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研究
時間:2022-09-07 11:28:57
導語: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專業情誼、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與一般教師專業素養有共通性,但同時也具有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文章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及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進行研究,以期達成提高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且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教育音樂教師專業素養
在當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核心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音樂教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創造性的、審美體驗性的課程,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關鍵。
一、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
(一)素養的定義。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素養是偏好、態度、意圖的集合,以及以特定方式體現偏好的相關能力。借鑒哈佛大學學者羅思·理查德的研究成果,他對素養的定義是:一種后天行為模式,具有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自動激活的[1]。國際上早就對素養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當前人們普遍認同的一個公式是:素養=(知識+能力)×態度,即素養是知識、能力、態度的綜合體[2]。(二)教師的專業素養。專業是指主要研究某種學業或從事某種事業。作為專業工作者,教師要想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承擔起育人的責任,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就要接受系統的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專門教育,以涵養教師專業隊伍所必備的專業素質,并在今后長期的實踐中隨時增添新的知識、補充新的技能、掌握新的工具[3]。2012年,我國頒布了針對小學教師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稑藴省分袑⑿W教師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界定為專業情誼、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大方面。1.專業情誼。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用高尚的思想教化學生,用智慧來啟迪學生,用情感來感染學生,用個性來影響學生,以及用優秀的品格來影響學生。這些都必須建立在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的基礎之上[4]。教育需要關愛和信任。教師只有關愛學生,學生才能信任教師,以愛和信任為前提,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才會發揮良好的作用。再者,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的師德是教師專業素養中的重要部分。2.專業知識。《標準》要求小學教師要具備針對小學生的發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通識性知識等專業知識。以生為本的核心是理解兒童,這需要教師對教育對象加以觀察,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學科的專業知識是成為教師之前,絕大多數教師都經歷過的系統的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訓練,經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而奠定了良好的教學基礎。按學科進行教學則要根據教學大綱對知識進行選取和組合。教師要了解通識知識,如人文知識、信息技術的知識,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多地體現出人文精神和情懷,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才能在教學中觸類旁通,舉出最易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的事例,或在課堂上加入一些知識小游戲,這樣更易于學生接受。此外,教師還應跟上時展的步伐,不斷更新知識,緊跟學科進展,參加培訓、進修等,為達到更優質的教育教學效果而終身學習。3.專業能力。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是教學的基礎,優秀的教學規劃、創新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等都是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5]。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對一門課程的教學有總體的規劃,對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都要進行設計。對圍繞教學重點展開的案例討論、視頻插入,以及以某一課程內容為發散點的思維訓練等都要提前進行設計。教師應具備了解學生及與之交流的能力,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與學生互動,開展小游戲、講故事等,組織討論或進行表演,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及其課程。教師還應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課堂教學要能夠維持良好的秩序。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較為特殊,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對其要采取靈活多樣的管理方式。此外,教師還應具備“擇宜”的素養,根據學生發聲的具體情況采取最恰當的辦法。
二、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解析
根據《標準》和新課標對音樂教師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與一般教師專業素養有共通性,但同時也具有音樂學科的特殊性。音樂課程的價值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即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潛能,提升創造力,促進人際交往和情感溝通等。筆者在充分研究有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專業素養,將小學音樂教師素養歸類為專業情誼、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并進行探討,希望達成提高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且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的目的。(一)專業情誼。1.具有責任式理想。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學生從中受益。小學音樂教育是小學生音樂潛能開發的重要途徑,是塑造小學生健全人格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音樂教育自身的人文性決定了它的向善特點。音樂教育在倫理意義上的益處,不僅是指其內容本身的審美因素,還包括音樂教師自身的倫理道德。因此,育人也是音樂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把音樂知識、音樂技能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通過美感教育來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操,使學生都能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2.具有愉悅式理念。愉悅式教學理念一方面是音樂教育過程帶來的愉悅感,另一方面是師生關系上的愉悅感。音樂具有審美的特性,決定了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實踐活動。音樂通過靈動的音符,優美的旋律,傳遞給人們精神愉悅的。音樂是快樂的,而興趣則是音樂的萌芽。教師從愉悅式理念出發,能營造出輕松自然的學習環境,形成良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自身感受到音樂教育帶來的愉悅感,同時引導學生產生對音樂的興趣。3.專業自我發展意識《標準》中指出:“小學教師要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是音樂課程的總目標。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具備專業自我意識和能力,在完善和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通過自我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創新中不斷完善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到音樂教學中,達到更優質的教育效果,實現自我價值。(二)專業知識素養。2011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國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根據上述知識結構的特點,筆者將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音樂基礎理論素養。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應包括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小學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基本樂理、音樂欣賞、藝術概論、美學音樂學等專業知識。音樂理論知識具體還包括識譜、節奏節拍、速度、表情術語等。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分為和聲、曲式、作曲法、配器法等。音樂理論知識是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其作用是指導歌曲演唱、樂器演奏、音樂欣賞、音樂創作,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2.音樂教學理論知識音樂教育理論知識包括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美學、哲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理論知識,是音樂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音樂基礎理論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重視音樂理論的學習與應用,才能從內在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一位合格的音樂教師對學科知識的把握體現在對教學進行準確的評估,對教學資源、方法與策略的正確選擇。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充分掌握音樂教育理論知識,研究音樂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方法。3.人文學科知識。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音樂要與文學、美術、歷史、地理等學科相結合。音樂教師的人文學科知識也包括社會學、宗教學等。音樂教師不僅是音樂知識和能力的傳播者,更是傳播文化藝術的媒介。音樂教師除了了解本民族音樂外,還應了解其他民族和外國的音樂風格、流派特點等,增進對世界音樂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理解,全面、系統地了解人類文化,對文化現象有正確的認識。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學音樂教師良好的人文素養在日常教學中會不斷滲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音樂教師的人文素養是十分重要的。(三)專業能力素養。素養必須與必要的能力結合,素養激勵并引導能力的發展。如果說知識是教師專業能力的資源與起點,那么能力則是對教師專業知識的內化與超越。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即指音樂基礎能力、音樂教學能力、音樂信息技術能力、音樂學科整合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音樂學科是一門帶有技術性的學科,作為一位音樂教師,音樂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音樂能力不單單體現于自身某一專項的技能方面,還要掌握多種音樂技能。1.音樂專業知識技能。歌唱能力。歌唱能力是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歌唱是音樂傳遞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教師的范唱除了歌唱方法正確、咬字清楚外,更應做到以聲傳情,增強音樂的感染力,促進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因此,歌唱能力是小學音樂教師體現基本音樂技能的首要能力。樂器演奏能力。樂器演奏是音樂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小學音樂教學使用最多的樂器就是鋼琴,因此,鋼琴彈奏技能十分重要。與高校音樂教師相比,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演奏技能不在于深,而在于基本彈奏能力與伴奏能力。鋼琴基本彈奏能力主要包括正確處理樂曲的分句、踏板、強弱規律等。伴奏能力包括識譜伴奏與即興伴奏。小學音樂課本大多為簡譜,但作為音樂教師,對五線譜的熟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指揮能力。小學音樂教師通常是學校合唱隊的組織者,負責組織合唱隊、指揮樂隊以及參與全校性大型音樂活動。教師需要正確地理解樂曲、準確把握情感方向,并營造歌曲情緒氛圍,是學生合唱的指揮棒。因此,教師應掌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聲音特點,選擇適合的歌曲與聲部;應具備合唱編排的審美能力以及團體合作的組織能力。合唱指揮能力是教師音樂基礎能力的綜合體現。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才能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歌唱的聲音概念,指導學生正確地歌唱;較高的演奏水平則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2.音樂教學能力?!稑藴省分袑σ魳穼W科的目標進行了三個層面的劃分——互動進行教學設計,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有邏輯性地進行教學過程。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對音樂課程充滿期待感,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音樂教育是情感體驗教育,所以,音樂教師還要具備良好的音樂體驗能力和較高的音樂鑒賞水平,這往往決定著音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6]。音樂教師較高的藝術文化修養,能有效地引領學生提升審美體驗與鑒賞能力。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一定是教師對教學設計精心準備的體現。音樂教師要將音樂課程標準要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審美為核心、興趣為前提,注重音樂實踐體驗感,還需關注音樂作品的創作價值與藝術特征;對音樂作品的節奏、音樂走向、曲式結構、作曲家生平以及音樂創作背景深入了解。另外,音樂教師要了解授課群體的基本情況,依據年齡段認知水平、心理發展過程對學習者進行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目標與課程重點、難點,查閱相關資料,汲取教學經驗對重難點做出預設性以及解決方案。此外,有針對性地備課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3.音樂信息技術能力。小學音樂課信息技術能力是新課改對小學音樂教師的新要求。音樂課堂中融入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眼球。生動有趣且內容鮮活的課件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情增加。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使音樂課堂具有趣味性,同時,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升。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將樂曲的畫面感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將聽覺與視覺相結合,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音樂,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內涵。例如,在學習《我抱著月光,月光抱著我》這一課時,筆者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出靜謐的黑夜中、皎潔的月光下,彝族人民在紅河兩岸點起熾熱的篝火、載歌載舞的生動畫面;伴隨著音樂與畫面講解云南少數民族彝族的音樂風格與音樂表現要素;在課件上播放彝族人民歡歌舞蹈的視頻資料,并依據視頻資料引領學生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感受少數民族的熾熱淳樸,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內涵。4.具備合理運用音樂教學方法的能力。教學方法是教學中,教師為了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所采用的工作或行動方式、手段的總稱。音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如情趣導入法、游戲法、發散思維等方法。如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自由分組,使用奧爾夫教學法進行合作與互動,在樂曲播放時,跟著音樂律動找出節奏點,跟著伴奏進行強弱拍交替練習,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5.音樂教學實踐創新能力。音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能力包括即興伴奏能力、音樂作曲能力等。音樂創新能力是新課改要求最終達成的目標。這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音樂創作編配能力和創新能力。音樂教學中,教師運用伴奏織體的即興變換,使同一首歌曲在不同伴奏模式下彈奏出不同風格。因此,音樂教師的創作能力,是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特殊能力的高級體現。此外,小學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理念下,要具有藝術的綜合素養,在教學中需要廣泛地綜合相關文化領域的元素,完善音樂課程,使學生有一個完整、和諧的藝術素養空間[7]。同時,結合課標提倡的學科整合的新理念,小學音樂教師還應具備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美術以及其他學科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素養是知識、能力、態度的綜合體現。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的專業情誼、專業知識、專業能力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音樂教師是實施美育的引路人,是實施音樂教育的操作者,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更好地體現音樂教育的價值,將音樂的美傳遞給學生,為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建立和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亞瑟·L·科斯塔,貝納·卡利克.聚焦素養:重構學習與教學[M].騰梅芳,陸琦,沈寧,譯.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陳蓓璞.厘清基本概念,為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奠基[J].數學教學通訊,2019(18).
[3]人民網.《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EB/OL].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2016-9-14.
[4]武國濤.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討[J].新課程(下),2018(2).
[5]陳靈芝,夏淑.基于《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的培育[J].科普童話,2019(14).
[6]舒京.關于小學音樂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課程[J].課程·教材·教法,2014(12).
[7]王靜.論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9(9).
作者:李薇 秦暢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通識類課程改革與實踐探討
- 下一篇:高職繼續教育創新發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