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探討

時間:2022-06-22 10:23:57

導語:高校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探討

[摘要]民辦本科院校面臨轉型發展問題,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的應用實踐水平,是轉型發展的首要問題。本文以一所民辦本科軟件工程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為例,分析了當前民辦本科院校教學團隊中存在的問題,介紹了該校在應用型本科教學團隊建設中的一些優秀做法。

[關鍵詞]轉型發展;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民辦本科

近年來,軟件行業迎來了大的發展機遇,人才缺口嚴重,招生數量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資源的不足,尤其是專業教學團隊水平的不足。原有民辦本科參考公辦本科院校模式辦學,以理論研究型的課程體系為主,教師隊伍也基本是適應理論研究型教學的。隨著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課程體系改革的推進,就需要有與之配套的應用型教師隊伍的支持。所以,盡快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的實踐水平,就成為了民辦本科轉型發展的首要問題。本文中的相關概念“民辦本科”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本科高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是本科?!半p師型”教師主要指兩類教師。一是指“雙素質型”,即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二是指“雙證書型”,既具有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職務,又取得教師系列技術職稱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

1國內外高校師資培養、團隊建設現狀

我國的本科高校,有統一性、計劃性很強的”高校師資培訓”和高校師資培訓網絡體系,在這個體系下,公辦高校教師可以擁有完善的學歷提升、業務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的機會,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也相對較高。但是,民辦本科由于各種原因,教師并不能完全加入到這個培訓體系中。教師進修成長一部分還要民辦本科院校自費支持,另一部分則是個人行為。這種情況,和國外某些國家的運行機制相似。美國高校教師的進修是采取了與中國不同的運行機制,他們的運行機制自發地引導、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并實實在在地保證了美國高校教師隊伍具有很高的總體水平。美國的運行機制簡單總結如下:建立嚴格的教師聘用標準;強化教師評估;建設教師業務提高保障機制;美國的這種教育機制,比較適合我國民辦本科借鑒。

2民辦本科院校軟件工程教學團隊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團隊應用型教師嚴重不足。計算機行業本身起步較晚,專業熱門度高,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計算機類相關專業。教師隊伍積累不足,一直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加之,企業和公辦高校待遇好,發展機會多,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后,大部分選擇到企業或國辦高校去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到民辦高校工作。民辦高校招聘軟件開發類教師的選擇范圍很小,使民辦高校各層次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具有工程經驗,能夠勝任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秀教師嚴重不足。2.2教師企業經驗不足,下企業鍛煉流于形式。由于愿意去民辦高校從事計算機教學的人才短缺,很多教師又都是新畢業的學生,從高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就職,沒有企業經驗可談。民辦高校教學任務重,學校政策緊,資金缺口大,教師下企業鍛煉的機會不多。課程體系陳舊和教師水平的局限性導致教與用相分離——校內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技術無法與企業的前沿技術接軌,教師無法及時的將企業新的技術帶到教學中去。目前,很多地方民辦本科高校還是坐班制,教師沒有靈活的時間去企業鍛煉學習。而高校為了解決教師技術更新問題,就要求教師利用寒暑假到企業掛職鍛煉。但是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也沒有嚴格的監督和管理,老師拿回一個掛職證明即可,很多教師不愿犧牲假期時間,就與企業溝通作假,進修基本流于形式。2.3企業工程師參與教學不足,校企合作不緊密。在教學過程中,企業工程師參與的不多,甚至沒有。一是,企業工程師都是8小時坐班制,工作時間緊湊,沒時間參與高校教學;二是,企業工程師參與的成本很大,很多民辦高校沒法投入更多資金。這就導致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氛圍、企業先進的技術無法帶到教學中去。2.4國內業務技能培訓不到位,國外學習機會鳳毛麟角。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尤其是軟件工程相關技術,知識更新對軟件工程教學團隊來說應該是常態。然而事實確是,民辦高校對教師培訓投入往往比較少,即使有投入,培訓的時間也比較短。在這樣的情況下,培訓效果不明顯是顯而易見的。為彌補不足,很多教師都是通過業余時間自學來提高自己,非常疲憊。而對于那些知識更新熱情不高的教師來說,就是吃老本式的教學。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學院軟件工程專業乘的學院改革的東風,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建設了一個“雙師型”的優秀教學團隊。

3“雙師型”典型教學團隊建設-以黑龍江工商學院軟件工程教研室為例

學院借鑒國外的一些優秀做法,結合國情、校情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來提高學校教師的業務水平,這些改革措施總結如下。3.1政策利好,選派教師參加國內外培訓、實行彈性坐班。制等政策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學院全面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下調每年的教學工作量,并且實行教師彈性坐班制度。這一系列的舉措讓老師在教學的同時,可以更自由的支配時間,利于教師深入社會,到企業鍛煉學習,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這大大激勵了教師留校任教的熱情,也更有利于吸引高級人才或企業工程師的加入。學院積極派教師出國培訓,軟件工程教研室50%的骨干教師有出國培訓經歷,對教師的業務成長和教育教學方法的提高起到的很大的作用,帶回了國外很多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教師與學校的粘性增強,人才外流速度減慢。3.2建立合理比例的教學團隊,新老搭配,和諧共進。經過學院人事處和教學單位3年多的努力,學院從其他高校和企業引進了7名優秀的教師和工程師充實到我們的專業教學隊伍中來。我們的原則是只引進高校的有工程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師和企業有經驗的研究生,彌補目前教師隊伍中實踐教學和應用研究能力的不足的問題。新組建的教學團隊共有14人。其中專職9人,兼職5人。正高職稱占比21.5%,副高職稱占比50%,講師職稱占比14.2%。未定職研究生14.2%,有企業工程經驗的教師占85%。從專業學位情況看,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78.6%。新老搭配,無論從學緣結構,還是從專業水平上來說,都能夠勝任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作。3年來,為了讓新教師更快適應工作,學院安排新老教師組成課程組,同上一門課,集體備課、研究,催化新教師成長;學院每學期舉辦教育教學技能大賽,開學前還開展新課試講;在定期的例會上或日常辦公室內,教師們也經常進行隨時隨地的教學經驗交流,分析問題的解決之道。專門設立教學督導,指導新教師學習成長。3.3加強教師參加培訓和企業掛職鍛煉的管理,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由于老教師多年脫離一線研發崗位,技術更新滯后,甚至個別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為補足這一短板,我們加強了原有教師的實踐技能的培養。學院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在校內組織專業技術內培,由具備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和項目經驗的老師主講;派教師去北京、哈爾濱、大連等地的軟件企業鍛煉學習;學院還依托省教育廳、香港教育機構組織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學者,開展培訓學習。3.4制定“雙師型”教師評定標準,給予相應的待遇,激勵教師主動成長。為激勵教師主動、積極的成長,學院設立“雙師型”教師標準,給與相應的待遇,教師每年有一次申請評定的機會。這一舉措鼓舞了一線教師,老師們更愿意積極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向雙師型標準靠攏,學習熱情更高了。3.5校企合作辦學,促進“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學院還積極與企業合作,學生到企業學習或企業派工程師來校任教,帶來了企業先進的文化理念和技術。學生進入企業或工程師進入課堂使學生可以在校內學習期間就有機會接觸企業前沿的知識和資訊。學院還選派適合的專任教師進入企業掛職或進入工程師課堂擔任助教。這樣即補足了企業工程師對課堂教學把握不足的問題,同時也給專任教師提供了學習企業先進技術的機會。3.6鼓勵教師積極投身教科研工作,未來打造“工程型”教學團隊。學院積極鼓勵教師參與橫向課題研發,鼓勵教師投身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與教師業績掛鉤。學院為此制定了專門的指導文件,供教師使用。

4結語

在未來,我們不僅僅滿足于“雙師型”教學團隊的現狀,我們還要力求打招一支“工程型”教師團隊。

【參考文獻】

[1]李長華,美國高校教師管理的新變化及原因探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2(06).

[2]黃楓珊,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析[J].學園,2017(35).

作者:于洪 楊秀峰 單位:1.黑龍江工商學院 2.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