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策略分析

時間:2022-11-13 03:11:28

導語: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策略分析

1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意義

當這種生活污染超過了城市生態系統自身凈化能力之后,一系列的城市問題將會凸顯出來,像是經濟衰退、交通擁堵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也會被引發,若任其發展下去,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被嚴重影響,城市的正常的社會和經濟功能將嚴重受阻,并將極大地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為了使城市的質量和競爭力得到提升,為了更進一步地解決這些問題,使城市化給人類帶來的物質享受更充分、信息交流更高效、生活設施更便利,建設生態城市就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吧鷳B城市”已經成為國際第四代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尤其在21世紀的城市發展階段,更是顯得尤為突出。

2生態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分析

2.1關于要滿足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如今,城市生態環境與人類發展的矛盾日益明顯化。對于生態城市建設來說,首先要做到的是對城市自然環境的有效保護措施,像是凈化大氣、積極保護好水資源等。筆者在這里還要著重強調的是,我們要進一步防止城市熱島效應的發生,全面維護好城市中的碳氧平衡。事實上,這些調整都是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的,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從生態城市建設來說,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城市的生活和休閑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為便利的環境,真正讓人類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融為一體。2.2關于要注重生物多樣性的基本原則通過建立一個穩定和多樣化的植物群落,實現文明的自然遺產以及景觀多樣性。形成不同類型的城市生態系統,充分利用樹種資源和生態位資源,不僅要滿足不同的人的文化和生活的需要,而且還提供一個生存生活環境的不同的生態環境,并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2.3關于要強調整體效果系統優先的基本原則。通過科學配置,最大限度提高系統生態總量,改善城市生態的類型和布局,實現生態系統各子系統的相互協調,發揮城市生態環境的最優效益,充分提高整個城市的總體功能。2.4關于要突出本土特色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根據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質量確定適宜的環境結構,選擇應用具有主導功能特點的構思,借鑒本土建筑特別是建筑群落的優點,進行城市生態環境的合理布局,突出生態建筑群落模式的特點,進一步優化城市結構。

3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內容分析

3.1規劃的框架。從目前城市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的現狀分析,“生態用地”的道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城市土地的價值,迫在眉睫的是建立道路、河流、農田水利等。同時,從城市發展和人們的不同需要出發,城市功能、城市生態系統結構具有一定規模和多種功能并以有序的方式提升。3.2規劃模式的配置。根據城市生態環境類型,以實現綜合功能優化為目的,主導功能目標進行城市結構、模式配置的設計,在因地制宜、體現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基礎上,由細胞的豐富多樣性,形成多層復雜結構模型和多風格混合結構類型,在注重景觀效果的同時,更加注重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的建環境科學120科技創新導報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設主旨,把提高生態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城市生態環境規劃模式的6種配置模式:(1)水系城市生態環境;(2)丘陵城市生態環境;(3)平原城市生態環境;(4)核心城市生態環境;(5)重點城市生態環境;(6)山川城市生態環境。

4生態城市規劃要點分析

4.1關于要進一步精心做好生態城市設計的方方面面。對于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來說,一定要把握生態城市設計方向,從實際出發深入完善現代城市生態化建設的基本目標,并從這個角度出發凸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以及城市風格的基本特色和潛在吸引力。綜合來看,生態城市規劃的內在要素包括三方面的具體內容:(1)城市景觀設計;(2)城市產業涉及;(3)城市住區設計。從目的性來看,城市景觀設計的基本目的性在于構建建筑和園林景觀為核心的主要內容。4.2關于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交通規劃水平。上文中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分析,那就是城市交通就像是城市的基礎性動脈所在,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發展。相關統計資料進一步顯示,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這在帶動我國現代化建設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就像是城市人口眾多和大量私家車發展過于迅速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導致我國城市交通和空氣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所以,對于城市交通來說城市生態是尤為重要的措施所在,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樹立交通有限的意識,在整個發展規劃過程中努力發展公共交通以便獲得相應的法規和經濟支持,從實際出發,加入深入的精致機制,充分鞏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重要地位。4.3關于要進一步加強我國城市綠化建設。事實上,對于生態城市建設來說,城市綠化建設是核心內容所在。從這個角度出發,如何進一步合理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全面劃分綠化用地的具體范圍,深化城市綠化結構,提升城市區域的綠化率就成了人們所要綜合性考慮的核心內容所在。另外,文中在這里還要著重強調的是,我們必須合理地對城市的綠化點、線、帶進行合理化布局,深化城市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規劃建設策略。

5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策略分析

生態產業建設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包括三個方面:生態工業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化的建設。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矛盾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在城市的發展中,我們應該合理科學規劃城市,改變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和資源利用率的方法,逐步實現生態系統、經濟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全項發展?;谏鷳B系統承載能力,生態產業是按照生態經濟的原理和重視經濟的規律,組織起來的系統的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絡型進化型產業。生態工業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理論依據為生態工業、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它主要包括4個方面:資源的重用,減少資源利用率、能量的非碳化,工業生產和經濟活動的非物質化,其理論方法有3種:面向產品的生命周期評價分析法、面向物質的工程代謝分析方法、面向區域的生態工業系統集成方法。資源回收的關鍵是解決資源與環境之間矛盾的關鍵所在,其主要的行為原則為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

6結語

總而言之,生態城市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所在,對其深入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調查研究資料顯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和對于自身周圍環境環保需求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一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打造新時期人們生活的新環境。本文中做了大量的走訪調研工作,本文也是一些心得體會所在,希望能起到借鑒的作用。未來,我們更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現代化生態城市建設問題,努力完善其中的不足之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增磚添瓦。

作者:劉婧琪 李業德 單位:1.諸城市龍城中學 2.諸城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蔡云楠,李曉暉,吳麗娟.廣州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困境與創新[J].規劃師,2015(8):87-92.

[2]劉顏欣.生態城市規劃理論與建設技術研究[D].蘭州大學,2014.

[3]李浩.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中國范式”[J].城市發展研究,2013(12):69-75.

[4]沈清基.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基本理論探討[J].城市規劃學刊,2013(5):14-22.

[5]孫平軍,曾亮,修春亮,等.基于寒地特征的沈北蒲河生態城市規劃思考[J].城市規劃,2013(7):46-52.

[6]楊培峰,易勁.“生態”理解三境界——兼論生態文明指導下的生態城市規劃研究[J].規劃師,2013(1):5-10.

[7]李浩,李建東.生態城市規劃實效論——兼議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矛盾性與復雜性[J].城市發展研究,2012(3):53-57,88.

[8]常琳娜,高丹,周嘉.生態城市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以哈爾濱市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1(26):254-259.

[9]陸寧,陸路,霍小平,等.生態城市規劃方案的綜合評價[J].城市問題,2006(4):22-26.

[10]朱春玉.生態城市規劃及其立法理念[J].現代法學,2006(2):86-91.

[11]黃宇馳.生態城市規劃及其方法研究——以廈門為例[D].北京化工大學,2004.

[12]沈剛.生態城市規劃中的生態敏感性分析和生態適宜度評價研究——以浙江省安吉縣生態城市規劃為例[D].浙江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