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教師在高校學風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7-31 10:52:40
導語:專業課教師在高校學風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人才的神圣使命,而學風建設是高校培養人才過程中的一個永恒建設主題,也是高校教育教學全面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近年來,網絡已全面滲入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對高校的學風建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網絡時代,專業課教師必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緊跟網絡時代的發展步伐,了解高校學風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并充分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利用方面的教育指引,以消除網絡帶給高校學風建設的種種不利影響,從而加強高校的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
1學風建設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學風不僅是衡量一所高校的治學精神、教育質量及其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同時也體現著在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學習精神及其綜合素質的高低,是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1]。優良的學風不但能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大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力,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也為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重要保證。因此,學風建設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網絡時代下高校學風出現的新問題
隨著網絡的普及應用,其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媒介和人際交往工具,正以驚人的魅力吸引著當代大學生,并迅速滲入大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改變和沖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當代大學生來說,它既是一個豐富的學習資源庫,利用它可以開拓視野,查找資料,擴大知識面;又是一個誘惑源,讓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從而引發很多負面問題。因此,網絡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響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受網絡的沖擊影響,高校的學風也相應地出現一些新的問題。2.1學習時間相對縮短。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和各高校網絡的高度普及,大學生上網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并且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各大學校園內,隨處所見的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利用課間和課余時間隨心所欲地登陸各個網站,甚至有少部分大學生犧牲掉課堂學習時間,沉迷于網絡聊天和游戲中。因此,網絡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時間分配比例和學習態度,給高校學風建設帶來極大的沖擊[2]。2.2學習注意力難集中。無處不在的網絡對自控能力較差的大學生影響較嚴重,會使大學生沉迷其中,甚至廢寢忘食,通宵達旦,最終導致學業荒廢;也會使一些大學生身在教室心在網,課上課下學習時分心,注意力難于集中;此外,長時間上網在浪費大量寶貴學習時間的同時,也占去了他們的正常休息時間,休息不好,上課自然懨懨欲睡,精神不振,學習效率低下,課下復習和預習時,無精打采,疲于應付,無心深入,從而嚴重影響個人的學習效率和效果。2.3學習自覺性下降。高校里網絡的便捷使用以及網絡世界的豐富多彩,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他們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和游戲,而不是學習。因此,網絡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同時,也轉移了他們的部分學習興趣,致使他們的學習態度發生變化,學習熱情明顯降低,學習自覺性也隨之下降。此外在很多高校,淘汰制有名無實或執行不力,也滋生和助長了部分大學生的惰性,使一部分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產生了混日子、混畢業容易的想法,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2.4學習動力不足。網絡時代下的學習動力不足是高校大學生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是困擾高校教師的一個難題。當代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社會的機會較多,受社會一些負面現象影響[3],如知識無用論、就業難等,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機會也相應增加,這對大學生的學習動力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而一些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當發現所學專業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專業,或與內心期望值相差較遠時,對所學專業會產生一些消極想法。一些“非熱門”專業的學生更是受網絡片面言論或信息影響,感覺前途迷茫,產生怠學、厭學、混學的情緒和行為;此外,一些大學生沒有了高考壓力,脫離了教師和父母的嚴格管教,產生了在大學要放松自己,以彌補高考前沒有時間和機會玩的想法,加之網絡使用自由、寬松的環境與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使得他們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并將興趣轉移到了網絡世界。2.5不良學風相互影響。隨著網絡功能的拓展,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上花費了大量時間用于聊天、交友、購物、娛樂等,從而占用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個別學生過度上網或整天沉溺于網絡,不僅自己玩“網”喪志,荒廢學業,而且也將這種不良示范效應輻射給一些意志不夠堅定或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導致不良學風的形成和相互影響。高校內幾乎沒有限制的上網自由,不但影響了個人的學習成績,而且也對周圍的其他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從而不利于整個學校優良學風的培育和形成。
3網絡時代下專業課教師在加強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教師是學風建設中最有效的因素,在學風建設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4]。大學專業課教師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科學研究的生力軍,更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引路人,在教書育人中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是大學生的主要信息接收來源[5]。在網絡時代,課堂教學仍然是高校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專業課教師也仍然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環境。專業課教師作為學風建設的主體之一,如何積極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引導大學生科學使用網絡,消除網絡對學風建設的負面影響,是其在加強高校學風建設中必須承擔的新任務,并且需在學風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3.1學風上主導。網絡不但大大拓寬了大學生學習的渠道和空間,也對專業課教師的教風提出了挑戰。教風是學風的基礎,沒有優良的教風就不會有優良的學風,加強教風建設是形成優良學風的關鍵。網絡時代,專業課教師仍是優良學風形成的主導者。一方面,專業課教師要根據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點,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圖文并茂、引人入勝的課件,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講究授課藝術和教學技巧,滿腔熱忱地創設活潑、高效的課堂氣氛,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還應積極建設課程網絡學習資源庫,加大課程考核力度,主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專業學習、問題解答、專題討論、學習競賽等教學活動,營造想學、愛學、樂學、比學的優良學習氛圍,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形成“以網促教、促學”的教學新局面,用優良的教風主導學生形成優良的學風。3.2思想上引導。網絡具有全球性、多元性與過度的開放性,網絡中的不良思想文化對思想不成熟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行為和價值觀念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網絡時代,專業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其人格魅力和情感滲透力,與大學生多進行網絡思想文化方面的溝通交流,經常從思想上引導大學生健康、文明、合理地利用網絡,自覺抵御網上種種誘惑,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網絡使用的自我約束能力,澄清各種價值觀念的偏失,給大學生筑起心靈的“防火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3.3心理上疏導。大學生是青年中最為活躍的群體,也是最熱衷于網絡的群體,因此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顯得尤為突出[6]。網絡時代,專業課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朋友,開通師生交流的通道,多和大學生交流如何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經常提醒大學生上網要注意適量和調整好心態,正確認識網絡的利與弊,對網絡內容要有一定的甄別判斷能力,防止大學生們深陷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針對有網癮或已產生網絡依賴的大學生,專業課教師要及時聯合心理輔導教師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其多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或社團活動,以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逐步培養健康的學習心態。3.4學習上督導。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目前,大學生將網絡主要當作娛樂工具,而不是學習工具,不善于利用網絡查閱學習資料[2]。專業課教師應對部分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課余生活進行督導,經常督查和落實其科學、健康、合理利用網絡進行專業技能學習的情況,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3.5學業上輔導。當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各種借助網絡而出現的專業學習資源也非常豐富。專業課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專業的興趣,輔導大學生如何借助網絡來學習專業課程,比如提供好的專業學習網站,與課程相關的優質網絡資源及查詢、使用方法,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需要借助網絡廣泛查閱資料才能完成的作業,指引大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專業課件或創意網頁等,積極培養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讓大學生充分認識網絡的學習和科研功能,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其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技巧和水平,體驗通過網絡便捷獲取專業資料、高效學習專業知識的感覺,讓網絡為緊張充實的專業學習服務,并逐步培養大學生將上網時間用于專業學習及解決專業問題的好習慣和好風氣。3.6生活上指導。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課教師還要做大學生生活中的朋友,除了課堂教學時間外,在生活中也要指導大學生利用網絡培養自學能力、探索精神、創新精神、興趣愛好等,幫助學生樹立網絡不僅是娛樂、購物、交友的工具,更是學習專業外知識、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的好幫手觀念,鼓勵大學生自覺抵制網絡帶來的消極影響,形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和集體生活氛圍,讓網絡為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服務,并在網絡的伴隨下愉快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
作者:楊雪峰 柳東陽 陳金山 郭 鋒 韓慶功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敏,程曉丹.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分析與探討[J].商情,2013(44):12-13.
[2]李桂芝.網絡時代高校學風建設探析[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4,11(3):86-88.
[3]馬素紅.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5(5):241-242.
[4]卜雪章,金洪吉.淺析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技術與市場,2012,19(7):261,263.
[5]汪冰峰.大學專業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5):184-186.
[6]劉麗.大學生網絡購物成癮行為與心理的疏導教育[J].文學教育,2013(7):134-135.
- 上一篇:心理契約下高校學風建設探究
- 下一篇:高校轉型學風建設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