力。名師引領。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加速了美術學科名師培養目標的實現。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智慧課堂、大數據、云計算、未來教室、創客等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教學路上。半年時間,團隊成員摸索出智慧課堂的評測、互動、資源共享等方法,讓教師成為真正將信息化教學落在實處的“實干家”。
四、評價路徑
通過數據分析,優化教學過程評價反饋及時化。智慧課堂的核心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動態、實時的診斷性評價與反饋。利用大數據學習分析技術提供測評練習,教師能夠快速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評價,實現即時、動態的診斷分析和評價信息反饋,重構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交流互動立體化。重構課堂內外交流互動模式,通過“云+端”的無縫對接,實現無障礙地進行任何時間、地點的交流互動,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資源推送智能化?;诖髷祿治雠c全過程動態評價,課堂智能推送相關學習資料或分層作業,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學決策數據化。借助智慧課堂的海量教學數據資源的集成與共享,依據學生學習行為大數據挖掘分析與決策,用直觀數據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精準掌握來自學生的第一手學情資料,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了基于數據的課堂教學形態。對教師而言,能夠實現對教學行為、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動態管理,不僅記錄了結果性數據,更呈現了學生課堂與作業的學習過程性數據,幫助教師更加科學、精準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使傳統的經驗式、粗放式課堂教學向數據化、標準化教學轉變,為每個學生定制學習方案,真正實現從共性化向個性化教育的轉變。綜上所述,合肥高新區學校在智慧課堂的助推下,“互聯網+教育”校園信息化建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教師在信息化教學的幫助下,更好地研究教法學法,落實教學任務,學科教學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作者:張志良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夢園中學
- 上一篇: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 下一篇: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思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