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2 10:45:22
導語: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團隊建設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學質量建設的關鍵部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建立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很有必要。大學英語教學課程團隊建設對學科建設、創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以及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英語;團隊建設
1引言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領域呈現出數據化、科技化、信息化、師生交互性加強等時代特征,引起了傳統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改變,例如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深化。同時,微課和慕課等不同類型課堂的興起與發展給新時代給大學英語教育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課程團隊建設包括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團隊的力量實施教學實踐,課程研究與改革等方面。作為身處一線的教師,在新時代背景下,跟上時展,把新時代帶來的便捷與效率在教育中得到發揮,建立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很有必要。
2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必要性
(1)有利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能夠培養出有能力有目標的中青年骨干和學科帶頭人,鍛煉和培養高水平教師隊伍?;诖?,課程團隊的建設能夠滿足教師集體的專業化發展需求。(2)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有助于合理利用教學資源,能夠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學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應用型的類型定位,以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為本職責使命。只有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才能在新時代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實踐效率。基于這一前提,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適合新時代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教師團隊必須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才能培養出新時代需要的能夠進行英語交際具有多元文化素質的人才,滿足學生在當代社會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水平。(3)大學英語課程是語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文化交流所需的素質教育課程,課程團隊的建設有助于教師整體的視野國際化,學術專業化,知識全面化的復合型專業發展。
3新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實踐
(1)指導理念:通過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合理組建團隊成員,加強教師交流,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提高教師素質和專業化水平,保障教學和科研的良性進步發展,確保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新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實例。吉林化工學院為應用型本科院校,2015年至今,實施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以來,共組建了兩個課程團隊,以B組為例,2015年大學英語課程團隊B組授課教師為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8人,助教4人。經過四年的課程團隊建設,2019年團隊教師共18人,團隊成員年齡結構老中青搭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8人,助教2人。從成員構成結構發展變化來看,課程團隊建設對于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整體科研能力的提高促進作用非常明顯,團隊成員結構得到優化。課程團隊的建設成果也體現在各個方面:學院現為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設有吉林省工科高校外語教育研究中心1個;建有省級精品課,有校級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3人。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的另一成果是人才培養成果和學生的四級過級率的上升。2019年大二學生一屆四級過級率較2015年有了顯著提高,2019年大二學生共計3104人,通過四級的人數為536人,過級率為17.27%。學院著眼行業需求,以培養"外語+行業需求"(外語+)人才為目標,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特別是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長吉圖的開發培養出具有優秀人文素養的應用型人才。
4新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目標和內容
以核心課程為基礎,以培養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的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為整體提升教學層次提供可靠保障,夯實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將教師培養工作規范化,合理科學發展教師隊伍,培養青年教師,將課程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完善團隊發展的制度體系,發揮有經驗有素質教師的帶頭作用,以科學合理的教師階梯團隊為模式,采用示范課、觀摩課、互講互評、教學研討、微課開發、網絡平臺輔助教學等多種模式實現教師團隊間的分工與協作,提高教師間教育意識、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與教育方法的交流和互相學習,團隊成員間通過資源共享、聚集優勢力量,整體上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時代意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從而達到實現更優質的教學和科研成果。通過教學團隊成員參與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使青年教師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教學改革意義和內涵。大學英語課程團隊建設為教師的教學、學術交流與研討搭建了平臺。通過創新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有效促進全體英語教師的互動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課程團隊成員在彼此分工協作交流的基礎上,合作探討,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和共享來提高個人能力。課程團隊的研討和互相學習,使得教師有團隊的支持和促進,可以整體提高教學與科研能力,有利于教師團隊的健康成長和青年教師的專業素質養成。
5結束語
通過創新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師的互動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不斷的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加強對大學英語青年教師的培養及對優秀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的構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使教學團隊最終成為成員共同成長的平臺,從而實現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守仁.在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過程中建設教師隊伍[J].外語界,2012(4).
[2]文秋芳,任慶梅.探究我國高校外語教師互動發展的新模式[J].現代外語,2011(2).
[3]海霞.教師專業發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J].教育探索,2013.
[4]耿印芳.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行為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
作者:秦莉 單位:吉林化工學院
- 上一篇:高校教學團隊特征及專業建設研究
- 下一篇:科研單位財務團隊建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