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監督地位及作用

時間:2022-05-08 10:37:23

導語:財政監督地位及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監督地位及作用

摘要:本文對政府集中采購行為的現狀進行了探討,并對財政監督工作的措施以及政府集中采購的重要性和意義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集中采購的規范性,確保政府采購行為提升效率,保障政府職能部門以及物資采購部門的健康持續運行。

關鍵詞:集中采購;財政監督;作用

政府集中采購不但需要采購貨物,還有招標工程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政府的集中采購,可以使得分散采購行為集中起來,規范采購行為,在實現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合理資源配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政府集中采購制度不斷規范、優化,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有著或多或少的紕漏和問題,例如機構設置不規范、采購規模采購范圍不合理、采購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政府的集中采購離不開財政監督工作。財政監督工作是財政基本職能的一個關鍵方面。財政部門需要對經濟主體行為進行規范化約束,確保集中采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進行,保障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

一、政府集中采購現狀及問題

1.政府采購隊伍專業水平與素質較低。政府集中采購具有政策性、知識性、市場性等特點,是一系列紛繁事物的結合,并且需要進行不斷的經驗與知識的總結與提升,才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外部環境,對于專業隊伍的水平與素質提出了較大的考驗。然而,目前有些采購人員并沒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對于采購政策與相關流程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和意識,在業務的辦理上就會顯得專業性不足。與此同時,一些采購人員沒有較高的服務意識與責任感,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中飽私囊、違法違紀行為,滋生腐敗。2.政府集中采購預算不合理。政府在進行集中采購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并且逐步開始重視在基層單位進行采購預算管理的制度,然而仍然面臨著人才不足、采購過程難以細化等問題,在進行相關采購編制時,不能夠做到全面的考慮,導致采購預算制定不合理、不科學。在一些事業單位進行采購預算編制時,隨意性較大;在實際采購時,也存在著不經過事前的考察和調研,而隨意做出決定,造成無法按照預算編制進行采購或者采購時出現漏報與少報行為;一些有著采購限額標準和目錄的規范采購,沒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或者這些規范和標準有些制定的時間過久,沒有實際的參考價值,缺乏操作性;相關預算編制人員很多是由財務人員,而財務人員無法確切掌握其他部門的需求情況,在進行編制時就難免發生偏頗。3.政府集中采購效率較低。政府集中采購是原始分散采購的升級和改進,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原采購人員的限制和利益上的觸動,真正的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抵觸行為或者產生一定的矛盾。當出現某些部門惡意刁難或者不予配合時,集中采購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在經銷商與采購部門、財政部門之間需要達成一致的意見和共識,才能夠提升采購的效率。4.政府集中采購監督機制不健全。政府集中采購需要一套完整的監督監管制度和部門體系,然而當前我國監督管理部門仍然是具備多重職能的唯一部門,在實際操作時,就會發生監督不力、監督范圍較小等情況,無法形成真正有效的監管威懾。對一些事業單位的監管,監管過程不全面,只局限在招標采購過程,無法實現政府集中采購的立體監管,為政府采購管理工作帶來隱患。

二、政府集中采購中的財政監督措施及意義

政府集中采購能夠增強資金使用的規范化,同時也為財政管理提升能力做出一定的貢獻,財政監督是保障政府采購精細化操作的重要手段?,F階段實行的絕大多數財政監督措施與政府采購有著內在關聯性。1.建立預算績效監督管理機制。預算績效監督管理機制,應當具備預算編制管理、預算執行控制、預算結果評價、預算成果反饋、反饋結果應用等方面,是一項系統的全過程管理。在預算績效監督管理機制內,資金和資源的利用能夠得到更為合理的使用,資金分配更為優化,使用結構更加合理。例如:太和縣政府采購預算通過年初的編制、審核及批準政府采購預算資金15.9億元,通過公開招標和政府集中采購項目216個,實際成交金額15.2億元,節約財政資金7233.7萬元,政府采購綜合資金節約率為4.6%。通過預算績效監督管理,能夠得到績效目標、績效跟蹤、績效評價以及結果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從而促進采購工作的合理、健康運行,促進閉環管理的全過程化。2.政府采購與財政投資評審相結合。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在項目預算以及竣工決算等節點上的審查及事前審查,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價,對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進行管理,增強資金的使用效率。財政投資評審不但需要進行政府履約管理,還應當加強資金的利用管理,從而確保資金被科學合理的應用,資金預算管理和執行方式的科學性,具有重要的建設性意義。項目預算評審需要進行采購項目的預算評審,采購需求及時關注,并就相關內容得到相關專家的意見,將評審工作做到全方位的考慮,評審必要性、合理性、績效等方面的內容。在充分調研和對方案進行比較論證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確定功能需求、技術需求和采購預算,確保政府采購計劃的可操作性。3.加強中期預算管理。預算工作是政策與規劃之間的橋梁,能夠在資源優化配置和增強績效管理水平上發揮作用。促進財政紀律、資源優先性配置以及運營績效得以實現。在中期預算框架下推進中期預算項目管理,有助于妥善解決周期較長的項目預算安排和實施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為跨年度項目一次性整體采購提供了有利條件。4.財政信息公開與政府采購相結合。財政信息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預算信息、部門預決算信息、政府采購信息、績效評價信息等組成。財政信息中政府采購信息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內容,對于政府采購引領社會監督,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政府采購不但應當受到法律法規的束縛,還應當受到信息公開條例的監督,將采購的相關信息,如采購需求、采購結果和采購合同等內容通過一定手段進行披露,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而開展具體的政府采購活動。同時,還應當注重采購方式的選擇,加強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的建設,促進公平透明的平臺的設立。當采購項目達到依法應當公開招標的標準時,應當及時進行公開招標,或者在一定情況下進行邀請招標的方式,也應當在公開資格預審公告的前提下,通過隨機方式選擇合格供應商競標。此外,應當嚴格限制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只能將其作為信息公開前提下競爭先天不足的特例,而非采購人先入為主的特權。5.政府采購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相結合。由于政府購買服務具有較為寬泛的領域,尤其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的階段,政府購買服務需求作為政府采購項目日漸增加。如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級政府加大對美好鄉村建設的力度、增強對環境衛生保護的投入等均需要政府購買服務加以完成。目前公共部門自身服務以及對公眾提供的服務都日益增加,并導致了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方面的緊迫性。2017年,太和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37項,完成政府采購服務預算資金17510萬元,實際支出財政資金13981萬元,節約財政資金3529萬元,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節約率達到20.15%,為太和縣的生態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公共養老服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另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平臺通常分散在不同主管部門,采購程序和監督管理缺乏規范統一的要求。充分依托現有政府采購平臺,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管理,在統一公開透明的平臺上操作和監管,有助于擴大政府采購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優化社會公共資源配置,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三、小結

本文對政府集中采購行為的現狀進行了探討,并對財政監督工作的措施以及政府集中采購的重要性和意義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集中采購的規范性。針對加強政府集中采購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財政監督的措施給出了建議,包括建立預算績效監督管理機制、政府采購與財政投資評審相結合等方面,并闡述了財政監督對于政府集中采購的意義,確保政府采購行為提升效率,保障政府職能部門的以及物資采購部門的健康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董常悅.提高政府集中采購效率的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5):40.

[2]杜云峰.依托財政改革深化推進政府采購制度的幾點思考[J].中國政府采購,2016,(06):58~60.

[3]耿笑.政府采購監督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6.

[4]吳桐.我國政府采購監督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6.

[5]李江.政府集中采購財務監督的加強分析[J].現代商業,2015,(35):141~142.

作者:王家培 單位:安徽省太和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