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1-25 02:46:35
導語: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榜樣是在思想道德或學習生活上具有優秀品質、模范行為和感人事跡的好學生,多是學生黨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習標兵等,具有真實性、鮮活性、先進性、典型性的特征,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發揮著思想引領、情感激勵、行為示范和輿論導向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學生榜樣;學風建設;作用
優良學風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之本,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前提。加強學風建設,是高校自覺實現中國夢、實現大學使命的需要。學生榜樣是在思想道德或學習生活上具有優秀品質、模范行為和感人事跡的好學生,多是學生黨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習標兵等,具有真實性、鮮活性、先進性、典型性的特征,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應發揮學生榜樣的積極作用,采用多舉措加強學風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一、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思想引領作用
現代意義上的學生榜樣一般是指“學生楷?!薄ⅰ皟炐銓W子”、“先進學生典型”,是凝聚特定時期中國大學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因而能對在校大學生產生教化作用的先進學生個體或群體。學生榜樣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狀況,體現了我國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狀態。當前我國大學生對身邊的榜樣認同度較高,容易在思想上、道德上、情感上產生共鳴,引起正面的群體共振效應。學生榜樣身上體現的人格魅力和日常言行等具有思想引領作用,能夠引領同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生榜樣通常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超越自我,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更加追求發展進步。因而,在社會思想多元化時代,學生榜樣能夠引導在校學生認識學風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任務。激發在校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和價值追求,是高校學風建設的主要任務。學風建設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學習觀,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力、改善學習習慣,達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換言之,要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就得使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明確學習目標,在理想信念上堅定實現中國夢的意志和信心。例如,“大學生黨員應該用組織主題教育活動以及網上論壇、飛信互動等方法來增強學生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學生榜樣在高校專業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形成和成長,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又符合高校人才培養“德才兼備”的基本標準。學生榜樣在專業學習、科技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先進性,更在思想政治方面具有先進性,因而能夠抵制校園不良思想的形成和傳播,化解在校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消極態度;學生榜樣的思想、觀點和見解對在校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在高校學風建設領域堅定成才信心,養成良好習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帶動周圍同學進步,是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表現。
二、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情感激勵作用
高校在選樹學生榜樣的過程中,往往會注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大學生群體,從中選拔勤奮學習、科研突出的學習榜樣,選拔身心健康、熱心公益的服務榜樣,選拔具有體育特長、文藝天賦的能力榜樣,盡力使學生榜樣層次化、多樣化、綜合化。而且,在高校學風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學生榜樣具有客觀性、民主性、典型性等特征,都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從優秀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在校學生對學生榜樣有著天然的“情感認同”。只要學生榜樣品學兼優、“身懷絕技”,都能獲得同齡人的敬佩和效仿;學生榜樣的形象、具體、生動等特點,更容易激勵、感召和引導其他同學,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事實上,在校學生通過與學生榜樣的比較,能夠引起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能夠從得過且過到奮發圖強,從害怕困難、悲觀失望到迎難而上、斗志昂揚。目前,很多高校推行的“學子講堂”、“朋輩分享”、“成才論壇”等學生榜樣的現身說法教育,通過實實在在的經驗交流和情感溝通,影響和帶動其他學生自立自強、奮發進取。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情感激勵作用應該得到重視和發揮。學生榜樣作為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橋梁,能夠從情感上建立師生之間的信賴和依靠關系,能夠事實上構建學生之間的感染和觸動關系。同齡學生一般會對學生榜樣的先進事跡產生誠心信服、真心仰慕,通過比較學習而外化為實際行動,這些體現在高校學風建設的各項活動之中。學生榜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成長成才動力,幫助學生認識到大學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例如,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期間,優秀“助理班主任”和“助理輔導員”的現身說法、行為引導等,幫助學生迅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確立學習目標、搞好學習規劃、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校借助學生榜樣開展學生學習心理輔導,采用小組活動、個別交流、宿舍探望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設計學習計劃、職業規劃,提升學習能力;高校畢業生職業教育時期,優秀畢業生、優秀校友等可以回校作專題報告、主題演講,講述自己的奮斗歷程,勸勉在校學生好好學習、培養德性,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這些方式方法表明,在學風建設中學生存在群體依賴的特點,可以將榜樣教育形象化、具體化,通過榜樣激勵和典型示范,激發學生向榜樣學習,促使優良學風的形成?!?〕讓具體的學生榜樣來講述具體的先進事跡,這樣學生榜樣的教育功能就能發揮出來。
三、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行為示范作用
學生榜樣在學習生活上起示范和帶頭作用,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在課后時幫助搞好學習氛圍,促進優良學風形成。高校經常開展的“學習標兵”、“百名優秀學子”、“十佳優秀助理輔導員”等評選活動,選樹日常行為的先進典型,樹立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發揮行為示范作用,提升學風建設成效。有關研究表明,高校學風建設以其積極的氛圍為大學生提供積極進取的動力,引發大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在校學生們耳染目睹學生榜樣的優秀品格和事跡,進而認識到自己與學生榜樣的現實差距,由此產生追趕和效仿學生榜樣的意愿。真實的、身邊的先進學生行為方式,強化在校學生學習模仿學生榜樣的思想意識,進一步轉化為自己內在的行為習慣。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體現出來的優秀事跡或模范行為,是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等精神內核的外在表現。這種高尚的精神力量能夠規范大學生現有或可能有的異端行為,例如實現提高學習實踐能力、提高上課出勤率、提高考研率和就業率,降低考試違紀率、降低課程不及格率、降低遲到早退曠課率,極力杜絕各種違法亂紀現象。學校規章制度是學生日常行為的基本準則,而學生榜樣是踐行學校規章制度的先進典型,是推進學生學風建設的先鋒模范。高校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難對每個學生實行一對一的輔導,更多的是借助學生榜樣、學生骨干來嚴格紀律管理,規范學生行為。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行為示范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堂日常行為規范方面,學生榜樣模范遵守課堂考勤制度,積極與任課教師溝通交流,乃至及時將學生上課考勤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及輔導員;二是公寓日常行為規范方面,學生榜樣模范遵守公寓管理制度,建立切實可行的宿舍學習制度,帶領宿舍成員按時上課、按時熄燈、按時起床,拒絕夜不歸宿、通宵上網、違章用電等異常行為;三是校園文明行為規范方面,學生榜樣模范遵守校園文明行為守則,支持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學生活動與學習進步有關,避免出現校園活動“三俗”現象。當然,學生榜樣也難免有失誤的時候,并非在任何方面都是完美無缺的。要更好地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行為示范作用,就得不斷加強對學生榜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榜樣創造條件、搭建平臺,使其在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中產生“明星效應”。
四、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輿論導向作用
學生榜樣是高校的一面旗幟,是大學生群眾的先進代表,毫無疑義地成為社會和高校關注的對象。由于學生榜樣體現著社會正能量和主旋律,社會各界非常重視對學生榜樣的表彰和宣傳。我國各級教育行政部分每年都開展“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選樹在考研升學、創新創業、科技競賽、社會實踐等方面事跡突出的優秀學生,通過文字、圖片、動畫及視頻等方式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高校學生榜樣的成長經歷、驕人成績和人格魅力助力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輿論環境,影響著在校學生的思想行為走向。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通過微信、微博、人人網等網絡平臺推介學生榜樣的思想行為,可以產生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效果。事實上,高校對學生榜樣的評選、培養、宣傳和研究等活動,“最美學長”、“最美學姐”、“最喜愛的助理班主任”等話語生成,共同構成了高校校園榜樣文化,協力構成了高校學風建設的推動力量。發揮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輿論導向作用,需要加強宣傳動員和榜樣文化建設。在學生榜樣選拔、宣傳、教育中應該充分借助這些新媒體,開展網絡投票、層層海選、互動參與,增加青年大學生“薦身邊人、評身邊人、選身邊人”的積極性,推進先進榜樣的宣傳和學習?!?〕其一,宣傳學生身邊可親、可信、可學的各類學生榜樣,營造“學習榜樣,趕超榜樣”的輿論氛圍。要根據實際情況評選“學習進步之星”和“學習進步分子”等學生榜樣,開展各類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創建努力學習、刻苦成才的班風。其二,宣傳刻苦鉆研、奮發進取的各類學習榜樣,形成“學先進,樹榜樣”的輿論氛圍。要舉辦“我是如何學習的”為主題的榜樣交流活動,形成人人參與學風建設的氛圍。其三,宣傳彰顯社會主義主旋律的各類學生榜樣,創造“榜樣青春,愛我中華”的輿論氛圍。學生榜樣要以優良的品行、優秀的成績、良好的學習方式來引領身邊同學共同進步,從小處著手、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優良學風。學生榜樣具有廣大學生認可的積極思想、可貴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們的話語、思想和行為往往具有號召力和凝聚力;在學習生活各領域,學生榜樣代表了大多數學生的意志和聲音,事實上感染和教育周圍的同學。因而,高校應該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大對學生榜樣的深度挖掘和廣泛宣傳,形成強大、持久、深入的宣傳聲勢,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
作者:葉夢微 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吳喬:學生黨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
〔2〕喬麗萍:高校學風建設激勵機制有效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03).
〔3〕張方圓:從大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談高校學風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7).
〔4〕張偉莉:新時期青年學生榜樣特點與培養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8).
- 上一篇:環境損害多元化法律救濟機制探討
- 下一篇:公用事業附加費的法律實務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