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獎助制度改革下學風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14 03:11:25
導語:研究生獎助制度改革下學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成為這一時代的顯著特征。肩負著為我國培養高層次人才重任的研究生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然而,近年來,研究生教育領域學術不端行為頻發,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和科研活動的開展。鑒于研究生獎助制度的德育功能,文章結合我國的研究生獎助制度改革,探討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學風建設問題。
關鍵詞:研究生獎助制度改革;學風建設;研究
一、研究生獎助制度概述
(一)研究生獎助制度的內涵。財政部聯合教育部于2013年7月29日,分別以財教〔2013〕219和財教〔2013〕220號文件印發《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兩份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建立了初步完善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由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以及助研、助教、助管津貼五個部分組成,其中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以獎優為標準,其目標在于激勵研究生潛心鉆研、力爭上游;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以公平為標準,其目標在于補貼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費用;而三助津貼以酬勞為標準,其目標在于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課題研究和科技研發。(二)研究生獎助制度的改革。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我國便開始了研究生獎學金制度擬定和改革的步伐。我國最初執行研究生津貼制度,其后采用等級獎學金制度,等級獎學金制度由普通獎學金和優秀獎學金兩大部分組成,更有利于激發研究生的競爭意識和潛在能力。之后,又分別采用過學業獎學金制度和國家獎學金制度。自2013年至今,執行綜合性的研究生獎助制度。研究生獎學金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不同時期研究生獎學金制度的制定,都要充分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對研究生獎學金制度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才能使我國的研究生獎學金評審工作更加科學合理、高質高效,發揮其服務于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獎助制度的功能和問題
(一)研究生獎助制度的功能。1.保障性功能。我國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的研究生獎助制度中包含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這兩項主要用于對全國招生計劃范圍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進行學習和生活費用方面的補助,能夠保障廣大研究生潛心鉆研而無任何后顧之憂。這種保障性助學金制度體現了國家對于廣大研究生的重視和關懷,讓廣大研究生能夠在穩定且單純的學術環境下成長成才,有助于預防其產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并提高其對于國家的自豪感和對于社會的責任感。2.導向性功能。我國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的研究生獎助制度中包含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這兩項主要用于對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研究生進行物質獎勵。該兩項獎學金在進行等級設定時會充分考慮研究生的學業成績和科研成果,因此具備較強的導向性,引導學生充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以適應不同時期社會對于人才的不同需求。3.激勵性功能。這兩項獎學金是針對品學兼優且表現突出的研究生進行獎勵。這種擇優的獎學金評審方式可以大大激發廣大研究生的競爭意識,激勵其端正學術、嚴謹治學、力爭上游、拒絕平庸。4.教化性功能?,F行的研究生獎助制度既包括獎學金、也包括助學金,還包括貸款和津貼,由此,形成了資助保障、培優獎優、“三助”津貼、助學貸款多種獎助學方式并舉的機制。上述多種獎助學方式相互滲透、彼此協調,共同構成了我國科學合理的研究生獎助學制度,體現出了我國對于高等教育和高素質人才的重視以及“尊重人、教育人、引導人、關心人、幫助人、激勵人”的教育原則。(二)研究生獎助制度的問題。鑒于現行的研究生獎助制度并非完美,其弊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日益顯露,筆者對現行研究生獎助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學風建設措施提供必要依據。1.獎助形式缺乏創意。我國各大高等學府,無論是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亦或是三助津貼,基本上都是以資金支付的形式進行獎助。過于單一且無趣的獎助形式無法激起年輕一代研究生對于獎助金的競爭欲望。2.評定機制不夠健全。我國各大高等院校研究生獎助制度中的評定機制還存在以下問題:其一,評審標準不明確,導致落地困難且影響公平;其二,評審內容太片面,導致獲獎者無法得到大家認可和社會肯定;其三,評定過程不透明,導致評定結果不公正;最后,評定組織不完善,導致腐敗現象滋生。3.競爭氛圍不夠良好。獎助學金對于廣大研究生而言,不僅僅是物質獎勵,更是精神表彰。因此,少數研究生在競爭獎助學金時會出現錯誤的思想傾向。其一是惡性競爭,為了競爭獎助學金而造成同學之間的疏離和矛盾,不愿意交流和合作,甚至高度戒備和設防;其二是學術不端,為了競爭獎助學金而弄虛作假,阻礙他人學習進度、抄襲他人研究方案、竊取他人研究成果等。4.不良習慣逐漸滋生?,F如今,大部分研究生的家境都比較優渥,因此獎助學金對于很多研究生來說就是一筆額外的收入。部分學生在獨立支配這筆額外收入時,容易養成鋪張浪費、肆意揮霍等錯誤消費習慣。
三、研究生獎助制度改革下的學風建設措施
近年來,高等院校學術不端現象頻發。2007年2月26日,中科院《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范建設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學術不端是指學術和科研領域內一切違背科學共同體公認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行為,包括編造作假、剽竊濫用等。如何將研究生獎助制度更好地應用于學風建設,發揮無可替代的德育功能,還需要我們采取進一步的措施推動其改革和創新。(一)適應發展需要?,F行研究生獎助金制度里面的資金主要用于對學生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進行資助,但是,隨著研究生教育的不斷發展,研究生除了進行基本的學校學習之外,還要開展必要的社會實踐、項目調查、科技研發、學術交流和短期訪學等活動。這些活動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因此,獎助學金在資助項目上一定要多元且全面,以適應研究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二)創新獎助形式。鑒于90后研究生群體的時代風貌和年齡特性,我們務必創新研究生獎助金的獎助形式來激發其爭取欲望和競爭意識。可以嘗試將國學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轉變為國外知名院校訪學機會、國內高等學府交流機會、項目合作研究機會以及社會調查研究機會等?;蛘呖梢詫€人獎勵轉變為團隊獎勵,即將獎助學金提供給由眾多具備相同理念和目標的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一方面可以避免個人對于獎助學金的肆意揮霍,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培養研究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三)完善評定機制。一個科學、合理且健全的研究生獎助評定機制由評審標準、評審方法、評審內容、評定過程和評定組織等多個要素組成。下面,筆者分別對其進行闡述來探討如何完善研究生獎助金評定機制。1.明確評審標準評審標準不明確是導致不公平、不公正現象的根源,因此,高等院校管理者務必在本校政策指導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以研究生為主體,制定清晰、明確且可行的評審標準。2.多元評審方法高等院校在對研究生進行獎助金資格評審時,首先,務必采用教師和學生雙線評價相結合的評審方式;其次,務必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審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全面、深入且客觀地掌握某個研究生的品質和能力,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判定其是否符合標準。3.綜合評審內容高等院校在對研究生進行獎助金資格評審時,除了要關注其學業之外,還要兼顧其品行,只有品學兼優的研究生才符合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標準。因此,在評審內容上,除了定量的學業成績、論文水平、實踐和創新能力之外,還要增加道德品質、言行舉止、個人作風等定性內容。從而構建一個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否決劣行的評審內容綜合體系。4.健全評審組織為了進一步促進評定過程的公平、公開、公正,高等院??梢越⒀芯可泶髸贫?,讓全校領導、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個人都能夠參與到獎助金評定活動中,對評定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最后的評審結果交由研究生代表大會討論是否通過。如此,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發放。5.完善評審紀律為了防止在研究生獎助金審定和發放方面滋生腐敗現象,高等院校務必完善相關評審紀律,如公示制、查處制、異議制、申訴制等,及時對評定結果進行公示,并允許提出異議和申訴,著重對違紀現象進行查處。(四)強化德育功能。首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的導向性、激勵性和教化性功能對研究生進行正面的宣傳教育,讓其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并擔負社會責任;其次,要通過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中的勞動回饋機制對研究生進行必要的感恩教育。
四、小結
科學合理的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不僅可以推動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有利于促進良好學風的建設。因此,我們務必通過對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進行改革來進一步發揮其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李滌非,陶垠霖,王衛.淺析普通高校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管理[N].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9).
[2]劉智,王娜.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探索與實踐[N].長春大學學報,2016,(12).
[3]管新春.美國研究生助學金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16(5).
[4]鐘英娥,魏清華.研究生教育投入新機制下實施獎助學金制度的激勵效能研究[J].市場研究,2016(9).
作者:楊斯文 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上一篇: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 下一篇:經濟結構轉型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對策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