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探析

時間:2022-03-12 03:25:40

導語:體育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探析

[摘要]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但目前“雙師型”教師發展現狀與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還存在一些差距。本文著重分析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剖析出現這些問題的深層原因,并提出體育職業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和思路。

[關鍵詞]體育;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

2018年1月,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多措并舉打造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2020年9月,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個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明確提出,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數量應超過專業教師總數的一半[1]。教師隊伍是發展職業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支撐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力量,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但目前“雙師型”教師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教師數量不足、來源單一、校企雙向流動不暢、管理體制機制不靈活、專業化水平偏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瓶頸。

1新時代體育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發展困境

1.1體育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素質發展不均衡。院校專任教師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強,但因缺少實踐機會和經驗,其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和創新的能力有待加強。反之,企業兼職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的專業技能,但大部分沒有接受體育專業的系統學習和教育教學訓練,無法在課堂中將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專業技能轉換成理論知識。如何將這兩類教師有機融合,最大限度地向學生傳授理論和實踐知識,是“雙師型”教師發展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1.2缺乏“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定標準。目前,“職業教育二十條”對“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定雖有明確規定,但具體的認定標準還未出臺。各校均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和企業需要來認定,缺乏全局性和專業性,且個別體育職業院校未按照“職教二十條”的要求貫徹執行,導致目前國內體育職業院校相關“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相對滯后,這無疑會影響“雙師型”教師的整體質量[2]。1.3“雙師型”教師的再培養途徑難以拓寬首先,“雙師型”教師相關的培訓組織機構不健全,培訓市場操作不規范,導致培訓無法正常開展或質量不高,絕大部分教師無法獲得“雙師型”培養機會或獲得后培養質量不高[3];其次,教師到企業掛職和上崗時通常承擔的職位是專家和顧問,遠離一線生產和管理,也沒有相應的薪酬規定,主動性相對欠缺;最后,企業對教師進入企業進行管理和進入第一線干預生產的信任度不夠,不敢將重任委托給教師,甚至將教師下企業定義為企業的“負擔”。

2新時代“雙師型”教師培養路徑

基于上述現狀,加強體育職業院校教師“雙師型”建設迫在眉睫。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本文提出以下幾條路徑。2.1制定出臺“雙師型”教師培養建設計劃。制訂出臺“雙師型”教師培養建設計劃是體育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體育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4]。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和各省市《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指導性標準(試行)》文件精神,結合各體育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重新修訂“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迫在眉睫。培養計劃的修訂可重點圍繞“雙師型”教師的職責劃定、“雙師型”教師在學校和企業的待遇區別以及“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方式和方法展開。培養計劃應突出“雙師型”教師主持和參與不同類別的體育科研項目的工作量和獎勵性績效分配,鼓勵教師積極了解體育行業發展動態,邀請企業兼職教師積極參與到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專業培養計劃以及相應實踐課程內容的建設中,要求校內專任教師根據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發展實踐處理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按要求完成五年一周期的輪訓制度,積極對接職業教育相關的“1+X”證書制度,探索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相關的培訓模式[5],實現學校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執行好教師下企業輪訓制度。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標準,教師須執行每年至少一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和五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6]。為保證教師下企業輪訓制度的順利實施,可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1)各體育職業院??稍诮處熭営柕奈迥曛芷趦龋WC教師至少有1~1.5年的時間進入企業進行全脫產任職鍛煉,參與企業的一線生產經營與管理。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探索當前市場趨勢和潮流,還能使教師在生產實踐中加強教師職業能力,及時把握市場導向。這樣,教師在學校教授的內容才能更加符合市場需求,貼近職業教育。(2)各體育職業院??蓪⒔處煹狡髽I輪訓這項內容納入每年學校教師考核和職稱聘任必選項中,對在企業有一定貢獻和成果的教師進行一定的政策傾斜、獎勵和加分。鼓勵各體育院校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企業經歷等在形式、內容、制度上制定全員“雙師型”培養計劃和激勵機制[7],以推動“雙師型”教師素質發展。(3)各體育職業院??蓢L試與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建立學校和企業“雙向流動崗”。在校內設立“雙師教學崗”,在企業內部設立“雙師生產崗”。從企業聘任懂體育運營和操作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到校擔任共同指導教師,從校內選派與該體育崗位相關度高的體育教師進入企業內部進行指導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崗位互通,提高教學效率和生產效率。2.3拓寬“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途徑。各體育類院校可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組織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執業資格、考評員等考試并按規定報銷相關費用[8];鼓勵、支持教師參與行業、企業、協會舉辦的專業培訓,對取得行業認可的高級別證書的教師,按照等級給予一定的獎勵,并將其作為體育職業院?!半p師型”及骨干教師進行重點培養;利用寒暑假有計劃地選派專業骨干教師到教育部指定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學習或到企事業實踐;將校外兼職教師的培養納入體育職業院校的培養體系,再培訓學時與校內教師同等要求,提高校外兼職教師的工作實力和效率;在教師招聘條件中明確要求有企事業工作經歷,加大力度從企事業單位引進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理論基礎的高級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2.4加強校企合作,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校企合作,與具備條件的企業、科研團隊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建立產教基地,嘗試在校內建設以企業專家為主體的企業“雙師教學崗”,成立校企合作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指導小組,形成共建教學團隊、共建核心課程、共建實訓工場、共建師校基地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名師、大師工作室,開展應用性技術研究、技術標準研制、傳承創新等,為社會提供服務。打造校企訂單合作,實現師生聯合訂單培養。與校企合作單位簽訂訂單培養協議,培養對象不僅有學生,而且包括專任教師。制定具體培養計劃,內容涉及雙方共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與教材的制定、實訓項目設計與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教師全員輪訓制度等。校企合作雙方聯合參與行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引入社會力量,加強創新創業指導力度。邀請企業人員、校內師生共同參與行業技能競賽,提高比賽的質量。教師帶領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促使教師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企業人員參與競賽過程,一方面自身專業技能得到展示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在比賽中挖掘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

3結語

“雙師型”教師發展是國家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體育職業院校要牢牢把握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歷史契機,轉變思路,立足實際,發揮行業和地區優勢,全面規劃師資培養提升計劃,制定符合現代體育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雙師型”教師的質量和數量上取得突破,從而進一步優化“雙師”結構,有效地推動教師的技術創新力、社會服務力、行業引領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會需求的體育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曉.職業學院績效工資體系優化研究[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9.

[2]張惠芳.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現狀調研分析報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32-34.

[3]姚瑤.基于政校行企協同理念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18(3):13-14.

[4]張海峰.新時期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主要問題及其有效應對[J].人力資源管理,2016(2):116-120.

[5]李想.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阻礙因素與行動邏輯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9.

[6]楊赳赳.體育學類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5):105-109.

[7]任慧婷.借鑒澳大利亞職教經驗助推我省中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河南農業,2019(21):14-16.

[8]平文英.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探究———貴州省商業學校專業建設[J].科技資訊,2015(13):165-169.

作者:陳觀亮 單位: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