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風建設運行及考評研究
時間:2022-11-10 11:24:17
導語:高校學風建設運行及考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風建設是春風化雨的系統工程,優良學風的營造需要舉全校之力統籌實施,它根植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落實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又會對學校包括中心工作在內的各項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例,從學風建設的內涵出發,探討高校學風建設的運行和考評機制。
【關鍵詞】高校;學風建設;運行;考評;機制
各高校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一,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的重要推手,是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文明修身養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學風建設的內涵
什么是學風?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學生學習的風氣”。學風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精神力量,狹義的學風是指學生的學習風氣,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習慣、學習目標、學習時間以及學習規范等的總體反映。廣義的學風內涵更豐富,是指學校領導的辦學之風、學校管理人員的督學之風、學校教師的教學之風、學校研究人員的研究之風以及學校學生的學習之風的總和。廣義的學風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的大學精神以及學校的校園文化。什么是學風建設?簡單的理解學風建設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而開展的一系列工作的過程。廣義的說就是高校為了形成先進的辦學理念、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具有嚴謹的教學之風、良好的學習之風、科學的治學之風的整個建設過程,關系到全校師生。
二、學風建設的運行機制
筆者認為高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學風建設的運行機制應該包含思想認識、制度建設、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黨政協同、家校聯動等內容,有明確的目標、有效的措施、切實的保障、及時的反饋和科學的評價,這樣學風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例,該校構建了“學風建設植樹模式”,即:以思想認識和興趣導引為樹根,以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為樹干,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枝葉,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土壤,以部門協同和家校聯動為養分,努力培育“尊師、好學、勵志、篤行”的學風樹形。(一)思想認識和興趣導引。不斷統一學風建設思想,確保廣大師生對學風建設認識到位。一是把學風建設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二是把學風建設納入黨政工作要點;三是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以及學?!扒啻喊駱印睒s譽稱號獲得者在學風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四是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把強化學生學習興趣作為保證其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一是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理想信念,弘揚校訓和校風精神,激活學習的內在需求和動力;二是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三是加強人生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自覺性;四是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積極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心理幫助;五是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力度,引導學生創新創業。(二)制度建設。該校構建形成了一套學風管理制度體系,并采取多項措施健全完善學風管理督促獎懲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學生獲省級以上科技文化競賽獎的獎勵力度,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科學研究及競賽;進一步完善學籍管理紅黃牌制度、畢業授位制度,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和幫教;進一步堅持校院兩級巡考制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考生誠信教育,正考風促學風。(三)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升廣大教師師德修養和教學水平,用優良教風引導學風。二是加強管理隊伍尤其是輔導員隊伍建設,通過每年一屆的學生工作創新論壇、每年多期的輔導員沙龍及輔導員工作坊等平臺,不斷提升輔導員隊伍素質能力。三是加強后勤安全保障隊伍建設,努力追求服務育人,用優良的后勤安全服務保障學風建設。(四)校園文化建設。該校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力培育學生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確保學風建設土壤豐厚。近年來,該校持續打造了校訓文化、國防綠文化、勵志文化、青春榜樣文化、志愿者文化、陽光心理文化等多種文化品牌,長期深入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了“尊師、好學、勵志、篤行”的濃厚氛圍。(五)部門協同和家校聯動。該校成立了學風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校學風建設的規劃、部署、指導、督促工作,并制定了《學風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把學風建設任務分解到各二級部門;各教學單位成立了學風建設領導和工作小組、負責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院級學風建設實施方案并落地落實落細。該校實施家校聯動,邀請家長助力學風建設。大部分教學單位均已建立“學校—家庭”互動機制,學校定期或不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特別是與“問題學生”的家長溝通,邀請家長參與學生教育的監督工作。實踐證明,家長,特別是特殊學生的家長參與其子女的大學教育,能夠更好促進這些學生成長成才。
三、學風建設的考評機制
學風建設的考評機制對高校學風建設有著導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高校在構建學風建設的考評機制時要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導向性、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和可操作性原則,從學風建設總體指導思想、學生遵守校規校紀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及實施效果、第二課堂活動、學風建設效果和特色項目六個維度進行構建,并設立每個維度的具體內容、權重和考評標準。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例,該校學風建設的考評機制由5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構成,并為每一個二級指標設置了一定權重的分值,有加分項也有減分項,詳見表一。在高校學風建設考評過程中,評估材料是很重要的一環,材料必須真實、準確,因此在考評機制中可以從相關職能部門查閱的數據則均有相關職能部門提供,這樣數據較客觀。
四、結語
高校要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必須以學生為本,堅持把學風建設放在和人才培養同樣重要的位置,二者緊密結合,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集體參與,人人有責,構建完善的學風建設運行及考評機制,這才是高校學風建設的著力點。
作者:阮麗娜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參考文獻
[1]張英.淺析構建高校學風建設機制[J].知識經濟,2013(11)
[2]徐進,惠太望.高校學風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嘉興學院學報,2009(7)
[3]潘玲川,吳云龍,儲節旺.高校優良學風建設機制的探究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2(8)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農科大學生學風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