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養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時間:2022-02-05 09:39:14

導語:法律素養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律素養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一、引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法律建設也在發展并且逐步完善。國家領導人尤為重視我國教育,特別是法制相關教育,他們曾很多次的在各大會議中指出,加強法制的根本問題就是從娃娃抓起,只有從小讓他們具有法律觀念,整個社會的法治建設才會越來越好。學校教育是對學生自身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數高中學校在法律教育體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內容相對來說較為乏味,沒有一點特色,對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所以導致學生在法律認知上較為匱乏,他們法律素養的現狀不容樂觀,亟待解決。

二、加強高中學生法律素養,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之所以對學生進行教育就是為了將青少年培養成國之棟梁,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通過近些年里,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況,我們不得不意識到當前高中生法律素養嚴重缺失的問題??梢哉f在當今社會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而產生這一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學習法律知識、不懂得法律知識,甚至在做出某些行為時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觸碰了法律。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改革時期,而高中學校為了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也在進行改革,尤其是針對當前高中學生法律素養缺失的現狀,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這樣做,第一,能夠讓高中學生知法和守法,緊守法律底線,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避免學生在一時沖動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學生的法律素養現狀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我國高中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學習法律知識,具備法律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這一板塊上卻存在著讓人不容忽視的問題,學生的法律觀念極其薄弱,存在明顯缺陷。大多數學生對法律的基本知識根本不關注,對于我國的各種法律也只是停留在聽說的范圍。他們只知道我國有憲法、民法以及刑法,卻不知道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們從不感覺這些法律會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對于在各高中學校里產生的各種違法犯罪現象,很少有學生會從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當他們自身權益被侵犯時,往往都是無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F在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知曉的法律知識也少的可憐,究其原因,與我國當前所處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有很大關聯。現在,我國倡導實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并未發揮太大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權力大于法律的現象依舊屢見不鮮。尤其是現在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受到國外思想的侵襲,讓他們在法律意識上產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時期,學生的價值觀、思想觀正在調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動的時候。他們容易被傳統思想所禁錮,對自己的社會責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學習法律知識,覺得周邊事情與自己無關,容易保持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二)難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利益。我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理,我們容易沖動、暴躁,無法對自身進行良好的情緒控制和情緒管理。同時也因為處于這個敏感的階段,我們對于學校所展開的法律課程并不感興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法律知識相對比較匱乏,在對法律應用的過程中缺乏堅實的法律理論基礎。再加上當前的高中學生個性比較張揚,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樂主義都比較嚴重。一旦遇到自身權利受到侵害的問題時,他們難以使用法律途徑來解決自身問題,而是將其寄托于各種渠道,這也表現出了當前高中學生依據法律開展利益訴求的能力比較低下。(三)我國缺乏良好的法律環境,整體法制水平比較差。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們思想還不夠成熟,并且正處于青春躁動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當然這與我國當前的法律環境和法制整體水平也有較大的關系,首先我國整體法律意識就比較淡泊,國民整體都對法律不夠重視,再加上現在的互聯網和手機都比較發達,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方式觀看到社會上發生的很多違法犯罪案件,高中學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響,走下坡路。例如馬加爵案件、藥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偠灾覈鐣w的法律環境對高中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四)從思想觀念上缺乏對法律的深刻認識。我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十分了解處于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心態,從思想觀念上我們對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認識。雖然高中學校開展了相關的法律類課程,但是很明顯迫于高考的壓力,對于這一方面的課程,學校不夠重視。每年只有很少的幾節課來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授課時間段、授課方式傳統無趣,學生很難在這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對法律知識進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具體表現如下,首先在我國高中教學體系中,其課程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文綜以及理綜等幾個部分組成,法律教學只屬于文綜中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的一部分內容,所占的比例比較小。其次,學生接觸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講座、網絡法律知識學習等形式了。但這些比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國法制教育缺乏系統性的課程安排,特別是在高中法律課程中出現了很多漏洞。

四、高中學生法制教育的具體策略

當前,我國教育對象覆蓋的范圍比較廣,人數也比較多,高中學生占有十分大的比例。因此,面對高中學生在法律素養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高中學校應該積極進行法制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并不斷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以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備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的進步與和諧發展。隨著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案例的逐年上升情況,高中學校對學生法律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下面我就具體闡述一下深化高中學生法制教育的策略:(一)學校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在一般情況下,要想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并不斷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讓學生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進而促進高中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其次高中學校必須要深刻意識到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日常學校管理工作中將法制教育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和教育,進行良好的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不斷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其次高中學校要從學生的思想生活這一方面出發,對學生法制教育的形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讓法制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后高中學校要正確看待高中學生的法律素質,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做好深化法制教育工作。(二)教師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我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對我而言,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如果我們喜歡一個老師,與老師的關系比較好,我們會非常愿意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反之,則會對不喜歡的老師所講的內容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培養高中學生法律素養的過程中,學校應該讓一些具備親和力、風趣幽默的教師來擔任法律教師職位。這樣的教師具體來說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法律教師應該了解非常多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內容,在授課時,能夠引經據典,使用法律案例來為學生講授法律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其次,法律教師的教學風格應該風趣幽默、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其講授,能夠將原本復雜難懂的法律知識變得簡單化。最后,法律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夠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法律知識學習當中來,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法律問題解決當中來。而想要達到這一要求,對于法律教師來講,他們則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學習,了解最新的法律案例,并且能夠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當然,如果高中學校條件允許的話,學校可以為我們聘請一些長期從事法律知識研究的學者或者高級教師來校講課,他們的經驗都比較豐富,并且也能夠為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學生更加愿意投入到法律學習當中來。(三)進行法律課程設置,開展多樣化的法制教育活動。首先,高中學校應該針對當前高中學生法律素養缺失的問題制定明確的法律目標,并且規劃教學大綱,建立健全法律教學體系,讓法律教學能夠被學生以及教師充分重視起來,幫主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構建與完善,形成法律意識。同時學校還要開展多樣化的法制教育活動,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演講比賽或者模擬法庭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緊張的文化學習之中,可以通過法律活動放松自己的心情,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除此之外,學生自己也應該注重法律知識學習,要積極的從多個渠道學習法律知識,并學會運用扎實的法律理論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四)學生的法律素養,需要多方面配合。我認為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提高其法律素養,使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一方面需要高中學校做出相應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多方努力。學校、社會和家庭要共同承擔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責任,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如從家庭這一角度出發,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學生多多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并配合學校,對其進行法制教育。很多家長總是找借口,推卸責任,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去教育孩子。其實家長一定要意識到正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還不成熟、容易沖動,在這一關鍵時期,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家長們也不必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他們大可以在吃飯的時候或者睡覺之前陪伴孩子觀看法律節目或者淺談一些最近發生熱點法律案件等,這樣在潛移默化之間就培養了孩子的法律意識,還不會讓孩子覺得反感。如從社會這一角度出發,我國的司法機關部門可以與學校建立緊密的聯系,并定期在高中學校內部加強司法宣傳教育,讓學生深刻了解到觸犯法律之后所要承擔的不良后果。

五、結論

總而言之,我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深知法律知識對于我們成長的重要性。但是我也了解到當前很多高中學生缺乏對法律知識的認識和良好的法律素養,這讓很多高中學生在一時沖動之下極其容易做出錯事,觸犯法律。所以我認為針對當前高中學生法律素養現狀,進行深化法制教育的探究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曹斌、鄭洋、何清穎.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地域影響因素探析.中國成人教育.2015(19).

[2]高岳涵.西北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化研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3(3).

[3]張鵬、侯岱伶、周慧梅、教志琴、朱永權.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觀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觀調查研究.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23).

作者:李佳睿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