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途徑
時間:2022-01-11 02:48:12
導語: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高校安全意識教育是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板塊,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這給我國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帶來了挑戰,但是也充滿機遇。筆者通過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分析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如何面對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更好的適應新媒體發展的需求,探索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意識形態;途徑
一、我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現狀分析
我國主流的高校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但是如今,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各種外來思想的沖擊,對高校三觀還未建立成熟的大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沖擊,對于思想力不強的學生來說,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外來思潮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表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錯誤認識,喪失信任,崇洋媚外,最近所發生的“精日份子”就是受到外來思潮的扭曲,作為中國人要堅決抵制此等有損國家威嚴的行為。甚至有些大學生在價值觀上也產生了扭曲,懷疑黨的領導,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
二、新媒體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帶來的挑戰
1.新媒體讓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更加困難。大學生所經歷的教育過程從家庭到學校最后到社會,而報紙、廣播和電視等是意識形態教育的主要媒介。當今社會,信息化飛速發展,互聯網和通訊技術日益成熟,新媒體的主體是由互聯網、手機和電腦等構成,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重要的社交工具。2.傳播管道因為新媒體多元化,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形式具。有了新模式傳統的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模式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教與受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信息失真,內容往往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把關,采用單項式的渠道傳播,教者占據著主體地位,壟斷信息,并且在輿論方面也占據著主導地位。3.新媒體形勢下,信息爆炸對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沖擊。新媒體時代下,信息量爆炸般的涌現,內容種類繁多,信息質量也參差不齊,有價值的信息、無價值的信息、垃圾信息、多元價值觀等內容沖擊。特別是西方思想的入侵,發達國家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占據了網絡信息傳播的強勢地位,這對我國內部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4.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監管難度增大,高校意識形態建設。難度隨之增大以往新媒體沒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對信息的監控把關比較容易,可以把不符合意識形態要求的信息過濾掉。但是,新媒體的崛起,使得信息監控難度變大,信息的接受者和發起者角色逐漸平等,信息的也比較容易,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模式,轉向和呈現一種網絡化的交互模式。
三、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有效途徑
1.提升學生的自修能力,提高媒介素質。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所以,意識形態教育的效果離不開被教育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大學生是成年人,已經具備認知、分析和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價值觀框架,所以要從提升大學生的自我修煉能力,強化學習和分析事物的能力。2.強化校園文件建設,打造和諧網絡環境。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是校園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學校校風、學風和校史文化宣傳和滲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熏陶。而在新媒體環境下,校園網絡文化占據了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各個大學都有著自己的網絡平臺。校園公眾號,微薄、QQ群、貼吧等等都已經成為一種網絡文化常態。3.通過學生寢室管理,創新意識形態建設的新路徑。學生寢室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地,特別是對一些比較宅的同學來說,寢室可以說是他們的主戰場,因此,高??梢酝ㄟ^寢室管理來深入高校意識形態建設,把主流的意識形態融入到寢室管理之內。4.重視新媒體平臺,實現網絡教育路徑。解鈴還須系鈴人,意識形態的沖擊問題還是需要沖擊的載體來破解,這就要求我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者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挑戰,積極掌握新科技、新媒體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意識形態教育。其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例如:網絡、手機、社交軟件等,充分開辟意識形態教育平臺,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更直觀的方式呈獻給大學生,加深意識形態教育的效果,充分發揮新媒體互動性的優勢,與學生打成一片,提高參與性。
參考文獻:
[1]溫兆標等.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11.[2]就高校黨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報,2014-12-30.[3]張一,羅理章.新媒體境遇下我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學術探索,2012.12.
作者:謝晶星 單位: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公路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與管理
- 下一篇:淺析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