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打造行業信息服務平臺研究

時間:2022-06-28 03:35:55

導語:科技期刊打造行業信息服務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期刊打造行業信息服務平臺研究

摘要:文章從《天津化工》期刊的特點出發,提出了將科技期刊打造行業信息服務平臺的現實意義和發展方向,分析了行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可以活躍行業氣氛,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作用,并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談了建設新媒體線上平臺、組織學術交流活動、智庫化轉型的發展思路,認為做好內容為王,提升編輯素質,優化編委會、審稿人隊伍,構建專家庫是科技期刊發展的基礎。

關鍵詞:科技期刊;信息服務;創新平臺

科技期刊具有專業性、權威性等優勢。2018年11月14日,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的《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指出:“科技期刊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要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目標,科學編制重點建設期刊目錄,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優勢領域期刊。”筆者結合多年在《天津化工》期刊的工作經驗,以及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將科技期刊打造為行業信息服務平臺的發展思路。

一、打造信息服務平臺的現實意義

科技期刊工作人員,應以國家戰略為導向,結合自身優勢,探索從出版者到信息服務商的時代轉變。具有如下的現實意義:(一)服務科技行業,活躍行業氛圍??萍计诳?,是創新學術的聚集之處,做好信息服務工作,為社會提供知識動力,可讓相關人員更多地接觸新知識、新技術,抓住市場新機遇。期刊工作者應打破傳統僵化的經營模式,從行業內部需求出發,做行業交流的潤滑劑、創新的催化劑,可促進甚至引導行業創新,抓發展、迎未來。(二)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產學研協同創新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活動的新趨勢,是有效整合創新資源、持續提升創新效率的根本,科技期刊是高校實驗室與企業的溝通橋梁,如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好信息溝通服務,提供多種合作模式,可在協同創新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信息服務平臺的結構探索

信息服務平臺應有綜合性的服務模式,不為自身設限,涵蓋多種新的傳播技術,做好媒體融合,下面結合部分實例,就當今主流模式進行探討。(一)建設新媒體線上平臺。傳播力、影響力是科技期刊新時展的新指標,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直播平臺等可以打破期刊文本限制,以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播,在使用中不僅能更好地佐證論文學術水平,也能更直觀、及時地展現新技術。1.官方網站建設。目前網站建設已被各科技期刊所接納,蔣霞玲[1]在抽樣調研中,發現約有80%的編輯部建設雜志網站,開通在線采編、協同審稿系統。但網站建設不應拘泥于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還應開發多種板塊,采編行業信息、最新動態、建立專家庫、提供交流平臺,在信息服務上下足工夫。2.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微信公眾平臺以其受眾廣,操作簡單成為主流傳播媒體之一。但許多科技期刊在應用微信公眾平臺時,還僅限于期刊刊載的論文、本期刊的相關信息等內容,對于平臺的應用效率極低。賈磊[2]分析了《無機鹽工業》微信公眾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內容的原創性、熱點的時效性、設計的時尚性等方面做提升,提高了文章閱讀量,轉發率,為科技期刊提升自身微信公眾平臺影響力提供了思路。3.建立直播平臺、App等。直播平臺可根植于網站與微信公眾平臺之上,直播行業展會、交流會等內容,更加直觀地傳播行業動態。開發科技期刊自己的App,可以打破類似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束縛,傳播方式更加靈活。(二)組織學術交流活動。以科技期刊為基礎,行業學會、理事會牽頭,編輯部主辦,已經成為組織學術交流會議的主流模式。學術交流會議有綜合性學術會議、行業展會、專題研討會、專家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是行業工作者交流、提升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具有線上交流無可比擬的優勢。(三)智庫化轉型??萍计诳梢揽科鋵W術、專家庫等優勢,深入挖掘行業資源,為企業提供定制行業調研報告、前沿科技資訊咨詢等服務,以幫助企業精準定位。智庫化的科技期刊,將從單一服務讀作者,轉變成為整體行業產業鏈服務,涉獵范圍更加廣泛,發展前景也更加遠大。

三、打造信息服務平臺的基礎

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僅靠坐而論道是遠遠不夠的,要從市場需求出發,豐富自身內涵,切實為行業服務。(一)內容為王,打鐵還需自身硬??萍计诳男畔⒎展ぷ?,內容是其根本,網站做得再好,沒有權威性、前瞻性的學術內容做支撐,都是空中樓閣,對于行業發展的現實意義不大,也就談不上信息服務。科技期刊工作者應該轉變心態,從單純地坐在辦公室等稿子,轉變為深入學術科研一線,去挖掘最新學術動態,征集最新科技研究的論文,豐富優化自身內容。(二)提升編輯素質。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期刊編輯的角色轉型不僅體現在新媒體技術、設備、資源等驅動力下的職能轉變,還涉及更為深層次的期刊編輯理念、流程、體制等重塑,從這一角度說,期刊編輯角色的內涵與外延均會發生變化[3]。期刊編輯不能僅追求學術范圍內的知識儲備豐富,還要積極學習互聯網知識、提升組織協調能力、轉變思維模式、補齊能力短板、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才能做好信息服務工作。(三)優化編委會、審稿人隊伍,構建專家庫。優秀的審稿人,可以極大地提升稿件編輯質量。而行業專家庫則是行業資訊寶庫,是科技期刊能站在行業發展前沿的人力基礎。科技期刊應做好隊伍的建設,提升其工作積極性、認同感,讓其在所在刊物發展中真正發揮作用。信息獲得的經濟、時間成本越來越低是發展趨勢,隨著社會科技發展也將會出現更加豐富多樣的媒體傳播形式,媒體人應順時展而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追求自身突破,在新時代中找準自身定位,發揮自身優勢,以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蔣霞玲.期刊網站與新媒體的耦合傳播效果淺析[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9,39(6):135-138.

[2]賈磊.微信公眾號內容設計與提升初探——以《無機鹽工業》為例[J].天津科技,2019,46(10):84-87.

[3]王慰,趙衛兵.新媒體時代期刊編輯的角色轉型[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9,39(6):183-185.

作者:高興 單位:1.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 2.天津市化工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